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阴茎癌

阴茎癌(carcinoma of penis)是一种起源于阴茎头、冠状沟和包皮黏膜以及阴茎皮肤的恶性肿阴茎癌常发生于40~60岁男性、包皮过长或包茎者。其病理类型可分为阴茎鳞状细胞癌、Merkel细胞癌、神经分泌小细胞癌、皮脂腺癌、透明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其中阴茎鳞状细胞癌最为常见,约占阴茎癌的95%。阴茎要发生于老年男性,患者年龄平均为60岁,年龄越大发病可能性越高,在约70岁时......
目录

流行病学

阴茎要发生于老年男性,患者年龄平均为60岁,年龄越大发病可能性越高,在约70岁时发病率达到最高。此病也偶发于年轻男性。

阴茎癌常发生于出生后未及时行包皮环切的男性,在新生儿或童年期常规包皮环切术的人群中,阴茎癌极为罕见。即使在一些阴茎癌高发的国家中,如尼日利亚印度,部分居民由于宗教信仰在新生儿出生后即包皮割礼,在这些人群中男性几乎没有阴茎癌发。

发病原因

一直以来,比较公认的阴茎癌危险因素有卫生习惯不良、包皮垢、包茎包皮过长。另外,许多阴茎病变可能与阴茎癌发病相,如阴茎白斑等。在肿的发生和发展中,炎症可能扮有重要的角色,因为许多阴茎癌原发于阴茎感染、慢性刺激或外伤部位。

彻底的包皮环切术可预防以上大多数病理状态。因为包茎常常导致包皮垢和正常落的上皮细胞长期滞留,并进一步导致包皮和龟头长期处于伴或不伴细菌感染的慢性刺激环境中。阴茎癌患者中伴有包皮过长的比例较高,同时包皮过长是阴茎癌发病重要诱因之一。

阴茎癌致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多个性伴侣、生殖器其它性传播性疾病。以上危险因素中至少有部分与感染人类乳头病毒(HPV)有

疾病分类

几乎95%的阴茎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癌其它有基底样癌、湿样癌、、状癌等等。阴茎癌原则上可发生于阴茎任何部位,但临床上常见于龟头、冠状沟或包皮的上皮组织,而只有5%以下患者始发于阴茎体。

阴茎癌可以由阴茎癌前病变进展而来。部分患者可检测到人类乳头病毒(HPV)感染, 人类乳头病毒相的病变包括巨大尖锐湿、鲍温样丘疹、鲍温病和红斑增生病,而慢性炎症相的病变则包括生殖器硬化性苔藓、干塞性龟头炎阴茎角、黏膜白斑病和假上皮性角化病碎屑状龟头炎

临床表现

最初,阴茎癌通常表现为阴茎龟头处一个难以愈的小病灶。确切的外观具有多样性,可以从平坦质硬型到大块外生型生长。这种肿要发生在那些未包皮环切的男性身上,大约有一半的肿位于龟头,20%在包皮上,20%同时发生在龟头和包皮,其余的发生在阴茎体。有时会出现多个病灶。

从病人首次发现病灶到求治疗常会有显著的延误,从8个月到1年不等。延误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病人不愿意求治疗、不正确的诊断或病人对小病灶没有在意。阴茎病灶可能会被误诊为感染而接受不适当的治疗直至得到正确的诊断。而且因为阴茎癌常发生在未包皮环切的男性身上,有时直到原发病灶侵犯阴茎包皮或因相伴感染起恶臭才被发现。许多患者还因包皮过长导致很难进龟头的检查。 这种病变一般很少起疼痛,即使在广泛的组织破坏之后。肿起初可以表现为龟头处充的斑块。龟头处的红斑疹样改变并且活检实为原位癌的病变又称为红斑增生病。病灶还可以表现为包皮处久不愈溃疡。当肿进展时,可以看到溃疡性的生长式并侵蚀破坏周围的正常组织。这些病灶常常会发生感染,产生众多的恶臭脓液。

诊断鉴别

诊断

应该考虑许多良性病变。这些病变包括尖锐湿、粘膜白斑病、 干塞性龟头炎(BXO)等。粘膜白斑病和干塞性龟头炎会出现白色斑点和斑块。尖锐湿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如我们所知的生殖器等,多为菜样,常出现在阴茎的多个地而非仅仅在龟头处。干塞性龟头炎尿道,这些患者通常需要长期随访以防发生尿道狭窄。干塞性龟头炎也被认为是癌前病变,所以患者需密切随访。

活检仍然是阴茎鳞状细胞癌的标准诊断手段。对于较小、局限的病灶可以考虑切除活检。在这些患者中需要做到切除后深部组织手术切缘为阴性。活检对疾病的分级和组织分类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对于小病灶,侵犯深度也可活检得到确认。较大的病灶可能更容易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检查来判断浸润程度。这些零的信息组在一起有助于正确的进疾病分期以及在没有明显的临床肿转移症状(即触及转移淋巴结)下判断微观转移的可能性。

