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黄杨

黄杨 黄杨(拉丁:Buxus sinica (Rehder & E. H. Wilson) M. Cheng),黄杨木”,是黄杨黄杨黄杨植物黄杨产自陕西、甘肃、湖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江西浙江安徽、江苏、山东各省区,有部分属于栽培。多生山谷、溪边、林下,海拔1200-2600米。黄杨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有纵棱,呈灰白色;小四棱,全面被短柔毛或外相对两侧面无毛......
目录

形态特征

黄杨黄杨灌木或小乔木,高1-6米;,有纵棱,灰白色;小四棱,全面被短柔毛或外相对两侧面无毛,节间长0.5-2厘米。革质,阔、阔倒卵形、卵状或长,大多数长1.5-3.5厘米,宽0.8-2厘米,先端或钝,常有小凹,不尖锐,基部急尖楔形面光亮,中脉凸出,下半段常有微细毛,侧脉明显,中脉平坦或稍凸出,中脉上常密被白色短线状钟乳体,全无侧脉叶柄长1-2毫米,上面被毛。

花序腋生,头状,密集,花序轴长3-4毫米,被毛,苞片卵形.长2-2.5毫米,部多少有毛;雄花:约10朵,无花梗,外萼片卵状萼片,长2.5-3毫米,无毛,雄蕊花药长4毫米,不育雌蕊有棒状柄,末端膨大,高2毫米左右(高度约为萼片长度的2/3或和萼片几等长);雌花萼片长3毫米,子房较花柱稍长,无毛,花柱粗扁,柱头心形,下延达花柱中部。

蒴果近球,长6-8(-10)毫米,宿存花柱长2-3毫米。期3月,果期5-6月。

生长习性

黄杨黄杨喜肥饶松壤土,微酸性土或微碱性土均能适应,在石灰质泥土中亦能生长。盆栽可用熟化的田园土或腐土掺拌适量的砻糠灰。耐阴喜光,在一般室外条件下均可保持生长良好。长期荫环境中,叶片虽可保持翠绿,但易导致条徒长或变弱。喜湿润,可耐连续一月左右的阴雨天,但忌长时间积水。耐旱,只要地表土壤或盆土不至完全干透,无异常表现。耐热耐,可受夏日暴晒和耐摄氏零下20左右度的严,但夏季高温潮湿时应多通透光。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轻松肥沃的沙质壤土为佳,盆栽亦可以蛭石、泥炭或土壤使用,耐碱性较强。分蘖性极强,耐修剪,易成型。秋季光照充分并进入休眠状态后,叶片可转为红色

产地生境

多生山谷、溪边、林下,海拔1200-2600米。产中国陕西、甘肃、湖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江西浙江安徽、江苏、山东各省区,有部分属于栽培.模式标本采自湖北长阳县。

分布范围

产江苏、甘肃、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江西浙江安徽山东各省区,有部分属于栽培

黄杨北部暖温带落林区要城市:沈阳、葫芦岛、大连、东、鞍山、辽阳、锦州、、盘锦、北京天津、太原、临汾、长治、石家庄、秦皇岛、保定、唐山、邯郸、邢台、承德、济南、德州、延安、宝鸡、天水)。

南部暖带落林区要城市:青岛、烟台、日照、威海、济宁、泰安、淄博、潍坊、枣庄、临沂、莱芜、东、新泰、滕州、郑州、洛阳、封、新乡、焦作、安阳、西安、咸阳、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北、埠、韩城、铜川)。

北亚热带落、常绿阔混交林区要城市:南京、扬州、镇江、南通、常州、无、苏州、肥、芜湖、安庆、淮南、襄樊、十堰)。

中亚热带常绿、落林区要城市:武汉、沙市、黄石、宜昌、南昌、景德镇、九江、吉安、井冈山、赣州、上海、长沙、株洲、岳阳、怀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阳、邵阳、桂林、温州、金华、宁波、重庆、成都、都江堰、绵阳、江、乐山、自贡、攀、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昆明、大理)。

