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肘内翻畸形

翻畸: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造成尺骨轴线向侧偏移,携物角<0°称为肘翻。要因外伤导致的肱骨骨折起,消除疼痛,手术矫治是重要的治疗措施,该病一般预后较好。翻畸是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造成尺骨轴线向侧偏移,携物角<0°。称为肘翻。(一)发病原因由各种创伤起肘关节携物角<0°而致病。(二)发病机制1.肱骨髁上骨折为最常见的原因,约占整个肘翻的80%,有人报道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
目录

概述

翻畸是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造成尺骨轴线向侧偏移,携物角<0°。称为肘翻。

病理病因

(一)发病原因

由各种创伤起肘关节携物角<0°而致病。

(二)发病机

1.肱骨髁上骨折为最常见的原因,约占整个肘翻的80%,有人报道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翻发生率可达30%~57%,多数者认为发生原因是由于骨折远端向侧倾斜所致,研究表明骨折后复位不良,质压缩嵌插,骨折外侧端分骨折远端旋扭转是骨折远端侧倾斜的要原因。

2.肱骨远端全骺分离和骺损伤 该损伤易产生骺早期起肘部畸,亦可因肱骨髁缺坏死,使肱骨生长缓慢或停止,并最终导致肘翻。

3.肱骨骨折复位不良 亦较为多见,尤其是肿胀明显情况下易起复位失败,或是因复位后未能及时更换石膏所致。

4.陈旧性关节位较为少见,大多发生于伤情较为复杂的情况下。

临床表现

关节伸直位翻角明显增大,可达15°~35°,肘后三角关节改变,外髁与鹰嘴离加宽;一般肘关节活动正常,但均有不同程度力减弱。从X线照上可侧量出肘翻角度。

1.肘部畸

即在肘关节损伤治疗后(或未治疗),出现肘关节伸直位翻角明显增大,严重者可达15°~35°,此时肘后三角系改变,外髁与鹰嘴之间的离加宽。

2.功能障碍

关节一般活动可基本正常,但均有不同程度力减弱。

3.X线照上可测量

可从测量中显示肘翻角度,即肱骨纵轴与尺骨纵轴两线的夹角,正常时肘关节有10°~15°的提携角(即呈外翻状);肘翻时该角度反而变为翻状。

并发病症

一、 肘部的功能障碍 ,如肘部的屈、伸展、提物受到影响等。

二、力下降,张力减低:肉松弛时被活动体所遇到的阻力减退,缺乏膨胀的和正常的韧性而松弛。可因损害部位不同而临床表现有异。脊髓前角损害时伴段性分布的无力、萎缩、无感觉障碍、有纤维震颤

检查

1.临床表现,肘部畸:即在肘关节损伤治疗后(或未治疗),出现肘关节伸直位翻角明显增大,严重者可达15°~35°,此时肘后三角系改变,外髁与鹰嘴之间的离加宽。

2.功能障碍:肘关节一般活动可基本正常,但均有不同程度力减弱。

3.X线照上可测量:可从测量中显示肘翻角度,即肱骨纵轴与尺骨纵轴两线的夹角,正常时肘关节有10°~15°的提携角(即呈外翻状);肘翻时该角度反而变为翻状。

诊断鉴别

外伤史,治疗后肘关节伸直位时翻角明显增大,严重者可达15°~35°,肘后三点系改变,肘关节功能部分障碍,力减弱,X线检查,可确诊并测量其角度。

一般不会与其他疾病混淆。

治疗

消除疼痛,改善功能和矫正畸是治疗肘翻的三个标,其中前两项是要的。由于职业要求或矫愿望强烈而临床症状轻微的肘翻者,则另当论。

一般认为,对肘翻角小、肘部疼痛轻微、肘关节功能良好的患者,只给予工作、生活指导即可。对畸严重、翻角为30°且疼痛较重、肘关节功能障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者,考虑手术治疗。

应用肱骨髁上术矫正翻畸,恢复外翻角,常可获得消除疼痛和改善功能的的。

楔形术是常用的法,三角术和“V”术技术较复杂,需准确设计和仔细操作。无论何种术,部位均需固定,固定法可选用外固定或固定。对于继发肘关节关节炎或神经炎的肘翻病人,除术矫正畸外,对继发病变也应进相应的治疗。

预后   

楔形手术后常能获较好的效果。

预防护理

预防

首先避免外伤因素导致的骨折,如果发生骨折积极治疗避免畸

护理

1.宜理搭配膳食。宜清淡富于养为,多吃蔬果,如香蕉、草莓、苹果等。因其含有丰富的养成分,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如蜂胶等。

2.以此增强个人抗病的体质。平时还要理搭配膳食,注意养充足。

3.忌烟忌辛辣。忌油腻忌烟。忌吃生冷食物。以避免疾病反复发作。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托瑞米芬

下一篇 阿那曲唑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