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马蹄黄

马蹄黄(Spenceria ramalana)是蔷薇马蹄黄属的多年生草本,又地榆、白地榆、黄总草和大黄,高18-32厘米,木质,直立,基生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对生,纸质,宽或倒卵状总状花序生,花瓣黄色,倒卵形瘦果近球黄褐色,期7-8月,果期9-10月。大黄,喜干、凉爽候,遇高温多雨候,部容易腐烂,喜光照,不宜荫马蹄黄要采用两种繁殖式,种子......
目录

形态特征

马蹄黄多年生草本,高18-32厘米;木质,端有旧叶柄残痕;直立,,带红褐色,不分枝,或在栽培时稍分枝,疏生白色长柔毛或绢状柔毛。基生为奇数羽状复叶,连叶柄长4.5-13厘米,叶柄长1-6厘米;小叶片13-21个,常为13个,对生稀互生,纸质,宽或倒卵状,长1-2.5厘米,宽5-10毫米,先端2-3浅裂,基部全缘侧脉不显;托叶卵形,长约1厘米;有少数小叶片或成单叶,3裂或有2-3齿总状花序生,长5-20厘米,有12-15朵苞片披针,3浅裂或深裂,上部者窄披针,不裂,长8-20毫米;花梗直立,长1.5-4厘米;直径约2厘米;副萼披针,长3-4毫米,其中2个较大,3个较小,连成漏斗状,先端锐尖,有4-5齿,外面除白色长柔毛外还有腺毛;萼筒长2毫米,萼片披针,长7-8毫米,先端锐尖;花瓣黄色,倒卵形,长10-12毫米,宽7-8毫米,先端,基部成短爪;雄蕊黄色,长6毫米,宿存;子房卵状花柱2,离生,丝状,伸出外很长。瘦果近球,直径3-4毫米,黄褐色,包在萼管期7-8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

大黄宜在海拔1900~3000 米,年平均温在10~18℃ ,无霜期,90~130 天,年雨量700~1500 毫米,年相对湿度60%~80%的高冷凉地区种植。大黄,喜干、凉爽候,遇高温多雨候,部容易腐烂,因而移栽植地的排水必须良好,过湿或过干均不利于大黄生长,喜光照,不宜荫

地理分布

四川云南西藏

栽培技术

繁殖技术

马蹄黄要采用两种繁殖式,种子繁殖繁殖

(1)种子繁殖。在植株生长良好的留种地,待果实变褐、尚未完全成熟时剪下,晒干并选后,贮放于透性好的布袋种子最好在当年或次年播种,隔两年种子率明显下降。春播在4月初至6月初,秋播在8月末至9月初。直播9~10厘米浅沟均匀播种,播后覆土2~3 厘米厚,每亩播种均约5千克。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清除苗床杂草。苗高9~10厘米时,即可在阴雨天移栽,55×55厘米打塘,塘深5~6厘米,将苗立放于塘,用细土培实,塘面应低于地面,以利保水和培土

(2)繁殖。收获3年生以上植株时,选择母株肥大、带和大纵切3~5块,切外粘上草木灰随切随栽。55×55厘米打塘,每塘放1,覆土6~7厘米,踏实。繁殖虽然费工,但生长较快,一般第2年即能,第3年即可收获。

栽培

(1) 选地整地:宜选择冷山区,阳光充足,地势高,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及透水性好的砂质壤土,不宜种在土质粘重、地势低洼的地块,宜与马铃薯玉米、豆类等进轮作。选好种植地后,每亩施农家肥、腐殖肥2~3吨作基肥,进深耕,最好采用套犁(即在第1犁的沟中,再加1犁,达到深耕30~40厘米),整平耙细。然后理宽为1.3~1.5米的墒,墒面呈,墒高15厘米左右。

(2) 繁殖法:可采用种子繁殖,具体繁殖法见繁殖技术。

(3) 田间管理:①中耕除草。出苗后加强田间管理常松土除草。4~5月可结培土第1次中耕除草,7~8月进第2次。要求种植地无杂草头不土。②摘取。种植2年的大黄,应于5月间及时摘去从部抽出的,用土盖住头部分并踩实,以防止切灌入雨水而腐烂。③追施肥料大黄喜肥,种植后每年应追肥2~3次。第1年的6月末,每亩追施厩肥2~3吨;第2次于8月末每亩追施100千克磷、钾肥或适量草木灰;第3次于第2年的2~3月追肥,每亩施尿素8~10千克,普钙20~30千克,在沟施入,施后覆土浇水。

(4) 采收与加工:大黄春栽3年,秋栽4 年收获。在9~10月地上部枯萎时,挖出,除净泥土、及小,用瓷碗刮去的栓皮,切成段或小后,用穿悬挂于屋檐下阴干或用文干。此外,可据出要求,分“ 箱黄”、“ 包大黄”、“大黄渣子”等不同规格进加工。以质坚实、黄褐色、清香、味苦而微涩者为佳。

病虫害防治

①轮纹病。上病斑近,红褐色,具同轮纹,发病重时叶片枯死。借雨传播,扩大危害。防治该病应在冬季清除病并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菌源。及时中耕管理,增施有机肥料,提高植株抗病性。出苗两周后,始喷施1:2:150倍波尔多液,每隔7~10天喷1次。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1000倍液或5%菌毒清水300~500倍液均可。

病。叶片上病斑近,中央淡褐色,边缘紫红色,以后生有小黑点,后期病斑穿孔。发病初期,喷洒0.5 :1 :150 倍波尔多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500倍液,或80%炭福美可湿性粉800~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交替施用。

③霜霉病。在病上产生不规则、黄绿色、无边缘病斑,有灰紫色霉状物, 发病严重时叶片枯死。高温高湿发病重。防治该病应及时清除田间田边杂草,减少初侵染源。雨季注意培土,降低田间湿度。发病初期,喷洒25%甲霜灵可湿性粉800~1000液或40%乙菌灵可湿性粉300~400倍液或80%炭福美可湿性粉800~1000 倍液,任选一种均可。

腐病。发病植株萎蔫,部腐烂。7~8月份多雨时发病较重。防治该病可采取与玉米马铃薯、小米等作物轮作,及时中耕、松土、排水。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或95%敌克松可湿性粉1000倍液灌,连灌2~3次效果很好。

⑤斜纹夜蛾。又叫夜盗虫。6~7月初龄幼虫夜出啃食肉和下表皮,仅留下上表皮叶脉呈纱窗状,大龄幼虫咬食叶片,仅留叶脉。该虫害发生期应及时清除卵块和初孵幼虫,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发生期喷洒90%结晶敌百虫8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1500~2000倍液或40%硫酸烟碱乳油800~1000倍液,任选一种防效均好。

主要价值

可入药,解毒消炎,收敛止,止泻,止痢。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家庭主妇综合征

下一篇 吉西他滨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