南亚热带常绿阔林区要城市: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广州、佛山、顺德、东莞、惠州、汕头、台北、柳州、桂平、个旧)。

繁殖栽培

播种

9月初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作播种地,施入底肥(有机肥)并混入多菌灵等杀虫、杀菌,深翻整平后作播种床。播种量为每平米50-60克,将种子与适量沙子混后,均匀撒在苗床上,上覆细土1-1.5毫米,盖上一层草帘子保湿。播后种子当年只长胚根不发,为防冻害,在11月中下旬土壤封冻前,在草帘子上盖土5-8厘米。平年3月中下旬,将草帘子及覆土除去,在苗床上搭塑料拱棚,温度控制在25-30℃。20蚕左右胚芽长出土面,此后棚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并适当浇水,4月下旬左右温稳定时,拆掉塑料拱棚。苗期应拔草松土,及时灌水,多次喷施2%磷酸二氢钾溶液进面追肥,并及时防治病虫害

扦插

  1. 苗床:扦插苗床应选择地势高、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排灌良好的地块。清除草、石块后,整成1-1.2米左右的高畦,用10%吡虫啉1000倍加5%代森锰锌1500倍浇施,清除地下害虫与有害病菌。苗床整平后,用锹拍平,浇上10%腐熟稀人粪尿,再住床面亡铺一层过筛的焦泥灰或黄泥土,厚度约5厘米即可。
  2. 插穗:黄杨扦插繁殖可随时进,但以夏季采用当年生长的嫩条作插穗成活率高。插条选取当年生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优良条。插条采集后,剪插穗宜在阴凉处进,用的刀剪要锋利。在剪时,对节间已长出小条,沿上下各0.5厘米处断,再的着生位置把剖成两半,分两扦插,对未长出小条必须留2,上端在的上1厘米处成平切面,下端在离0.5厘米处成马或平切。
  3. 扦插扦插宜浅不宜深,小分株扦插面向下,深度以母株入土1厘米为宜;大扦插的深度为下一插入上中1厘米,插穗与地而成45度左右倾斜,浅插斜插有利于插条提前生成活。扦插后要把插穗周围的土壤压实并随即浇一次透水,使插穗下部与土壤贴实。扦插一般为12-15厘米,株6-8厘米。扦插时,插穗上的叶片不宜留得过多,也不宜全部剪除,下部叫叶片可全部连叶柄剪去,上部留2,再叶片的大小,每个叶片冉剪上1/2至2/3,减小水分与养分的过多消耗。
  4. 管理:黄杨扦插后,要求搭棚遮荫,以减少腾量和阳光直射苗床。早春或晚秋扦插时,还应加盖薄膜,以防冬害。扦插后还应常浇水,保持苗床土壤湿润,以苗床表面土壤不显白为宜。扦插苗追肥可结浇水进,也可用磷酸二氢钾加尿素进面喷施。除草工作要十分细致,不要碰撞插穗。
  5. 移植:约一个月可发,2个月左右移植入圃地培育。第一年夏秋季需适当遮荫,第二年以后,可一般管理。生长盛期,每月施氮肥水1--2次,秋后停止施肥。培育2-3年生苗,可用小盆栽植;4-5年生苗,用于坛镶边或地植。

栽培

黄杨树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沙土壤土、褐土地都能种植,但最好是含有机质丰富的壤土地。整地时要求地型平整。结深翻,加施有机肥,每亩2000公斤左右。施基肥时应注意有机肥一定要充分腐熟,深施在栽植。栽植时间在北京地区的候条件下,栽植幼苗以春季为,一般在4月上旬“清明”前两三天为宜。黄杨地栽植一般株:0. 5×1. 5或0. 4×1. 2米,每亩栽植约1000-1500株。随着树龄的增长,以后可以隔株起苗。黄杨养钵苗可以植或沟植。

