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黄桷皮

黄桷皮是一种治湿痹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癣疮的服中药。【拉丁】Ficus lacor Buch.-Ham. 【来源】为桑科植物 黄葛树的树皮。 【性味归经】《草木便》: “苦酸,温。”入。 【功用治】治湿痹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癣疮。 ①《居易录》:"愈癣。" ②《草木便》:"祛,除湿,消肿满。治四肢顽痹,麻(木)不仁,半身不遂。" ③《中国药植志》:"发汗发表。" ......
目录

基本信息

【拉丁】Ficus lacor Buch.-Ham.

【来源】为桑科植物 黄葛树的树皮

性味归经】《草木便》: “苦酸,温。”入

【功用治】治湿痹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癣疮。

①《居易录》:"愈癣。"

②《草木便》:"祛,除湿,消肿满。治四肢顽痹,麻(木)不仁,半身不遂。"

③《中国药植志》:"发汗发表。"

④《重庆草药》:"水服治吐血水洗治初生儿黄七(初生儿五至七天,全身现黄,高热惊)。"

【用法与用量】服:汤,0.5~1两。外用:水洗。

【选】治湿痛:黄桷树皮、阎王刺、酸汤篱笆各一两。水服。(《重庆草药》)

所属植物——黄葛树

半常绿或落乔木,高可达15米以上。树皮灰色互生,卵形至卵状长,长7-15厘米,宽4-7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全缘或稍微呈波状,上面深绿色,光滑,下面淡绿色;叶柄长2-6厘米;托叶披针,长约1厘米,早落,留下明显的环装痕迹。雌雄同株雄花生在近花托口部,无花梗花被3;雌花无梗或有短梗,花被4,少数6裂,或者完全没有花被。隐果2至多数集生,球,直径6-10厘米。期4-6月,果期7-11月。

榕、 马尾榕、也被误作为黄 桷树,但在南汉语音里,“桷”“葛”同音,因此有“黄桷”之误。 黄桷树并非出产 黄桷兰(黄葛兰)的植物,但仍有很多人将两者混为一谈。 黄桷兰为木兰科,而 黄葛树为桑科,榕属,落乔木,得于树和“葛藤”相似。黄葛树原产于中国华南和西南地区,以 重庆四川、 湖北等地最多。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