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药品百科   
[0]

甲氨蝶呤

甲氨蝶呤 甲氨蝶呤,为抗叶酸类抗肿药。该品为橙黄色结晶性粉末。要通过对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而达到阻碍肿细胞的成,而抑制肿细胞的生长繁殖。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甲氨蝶呤在3类致癌物(对人体致癌性尚未归类的物质或混物)清单中。【要成分】:本品要成分为甲氨蝶呤。【剂型】:注射本品在水、乙醇、氯仿或乙醚中几乎不溶;在稀碱溶液中......
目录

主要成分

甲氨蝶呤分子式要成分】:本品要成分为甲氨蝶呤

剂型】:注射

药品性状

本品在水、乙醇、氯仿或乙醚中几乎不溶;在稀碱溶液中易溶,在稀盐酸中溶解。

药物分析

称: 甲氨蝶呤原料药-甲氨蝶呤-高效液相色谱法

应用范围: 本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氨蝶呤原料药中甲氨蝶呤的含量。

法适用于甲氨蝶呤原料药。

法原理: 供试品流动相溶解并定量稀释,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色谱分离,用紫外吸收检测器,于波长302nm处检测甲氨蝶呤的峰面积,计算出其含量。

: 1. 乙腈

2. 7.0%枸橼酸溶液

3. 2.0%无水磷酸氢二钠溶液

仪器设备: 1. 仪器

1.1 高效液相色谱仪

1.2 色谱柱

十八烷基硅烷键为填充,理论塔甲氨蝶呤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

1.3 紫外吸收检测器

2. 色谱条件

2.1 流动相:乙腈 7.0%枸橼酸溶液 2.0%无水磷酸氢二钠溶液=10 10 80

2.2 检测波长:302nm

2.3 柱温:室温

试样制备: 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密称取甲氨蝶呤对照品适量,加流动相溶解并定量稀释成每1mL中约含0.1mg的溶液,即为对照品溶液。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密称取供试品适量,加流动相溶解并定量稀释成每1mL中约含甲氨蝶呤0.1mg的溶液,即为供试品溶液。

注:“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度要求。

操作步骤: 分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m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用紫外吸收检测器于波长302nm处测定甲氨蝶呤(C20H22N8O5)的峰面积,计算出其含量。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化工业出版社,2005版,一部,p.120。

物化性质

物理性质

熔点195℃
性状powder
溶解性Insoluble. <0.1 g/100 mL at 19℃

性质

黄色结晶性粉末。熔点185-204℃。易溶于稀碱、酸或碱金属的碳酸盐溶液,微溶于稀盐酸,几乎不溶于水、乙醇、氯仿、乙醚。

药理毒理

注射用四氢叶酸是在体成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氧核苷酸的重要辅酶,本品作为一种叶酸还原酶抑制要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而使二氢叶酸不能还原成有生理活性的四氢叶酸,从而使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生物成过程中一碳基团的转移作用受阻,导致DNA的生物成受到抑制。此外,本品也有对胸腺核苷酸成酶的抑制作用,但抑制RNA与蛋白质成的作用则较弱,本品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S期,属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对G1/S期的细胞也有延缓作用,对G1期细胞的作用较弱。

药代动力

用量小于30mg/m2时,服吸收良好,1小时~5小时药浓度达最高峰。部分细胞代谢转化为谷氨酸盐,另有部分通过肠道细菌代谢。(约40~90%)排泄,大多以原药排出体外;小于10%的药物通过胆汁排泄,T1/2α为1小时;T1/2β为二室型:初期为2~3小时;终末期为8~10小时。少量甲氨蝶呤及其代谢产物可以结式贮存于脏和肝脏组织中长达数月,在有胸腔或腔积液情况下,本品的清除速度明显减缓。清除率个体差极大,老年患者更甚。

功能主治

(1)全身用药治疗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各类急性病、乳腺癌肺癌、头颈部癌、消化道癌、宫颈癌恶性淋巴等。

(2)动脉插管灌注对头颈部癌和肝癌有较好疗效。

(3)大甲氨蝶呤以甲酰四氢叶酸钙救援(HDMTX-CFR疗法),作为肉瘤组织肉瘤恶性淋巴急性淋巴细胞性病、乳腺癌卵巢癌。小细胞肺癌等术后助化疗或晚期病变全身治疗有一定疗效。

(4)甲氨蝶呤于1988年始用于治疗湿关节炎(RA)。而甲氨蝶呤与阿达木单抗等生物制用药,可以更有效地缓解RA患者的疾病症状,减缓关节损伤的进展(X线显示),并且可以改善身体功能。与传统药物相比,阿达木单抗等生物制的疗效强且持久,且耐受性良好。