栽苗前据计划的打线定点,点挖或是栽植的沟,沟深度应大于苗深度,约为40公分深。栽植前应深施基肥,将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与土拌均,施入底。栽植时将苗木去掉养钵,排列沟中,使根系接触土壤,填土踩实。覆土后踩实时,不可将土球踩碎,应踩在土球与树空隙处。覆土深度以比原有土印略深,以免灌水后土壤下沉而根系,影响成活。

浇水

浇水是保栽苗成活的要措施,特是北春季干旱少雨,发量大,如果供水不足,会严重影响苗木成活率。栽苗后可每隔4至6间用土培起垄,以利灌水。要求栽苗后24小时灌第一次水,隔3至5天灌第二次水,再隔5至7天灌第三次水,灌完三水之后,可据天和苗木情况再决定是否灌水。水量不可过大或过小,水量过大,土壤变软,苗木容易倒伏;水量过小,影响成活。栽植苗灌水或较多的降雨后,苗木易倒伏、倾斜或,如发生此类现象,应立即扶直、培土、踩实,否则由于苗木正在发生长,几天之苗干就会变弯。扶苗时,可先将苗附近的土挖,将苗木扶正,找直间和株间向,然后还土踏实。栽苗后连续三次灌溉,苗床土下陷且出现坑洼时,应及时进平整、填土。也可结中耕将地面耧平,以使苗木受水量一致,防止旱涝不均。黄杨树比较喜水,在浇水上应掌握“宁湿勿干”的原则。在幼苗时期,根系较浅,对水分敏感,一般以保持表层土壤湿润为度,应少量多次的灌溉。在苗木速生时期,生长迅速,需水量大,应大水灌溉,使之有湿有干,浇足灌透。但在生长后期,为防止苗木徒长,促进木质化,则应停止灌溉。一般在夏未就应始控制浇水。灌溉时间:每次浇水的时间,最好在早晨和傍晚,不要在温最高的中午进

除草

黄杨中耕除草是苗期管理的一项常性工作。中耕和除草是两个概念,但可以结。一般中耕除草最好在雨后或灌溉后进,在土壤湿润时将草连拔掉,松土效果也好。苗木新栽不久,大部分土面暴于空当中,不仅土壤极易干,而且易生杂草,此期间应及时进中耕除草,以利于促使苗木根系发育。一般苗附近应稍浅耕,株间可适当加深,通常3至5厘米。雨季中耕,促进体交换和态水的发,可以防止苗木沥涝。北地区一般春季干旱,秋季杂草已停止生长,这两个时期应以中耕为,夏季则以除草为。杂草的速生期是在雨季前后,这一时期要加强除草,除草要坚持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对多年生杂草必须将其地下部全部挖出,否则,将越来越难清除。

追肥

可及时补充苗木在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对养分的大量需要,促进苗木的生长发育,提高质量。黄杨在幼苗期需要的磷比较多,而生长旺季需要氮比较多,到秋季停止生长时期则需较多的钾。在苗木栽植后,可面喷施0. 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宜在阴天或早、晚空湿润时进。一般每月面喷施三至四次磷酸二氢钾即可。新移植的黄杨苗木,应抓紧在前期施肥,但要注意肥料浓度不能太大,以免灼伤新。在苗木速生期,应加大施肥量和增加施肥次数,每月不少于一次,追施氮肥可用尿素,分干施和湿施两种法。干施可撒施和沟施,撒施是将化肥均匀撒施到苗间土上,施后浅锄1-2次加以覆土;沟施是在苗木沟,一般15-20cm处,把化肥施入沟,然后覆土。沟施时要注意沟深度应在根系的分布层,以利苗木对肥料的吸收。湿施是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全面浇洒在苗床上或间,最好在施后再灌水一次,避免灼害。施用氮肥应在春夏进,最后一次施氮肥不能迟过“立秋”。以防苗木徒长,降低黄杨幼苗的越冬能力。8-9月份一定要停施氮肥,施肥以磷、钾肥为。促进黄杨苗木的木质化和根系生长,提高苗木抗能力。

