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霉素
基本介绍
药理
本品系从我国浙江平阳县的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抗生素,与博莱霉素尬发相近。博莱霉素为复合药,主要成份为A2,PYM为单一组分A5。PYM作用机制亦与BLM相似,主要抑制胸腺嘧啶核苷掺入DNA,与DNA结合,使之破坏,破坏DNA模板,阻止DNA复制,促使癌细胞变性、坏死。实验研究表明,对小鼠皮下接种结肠癌C26、食管癌SGA-73和Lewis肺癌的抗肿瘤作用均强于MMC和BLM。PYM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具有抗肿瘤活性强、抗瘤谱广、见效快、疗程短、副作用轻、对造血和免疫功能基本无损害等特点。
动力学
本品口服无效,应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后30分钟血药浓度达最高峰,以后迅速下降,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以肝、脾、肾、皮肤、肺中较多,很少透过血脑屏障。在组织中经酰胺酶水解而失活,经肾排泄,在24小时内由尿中排出25%~50%。连续静脉滴注4~5日,每日30mg,半衰期为1.3及8.9小时;快速滴注半衰为24分钟及4小时,3岁以下小儿半衰期为54分钟及3小时。
适应症状
用法用量
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4-20ml溶解本品4-15mg,作缓慢静脉注射。
肌肉注射:用生理盐水5ml溶解本品4-15mg,作肌肉注射;皮肤癌或头颈部癌患者,可在患处周围以低于1mg/ml的浓度注射。
动脉注射:用加有抗凝剂的生理盐水3-25ml溶解本品4-8mg,作一次动脉内注射。
成人每次剂量8mg,通常每周给药2-3次。显示疗效的剂量一般为80-160mg,1疗程的总剂量为240mg;小儿每次10mg/m2,或0.3-0.6mg/kg,每日或隔日1次,最大疗程总量200mg。
瘤体内注射:淋巴管瘤,每次4-8mg,注射用水2-4ml溶解,有囊者尽可能抽尽囊内液体后再注药,间歇期20-30日,5次为1疗程;1个月以下新生儿暂不使用或减量使用。血管瘤,每次4-8mg,用生理盐水3-5ml稀释,注入瘤体内,注射1次未愈者,间歇7-10日重复注射,药物总量一般不超过70mg。鼻息肉,以本品8mg用生理盐水4ml溶解,行息肉内注射,每个息肉注射2-4ml,即一次注射1-2个息肉,每周1次,5次为1疗程
不良反应
可有发热、胃肠道反应、皮肤反应(色素沉着、皮炎、角化增厚、皮疹等)、脱发、肢端麻痛、口腔炎等。本品与博莱霉素相比引起化学和性肺炎或肺纤维变的机会较小,但用药期间应注意检查肺部,如出现肺炎样变应停药。干燥、阴凉处保存。
注意事项
(1)对出现高热、间质性肺炎、气急、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者,应立即停药,并积极对症处理。
(2)以防止高热、过敏反应,一般可从小剂量5mg以下开始,用药过程中应认真监测肺功能。
给药说明
1.可采取肌内注射、静脉注射、肿瘤内注射或动脉插管注射等给药途径。
2.本药稀释方法为:(1)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5-20mL溶解,稀释后浓度为4-15mg/mL。(2)肌内注射,用生理盐水(最多5mL)溶解,稀释后浓度为4-15mg/mL。(3)动脉内注射,本药4-8mg用含有抗凝剂(如肝素)的生理盐水3-25mL溶解,作单次动脉内注射或持续动脉内注射。
3.为防止高热反应,初用时可从小剂量开始(如1-4mg),逐渐增至常规剂量;也可用药前1小时口服氯苯那敏(扑尔敏)、吲哚美辛或地塞米松,以预防及减轻发热反应。出现高热、寒战时,需考虑停药。
禁忌
制剂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