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药品百科   
[0]

福美司坦

福美坦一般指福美司坦,福美坦芳香酶抑制.与氨鲁米特属同类药。对Ⅰ型芳香酶具有更强的选择性抑制作用。本品酶抑制的机理是通过甾体母核与酶的活性部位结,与正常酶解物-----雌甾烯二酮竞争活性部位。产生自杀抑制作用,使芳香酶永远失活。本品的体外抑酶作用比氨鲁米特强60倍,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晚期乳腺瘤。其毒副作用小,耐受性好。中文称:福美司坦中文:4-雄烯-4-醇-3,17-二酮; 福美斯坦;......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称:福美司坦

中文:4-雄烯-4-醇-3,17-二酮; 福美斯坦; 4-羟基雄甾烷-4-烯-3,17-二酮;

英文称:Formestane

英文:Lentaron; (8R,9S,10R,13S,14S)-4-hydroxy-10,13-dimethyl-2,6,7,8,9,11,12,14,15,16-decahydro-1H-cyclopenta[a]phenanthrene-3,17-dione; B,Aromatase inhibitor; 4-Hydroxyandrost-4-ene-3,17-dione; 4-Hydroxy-4-androstene-3,17-dione;4-androsten-4-ol-3,17-dione; 4-Hydroxyandrostenedione; 4-OH-A

CAS号:566-48-3

分子式:C19H26O3

分子量:302.40800

确质量:302.18800

PSA:54.37000

LogP:3.97310

物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白色粉末

密度:1.19g/cm3

熔点:199-202°C

沸点:475.4ºC at 760mmHg

闪点:255.4ºC

折射率:1.545

储存条件:2-8ºC

福美司坦相关药品说明书信息

药理作用

本品是甾体类雄激素,是雄烯二酮的衍生物,可竞争抑制对激素成起键作用的芳香化酶,从而阻断了雄激素激素的转化,降低体激素水平,使激素依赖性肿缩小。除激素外,它不影响其他类固醇激素成。

药物相互作用

至今尚无本药其它抗癌药联用药的资料。曾见一例苯妥英钠的病人发生面部多毛症。

药代动力

单次注射本品250mg后l~2天达浆峰浓度,用药3~4天后达稳态浓度,浆蛋白结率为82%-86%,在肿组织中的浓度较浆浓度高5倍。要通过肝脏代谢,在脏排泄,其清除半衰期为5~6天。

剂型与规格

注射(粉):250mg

适应症

绝经后或去势后的晚期乳腺癌,可作为三苯氧胺失败的替代用药。

忌症

1.对本药过敏者。2.绝经前及哺乳期妇女。

注意事项

1.慎用:(1)象异常者;(2)功能异常者;(3)功能不全者;(4)糖尿病患者。2.本药胎儿有影响,妊娠妇女不宜使用。3.应用福美坦治疗时,应定期检查患者电解质、糖以及功能。本药不得与任何其他注射使用。5.避免药物进入管。

不良反应

  1. 皮肤红、瘙痒、疼痛、烧灼感较常见。
  2. 下肢水肿潮热恶心呕吐紧张及痛等偶见。
  3. 尚可出现头晕头痛面潮红、脱发、皮疹、体重增加、浮肿、腹泻月经失调、停经阴道骨痛、肿处疼痛。
  4. 长期大量使用可出现视力障碍,偶有白细胞减少和减少。
  5. 少数情况下出现注射部位肿、脓肿、无菌性炎症。

用法用量

250mg,用生理盐水4ml稀释后深部注射,每2周1次。注射后l~2小时避免静卧。

疗效评价

福美司坦是第二代芳香化酶抑制,选择性强,副作用小。可作为三苯氧胺失败的绝经乳腺癌的替代用药,或用于不能耐受氨基导眠能、激素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对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客观有效率为23%~39%,另有14%~29%病情稳定,对软组织转移的疗效比脏转移好。既往使用氨基导眠能后复发病人改用福美司坦治疗,仍有部分病例有效。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草鱼

下一篇 利妥昔单抗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