生长期随时剪去徒长、重叠及影响树的多余条。黄杨萌发较快,一般在发新梢后,将先端1-2剪去,可防止徒长。黄杨结果后,要及时摘去,以免消耗养分,影响树势生长

翻盆

一般2-3年进一次,时间以春季萌发前为好。结翻盆剪去部分老及过长过密根系,换去1/2旧土,塞以肥沃疏松的培养土,以利根系发育

(5)病虫害防治:黄杨要虫害有介壳虫和黄杨螃,介壳虫可用人工刷洗杀之,或用80%敌敌畏1500倍液喷杀;黄杨嫂用80%敌百虫可狙性粉喷杀,或用40%氧化乐果1000-2000倍喷杀。要病有煤污病,会起落现象,防治键是清除介壳虫,并常喷面水,冲洗灰尘,使之生长良好。

盆景制件

取材

用播种或扦插繁殖的苗木,培养数年可移植上盆加工。亦可从山野选取老桩,掘起后,修剪过长根系及繁密条,先地养坯1-2年,再上盆加工。选株时要注意保护好周边泥土尽量把坨挖的大一些,保持充分的修余地,坨要比植盆径小一至二厘米为宜。

盆景

上盆

①选盆:黄杨常年油绿,宜用紫砂陶盆,盆色以紫色浅黄为好。盆据造型式而定。悬崖式宜用深千筒盆,斜于式或干式则用或长盆。

②用土:盆景用土以熟化田园土或腐土掺拌适当垄糠灰为培养土,宜肥沃疏松,以通气透水性好的壤土为佳。老桩上盆宜带宿土。

③栽种:黄杨较耐,可在春季萌前进,栽时要修剪过长过密根系,切勿使在盆中。刚栽种的黄杨宜放在半阴处。

造型

黄杨盆景黄杨萌发性强,在造型前,可将头,让面四周或下萌发新技,再艺术造型的要求,攀扎干,在春季用棕丝攀扎为好。亦可粗扎细剪,制成云状或馒头状,或加工成自然树干则顺其自然之势,制成斜干式或卧俯式。若将黄杨桩景点缀秀石,则成“黄杨俯”。黄杨很耐修剪,萌发力强,为保持优美树型,必须常加工整

病虫防治

白粉病

黄杨白粉病又称作粉霉病。常感染大黄杨、颈、等部位,该病发生时,危害处表面出现一层白色粉末,病情严重时黄杨枯萎。该病常发生在闷热潮湿不通的环境中。

防治法:喷洒密度为1.0035(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托布津。多菌灵等药

白绢病

黄杨白绢病发病时基部接近土壤处变褐色腐烂,菌丝体白色绢丝状、初白色后变黄至褐色如油菜籽状、此病多发生于土壤湿,多雨高温盛夏季
防治法:盆土使用前应消毒,同事注意环境通,避免栽培过密,修去病。发病前应定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500倍液。

斑病

黄杨斑病也叫做黑斑病褐斑病。其症状叶片中间出现黑斑点。然后落。该病多因为环境没惹不通和潮湿所起。
防治法:注意改善环境条件,发病初期可摘除病,并集中烧毁,喷洒1%波尔多液4-5词,每隔7天喷洒一次。

霜冻

黄杨早春或晚秋,在幼苗尚未木质化时,组织幼嫩,含水较多,因温短时间降低到0℃以下时,苗木幼嫩部分细胞受冻脱水而受到危害。在栽培技术措施上应注意以下几点:选择栽种地时,幼苗不宜栽在流容易汇集的林间、狭谷和低洼地段;适期栽种幼苗,地栽种幼苗不宜在入秋后过晚的时;在苗木生长后期,停止施放氮肥,少灌水或不灌水,以便控制徒长,促进苗木木质化。据天预报,通过熏烟措施,点燃半干不湿的柴草使烟雾弥漫地面,防止霜冻。一般情况下,黄杨幼苗的抗霜冻力极强,生产中只要稍加注意即可。