(5)还可在异位妊娠局部胎囊注射缓解出

适应症状

要适用于急性病、乳腺癌、绒毛膜上皮癌及恶性葡萄胎、头颈部肿脊髓浸润、肺癌生殖系统肝癌、顽固性普通牛皮癣、系统性红斑狼疮炎等自身免疫病。

本品为抗叶酸类抗肿药,要通过对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而达到阻碍肿细胞DNA的成,而抑制肿细胞的生长繁殖本药选择性地作用于S期。

在用甲氨蝶呤后,加用甲酰四氢叶酸钙,可直接向细胞提供四氢叶酸辅酶,避甲氨蝶呤的抑制作用,以减轻其细胞毒的毒性作用。

临床用于急性病,尤其是急性淋巴细胞性病,绒毛膜上皮癌及恶性葡萄胎等效果较好。对头颈部肿乳腺癌肺癌及盆腔肿均有一定疗效。

剂量用法

1 治疗病 通常成人服2.5mg~10mg/日,总量约50mg~150mg。儿童1.5mg~5mg/日。

甲氨蝶呤2 治疗绒毛膜上皮癌等 10mg~20mg/日,注或服,亦可作静滴,连用5~10日,疗程量为80mg~100mg。3 治疗头颈部癌或妇科癌 10mg~20mg/次,动脉插管给药,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为1疗程。

4 治疗一般实体 功能正常者,30mg~50mg/次,静注,5~10日1次,5~10次为1疗程;也可每次0.4mg/kg,静注,每周2次。

5 解救疗法 先静注长春新碱1mg~2mg/次,半小时后,用甲氨蝶呤1g~5g/m 2,静滴6小时。4~6小时后注甲酰四氢叶酸钙,6mg~12mg(~15mg)/次,以后每6小时注1次,用到72小时。依情况可每月用药1次。

相互作用

1、乙醇和其他对肝脏有损害药物,如与该品同用,可增加肝脏的毒性;

2、由于用该品后可液中尿酸的水平增多,对于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应相应增加嘌呤醇等药量;

3、该品可增加抗凝作用,甚至肝脏因子的缺少或(和)减少症,同此与其他抗凝药慎同用;

4、与保泰松和磺胺类药物同用后,因与蛋白质结的竞争,可能会起本品清浓度的增高而导致毒性反应的出现;

5、服卡那霉素可增加服该品的吸收,而新霉素钠可减少其吸收;

6、与弱有机酸和水杨酸盐等同用,可抑制本品的排泄而导致清药浓度增高,继而毒性增加,应酌情减少用量;

7、氨苯喋啶、乙胺嘧啶等药物均有抗叶酸作用,如与本品同用可增加其毒副作用;

8、先用或同用时,与氟尿嘧啶有拮抗作用,如先用该品,4~6小时后再用氟尿嘧啶则可产生协同作用。该品与左旋门冬酰胺酶用也可导致减效,如用后者10日后用该品,或于该品用药后24小时给左旋门冬酰胺酶,则可增效而减少对肠道和骨髓的毒副作用。有报道如在用该品前24小时或10分钟后用阿糖胞苷,可增加本品的抗癌活性。该品与放疗或其他骨髓抑制药同用时宜谨慎。

副的作用

副作用表现:

1 肠道反应要为口腔炎、溃疡咽炎恶心呕吐胃炎腹泻

2 骨髓抑制要表现为白细胞下降,对亦有一定影响,严重时可出现全下降、皮肤或脏出

3 大量1次应用可致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或药物性炎,小量持久应用可致硬变。

4脏损害常见于高量时,出现血尿蛋白尿、尿少、氮质血症、尿毒症等。

5 还有脱发皮炎、色素沉着及药物性肺炎等,鞘或头颈部动脉注射量过大时,可出现头痛痛、呕吐发热抽搐症状

6 妊娠早期使用可致畸胎,少数病人有月经延迟及生殖功能减退。

安全风险

RTECS号MA1225000
危险品标志TToxic 有毒物品
险术语R25吞食有毒。R61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R36/38刺激眼睛和皮肤。
安全术语S2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S37戴适当手套。S39戴护镜或面具。S45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S53避免接触,使用前须获得特指示说明。S36/37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
危险品运输编号UN 1544 6.1/PG 3
危险类6.1(b)
fluka brand f codes3-8-10

储运条件

密封4℃干保存。

生产方法

由2,4,5,6-四氨基嘧啶与二溴丙醛环后,再与对甲氨基苯甲酰谷氨酸而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空调病

下一篇 黄山鳞毛蕨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