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黄皮叶

黄皮是一种栽培的常用草药,正品为芸香科植物黄皮。又黄皮果树。此外,黄皮果(果实的中药)、黄皮果核、黄皮核(种子的中药)、黄皮(的中药)也入药。黄皮的原植物为常绿小乔木,通常高3-5米。粗壮,坚硬。异黄皮果树。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皮Clausenalansium(Lour.)$keels。黄皮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2米。幼花轴叶轴叶柄及嫩下面上均有......
目录

简介

黄皮叶果实黄皮果树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皮Clausenalansium(Lour.)$keels。

原植物

未成熟的黄皮叶果黄皮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2米。幼花轴叶轴叶柄及嫩下面上均有集生成簇的丛状短毛及长毛,有香味。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柄长4~ 8毫米:小叶片5~13,端1枚最大,向下逐渐变小,卵形或椭披针,长6- 13厘米,宽2.5~6厘米,先端锐尖或短渐尖,基部宽楔形,不对称,边浅波状或具浅钝齿,聚伞状花序生或腋生,扩展,多;萼片5,广卵形花瓣5,白色,匙,长不超过5毫米,放时反展;雄蕊10,长短互间:子房上位,5室,密被毛。浆果、扁,长1.2~ 3厘米,谈黄色暗黄色,密被毛。子绿色期4~5月,果期7~9月。

分布范围

海南各地、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显微鉴别

黄皮叶横切面:上表皮细胞呈扁或长,被角,五小;卜长成细胞较小,有多数气孔及非腺毛栅栏组织为1-2列细胞;海绵组织含多数草酸钙簇晶及少数晶。维管束周韧式,中柱纤维淡黄色。断续排列成环状。组织中有大型分泌细胞

药材鉴别

黄皮叶花黄皮叶性状鉴本品为单数羽状复叶,小5-13,多皱缩,破碎,黄绿色至深绿色,完整者呈阔卵形或卵状,密布细小半透明油点及疏柔毛,长4-13cm,宽2-5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两侧不对称,全缘戒浅波状至浅齿状,略反卷,叶脉面凹下,于面凸起,柄被短柔毛,长2-4mm,质脆。香,味微苦卒。

栽培技术

黄皮叶树叶石灰壤土栽培。用种子压条繁殖。广州7~8月采成熟果实,取出种子,洗去质,3离点播,覆土3~4分,10余天出苗,待苗高4~5时移栽。压条是在春季2月选2~3年生条,于基部用刀剥去宽约1皮层一环,3-4天后伤口干,以稻草混水稻土泥浆包扎成球,待新出泥球外时,选无阴天将苗锯下,进假植,并搭棚遮荫,发后揭除荫棚。明年3月定植。

采集加工

全年采;果熟时摘下,晒干,或收集种子(核),晒干备用。

化学成分

含3个香豆类成分:indicolac—tone、anisolactone、2”,3’Lepoxynisolactone。

近年来又从黄皮中分得一种具有降SGPT活性的新的酰胺类化物——黄皮酰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孕三烯酮

下一篇 戊炔雌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