越冬防护,黄杨力强,成株大树在-23. 9℃的低温下还能保持绿色不落。但对于生产单位,在其幼苗期适当的冬季防护工作是有必要的,做好冬季防护可以加速苗木生长,提高苗木质量,为来年春时苗木的迅速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特是北地区冬季严,空,如果对幼苗不加保护,黄杨自身的抗性虽强,植株不会死亡,但其在秋季生长的“秋梢”由于木质化程度不高,会出现梢条,影响苗木生长高度;且来年春季苗木恢复生长较缓慢,不利于快速生产出高质量的成苗。入冬后土地封冻之前,给苗木灌足冻水后,始进支架薄膜覆盖法防护。在苗木的两头和中间每隔5-6米打一木桩,木桩高度高于苗高20cm左右即可,在木桩上牵拉一丝或其它结实线。用塑料薄膜给每幼苗搭起一座小“帐篷”,塑料薄膜两侧和两端均用土埋实,不透。直至第二年春季温回升稳定时。支架塑料薄膜覆盖法具有推迟土壤结冻期,提前解冻期,处长生长期的作用。同时因小棚湿度大,幼苗不会出现生理干旱。来年打塑料薄膜后幼苗能迅速生长。用此法对苗木冬季防护后,苗木生长量比不做防护的要大一倍之多。

种类介绍

黄杨黄杨为东亚黄杨属的代表种,广泛分布,变异很多,且由此派生了几个不同的种,如中国西部产的毛果黄杨(B. hebecarpa),西南部产的皱黄杨(B. rugulosa),和黄杨均有密切系。此外如日本产的日本黄杨(B. japonicaMull.-Arg. )——小黄杨日本变种(B. microphyllaSieb. et Zucc.* var. japonica Rehd. et Wils.)(此种小均无毛)亦无非由于地理分布的不同,致有局部的差异。黄杨的原亚种及尖黄杨(亚种)中发觉某些植株的小被极少量毛,甚至完全无毛,仅叶柄上面残留有短柔毛,此足黄杨又有向日本黄杨(B. japonica)逐渐移变的趋势。

此外南欧、北非、高加索产的 B. sempervirens L. 小叶柄均被毛,和黄杨亦相似,但前者侧脉全不明显,雄花不育雌蕊高度仅为萼片长度的1/2。中国有栽培

.

越橘叶黄杨越橘叶黄杨(变种)Buxus sinicavar.vacciniifoliaM. Cheng此变种和原变种区处,在于生长低矮,条密集,节间通常长3-6毫米,厚革质,或阔,稀阔卵形,长9-11(-12)毫米,宽8-10毫米,先端,常有小凹,基部,稀急尖,边缘向下强卷表皮极厚,光亮,无侧脉(稀稍有侧脉),干后有皱纹,蒴果卵状球,长7-8毫米,初期被有短柔毛,后变无毛。产中国广东(乳源县)、湖南(宜章县)、江西(庐山五老峰);生向阳处石上或灌丛中,海拔1000-1800米。模式标本采自广东乳源石韭岭。
小叶黄杨黄杨(变种)Buxus sinicavar.parvifoliaM. Cheng此变种和越橘叶黄杨异处,为薄革质,阔或阔卵形,长7-10毫米,宽5-7毫米,面无光或光亮,侧脉明显凸出;蒴果长6-7毫米,无毛(湖北兴山产的,小被较长毛,往往呈长或长状倒卵形,上面极光亮,其余和上所述相同)。产中国安徽(黄山)、浙江(龙塘山)、江西(庐山)、湖北(农架及兴山);生于上,海拔1000米。模式标本采自黄山。
矮生黄杨矮生黄杨(变种)Buxus sinicavar.pumilaM. Cheng, 植物分类报 17(3): 98-99. 1979.此变种和越橘叶黄杨不同处,为极小,长5-7(-9)毫米,宽3.5-5(-6)毫米,果无毛。和小黄杨异处,为表皮极厚,常无侧脉,有皱纹,蒴果,长4毫米,具极短花柱。产中国湖北西部巴东等县,生山坡林下,海拔2100米。模式标本采自巴东牛洞湾附近。此变种亦可能为小黄杨的高山型。
中间黄杨中间黄杨(变种)Buxus sinicavar.intermedia(Kanehira) M. Cheng异于原变种处,为不育雌蕊高度和萼片长度为3: 2。产中国台湾省。
尖叶黄杨黄杨(亚种)亦称长黄杨Buxus sinicassp.aemulans(Rehd. et Wils.) M. Cheng, stat. nov.此亚种常见的为披针披针,长2-3.5厘米,宽1-1.3厘米,两端均渐尖,尖锐或稍钝,中脉两面均凸出,侧脉多而明显,平滑或干后稍有皱纹。花序同原亚种。蒴果一般长了毫米,宿存花柱长3毫米。产中国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广东、广西等省区;生溪边上或灌丛中,海拔600-2000米。模式标本采自湖北西部。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黄杨盆景树姿优美,小如豆瓣,质厚而有光泽,四季常青,可终年观赏。杨派黄杨盆景,剪扎加工,成“云状”,平薄如削,再点缀山石,雅美如画。黄杨春季嫩初发,满树嫩绿,十分悦。古人咏黄杨诗,飓黄杨树,婆要千重,深圃翡翠,据古踞虬龙。描绘了黄杨姿,是家培养盆景的优良材料。