阴茎鳞癌淋巴流途径扩,并且这种播是沿着可预测的淋巴结链逐步进展。因此评估这些淋巴结状态不仅有助于阴茎癌的分期,还能够决定最佳的治疗案。前面临的挑战是,许多患者的淋巴结肿大可能与转移无,而是反应性和炎性肿大。我们前的验是在治疗原发灶并且伤痊愈4-6周后再重新评估病人的淋巴结情况。

CT和MRI都是评估肿大淋巴结的可的影像检查手段。这两种法确定转移的标准都定义为病灶大于1厘米。这就决定了这两种手段无法诊断早期的微小淋巴结转移。基于大小判断转移的敏感性为40-60%,而特异性则好得多,接近100%。一些使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进诊断的研究显示敏感性可以升高至88%,具有良好的前景。但对于小于7mm的淋巴结PET/CT也有局限性。

临床分期

阴茎癌的临床分期对手术式的选择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术前需对阴茎癌患者进准确的临床分期。前常用的临床分期国际抗癌协会(UICC)的TNM分期(2002年)。

阴茎癌TNM分期(2002年)

表3-1 1997/2002年AJCC 阴茎癌TNM分期系统:

原发肿 (T)

· TX: 原发肿不能评估

· T0: 未发现原发肿

· Tis:原位癌

· Ta 乳头状非侵润性癌

· T1: 肿侵犯上皮下结缔组织

· T2: 肿侵犯阴茎海绵体或尿道海面体

· T3: 肿侵犯尿道前列腺

· T4: 肿侵犯其他邻近结构

区域淋巴结临床分期 (cN)

· cNX: 局部淋巴结不能评估

· cN0: 未发现局部淋巴结转移

· cN1: 单个表浅淋巴结转移

· cN2: 多个或双侧表浅淋巴结转移

· cN3: 沟深层或盆腔淋巴结转移,单侧或双侧

区域淋巴结病理分期 (pN)

· pNX: 局部淋巴结不能评估

· pN0: 未发现局部淋巴结转移

· pN1: 单个表浅淋巴结转移

· pN2: 多个或双侧表浅淋巴结转移

· pN3: 沟深层或盆腔淋巴结转移,单侧或双侧

远处转移 (M)

· MX: 不能评估远处转移

· M0: 无远处转移

· M1: 有远处转移[3][4][1]

疾病治疗

阴茎癌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可以联放疗、化疗、激光治疗等。

依据肿部位和分期,临床上选择不同的手术法。对一般小的表浅肿可采取局部切除、包皮环切,尤其是年轻患者选用此疗法不仅能有效地控制病变还能保留阴茎的生理功能。癌肿范围较大或侵犯海绵体的病例须采取阴茎部分或全部切除术。

对于沟肿大淋巴结活检或沟前哨淋巴结提示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需淋巴结清扫术。对淋巴结固定的患者:可以考虑进助治疗后再手术。

疾病预防

包皮环切术

新生儿期即包皮环切术是预防阴茎癌有效措施。因为一、包茎易导致包皮垢长期滞留。据统计包皮环切术后的男性很少患阴茎癌。此外,包皮过长患者包皮环切术是一种很有效的治疗法,但阴茎癌可能在包皮环切术后的疤痕处出现复发。老年人包皮环切是否能有预防效能前还没有定论。三、男性包皮环切术将有助于减少人类乳头病毒感染的危险性。

HPV疫苗

至今,两种欧洲医药评价署(EMEA)和美国FDA注册的预防HPV的疫苗。研究发现在HPV检测阴性的女性人群中,以上两种疫苗在预防长期HPV感染或偶然高级宫颈病变均有很高的预防效果。男性接种HPV疫苗临床试验后明疫苗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所以在有些国家中得到上市。我们猜测HPV疫苗也可能预防HPV阳性阴茎癌,但真正的效果还需将来的临床试验验

使用避孕

虽然没有100%的预防效果,但使用避孕套在预防和治疗性传播性疾病的作用是极为明显。一项相的临床研究正在进中,在此试验中性伴侣间随机给予避孕套,发现避孕套使用组HPV相性生殖器病变的治愈时间明显缩短。

戒烟

虽然吸烟在阴茎癌发病过程中的具体作用还不清楚,但吸烟作为阴茎癌的危险因素之一是毫无疑问的。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患阴茎癌的可能性高出很多,因此,积极展戒烟运动是预防阴茎癌的措施之一。

其它

其它预防措施包括预防包茎、治疗生殖器慢性炎症性疾病、提高卫生等

疾病预后

阴茎癌是通过手术治疗即能获得较高治愈率的实体之一。阴茎部分或全部切除术后,阴茎癌的局部复发率小于10%,而保守治疗的复发率为50%。单个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后的生存率接近80%,而多个淋巴结转移或淋巴结外播的患者生存率降低至30%以下。

术后随访

在最初的两年每3个月随访一次,2-5年每半年随访一次,5年后每年复查直至终身。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隐匿阴茎

下一篇 子宫腺肌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