园林中常作绿篱、大型坛镶边,修剪成球或其他整栽培,点缀山石或制作盆景。木材坚硬细密,是雕刻工艺的上等材料。

济价值

黄杨木雕是一种雕艺术,取材于黄杨木,发源于乐清,已有160多年历史。它和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浙东三雕”。 它利用黄杨木的木质光洁、纹理细腻、色彩庄重的自然态取材。黄杨木雕呈乳黄色,时间愈久,其色由浅而深,给人以古朴典雅的美感。

黄杨木雕

药用价值

入药。全年可采,晒干。

功能治祛湿行气。用于湿关节痛,痢疾痛,疝痛,腹胀牙痛,跌打损伤,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 15-20克,作服;外用适量,捣烂患处。

【仫佬药】晴灭阴:治疗身体虚弱《桂药编》。

【瑶药】千年矮,沾沾旦:湿疹,疮疥;全株用于跌打损伤,皮肤瘙痒《桂药编》。

【彝药】治疗脘冷痛,腹胀撑,跌打损伤,疝气痛《哀牢》。

植物文化

黄杨黄杨木还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李渔称其有君子之,喻为“木中君子”。在他的《闲情偶寄》更是记有“黄杨每岁一,不溢分毫,至闰年反缩一,是天限之命也。”其实这种说法在其他一些书中也有提及,比如苏轼就有诗云:“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博物要论》中更是提到曾有人做过测试,称闰年黄杨并非缩减,只是不长。在《酉阳杂俎》对黄杨木的采伐还有如下的记载:“世重黄杨木以其无也。用水试之,沉则无。凡取此木,必隐晦夜无一星,伐之则不裂。”这些说法多少给黄杨木披上了一件秘的外衣,更为黄杨木作品成为人们爱的把玩之物增添了很多情趣。

因为生长缓慢,黄杨的木质极其细腻,肉眼看不到棕眼(毛孔),但仍因黄杨生长缓慢,难有大料,多用来与高档红木搭配镶嵌或加工成极其细的雕刻作品,未见有大件作品,也正因为如此,黄杨雕刻作品常被初识者误以为是象牙制作。可以说黄杨木做成大件家具极难,如果出现,定是珍品。

黄杨木的香很轻,很淡,雅致而不俗艳,是那种完全可以用清香来容的味道,并且可以驱蚊,另外,黄杨木还有杀菌和消炎止的功效,在黄杨生长地的山民,就有采黄杨用做药和放置黄杨来驱蚊蝇的习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多基因遗传病

下一篇 黄杨子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