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药品百科   
[0]

雷洛昔芬

雷洛昔芬(Raloxifene),白色至带黄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熔点(ºC)为250~253 ℃,易溶于氯仿或二甲基甲酰胺,较易溶于乙腈、丙酮或乙酸乙酯,较难溶于甲醇、无水乙醇或无水乙醚,及难溶于乙烷,几不溶于水。临床上要用于治疗女性绝经质疏松症。中文称:雷洛昔芬中文:雷洛西芬;[6-羟基-2-(4-羟苯基)苯并-[4--甲酮;英文称:raloxifene英文:-Ralo......
目录

化合物简介

基本信息

中文称:雷洛昔芬

中文:雷洛西芬;[6-羟基-2-(4-羟苯基)苯并[b]噻酚-3-基]-[4-[2-(1-哌啶基)乙氧基]-苯基]-甲酮;

英文称:raloxifene

英文:[3H]-Raloxifene;Raloxifenum;6-hydroxy-2-(4-hydroxyphenyl)-3-[4-(2-piperidino-ethoxy)benzoyl]benzo[b]thiophene;[2-(4-Hydroxyphenyl)-6-hydroxybenzo[b]thien-3-yl] [4-[2-(1-piperidinyl)ethoxy]phenyl]methanone;[14C]-Raloxifene;Raloxifeno;Raloxifene [INN:BAN];Raloxifenum [Latin];Raloxifeno [Spanish];Keoxifene;UNII-YX9162EO3I;[6-hydroxy-2-(4-hydroxyphenyl)-1-benzothiophen-3-yl]-[4-(2-piperidin-1-ylethoxy)phenyl]methanone;

CAS号:84449-90-1

MDL号:MFCD01938233

PubChem号:24278673

分子式:C28H27NO4S

结构式:

分子量:473.58300

确质量:473.16600

PSA:98.24000

LogP:6.01310

物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淡黄色固体

密度:1.289 g/cm3

熔点:250-253°C

沸点:728.2ºC at 760 mmHg

闪点:394.2ºC

储存条件:Store in original container in a cool dark place.

毒理数据

急性毒性LD50小和大(mg/kg):>10000服,>2500腔注射和皮下注射。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136.57

2、 摩尔体积(cm/mol):367.3

3、 等张比容(90.2K):1010.8

4、 表面张力(dyne/cm):57.3

5、 极化率(10-24cm3):54.14

计算化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6.1

2.氢键供体数量:2

3.氢键受体数量:6

4.可旋转化键数量:7

5.互变异构体数量:17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98.2

7.重原子数量:34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655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数量:0

13.确定化键立构中数量:0

14.不确定化键立构中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2-(4-羟基苯基)苯并[b]噻吩-6-醇甲磺酰氯酯化,生成的二酯化物与4-(2-哌啶基乙氧基)苯甲酰氯进酰化
反应,经水解得到雷洛昔芬

用途

激素受体调,在子宫和乳腺组织呈现拮激素作用,抑制乳腺上皮和子宫膜增生。在脂代谢面呈现兴奋作用,具有拟激素作用。雷洛昔芬与钙制用能预防的丢失,保持密度并有降脂作用。

药理作用

本品是一种苯噻吩类化物,是新概念抗吸收的非激素类药物,属于第二代选择性激素受体调(SERM)。SERM能起激素激动作用或拮抗作用。本品对骼和心血管系统有激素激动作用,对乳房和子宫激素拮抗作用,而没有激素的诸多不良反应,可使矿物质密度增加,防止绝经质丧失;降低总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和脂蛋白A水平,不影响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固醇(HDL-C);不会刺激乳腺和子宫膜,不增加乳腺癌子宫膜癌的危险。

毒理研究

致癌性:一项为期2年的大诱癌研究发现,在大量雌性组(279mg/kg/day)卵巢颗粒和鞘细胞肿增加。该组雷洛昔芬的全身量(AUC)相当于绝经后妇女摄入每日60mg量的400倍。另一项为期21个月的小诱癌研究表明,雄性予以41或210mg/kg雷洛昔芬(为人用暴量的4.7或24倍),睾丸间质细胞肿前列腺腺瘤前列腺腺癌发生率增加,雄性210mg/kg量组的前列腺平滑发生率增加。雌性小给予9至242mg/kg量(雷洛昔芬的全身暴量为服用60mg绝经妇女的0.3到34倍)卵巢上皮样肿的发生率增加,包括来源于颗膜和鞘细胞的良性和恶性肿和良性上皮细胞肿。这些研究中的雌性啮齿类动物治疗均处在生育期,此时卵巢有功能并对激素刺激呈高反应。与这些啮齿类动物不同的是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对生殖类激素的刺激相对无反应。

遗传毒性:在代谢活化和非代谢活化条件下,雷洛昔芬细菌突变Ames试验阴性;大鼠肝细胞非程序DNA成试验,小淋巴细胞哺乳动物细胞突变试验,中国仓卵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中国仓姊妹染色体交换试验和小微核试验均未发现雷洛昔芬有遗传毒性。

生殖毒性:在所有的实验系统组中均未发现雷洛昔芬的生殖毒性。观察雷洛昔芬药理作用的同时观察了其对生殖和发育的影响。雷洛昔芬在每天每公斤0.1mg到10mg的量范围能破坏雌性大的发情周期,但在治疗结束后不延缓受孕,仅空白期稍降低,孕期延长和改变胎发育的时间。在着床前给药,雷洛昔芬可以延缓和破坏着床导致孕期延长和仔变小,但子代的发育到断奶不受影响。家兔和大中进了致畸研究,家兔出现了流产和极少的室间隔缺损(≥0.1mg/kg)和积水(≥10mg/kg),大胚胎发育延迟,肋骨空洞成(≥1mg/kg)。

雷洛昔芬在大子宫中有激素作用并可预防大和小激素依赖性乳房肿生长

药代动力学

吸收雷洛昔芬服后迅速吸收,量的大约 60% 被吸收。进入环前被大量葡糖醛化。绝对生物利用度为 2% 。达到平均最大浆浓度的时间取决于雷洛昔芬和其葡糖醛化代谢物全身转换和肠环。

分布雷洛昔芬在全身广泛分布。分布容积不依赖与量。雷洛昔芬浆蛋白紧密结( 98-99% )。

代谢雷洛昔芬大量参与首过代谢为葡糖醛基结物:雷洛昔芬 -4- 葡糖苷酸,雷洛昔芬 -6- 葡糖苷酸和雷洛昔芬 -4 , 6- 葡糖苷酸。未检出其他代谢物。雷洛昔芬包含低于其结浓度的 1% 和葡糖苷酸代谢物。通过肠环维持雷洛昔芬的水平,浆半衰期为 27.7 小时。通过单次用药的结果推测多次用药的药代动力。增加雷洛昔芬量导致浆时间浓度线下面积( AUC )增加的比例轻度下降。

排泄服入体雷洛昔芬及其葡糖苷酸代谢物的绝大部分在 5 日排泄,要通过粪便,尿排出的部分少于 6% 。

特殊人群 功能不全:少于总量的 6% 尿中排出, 一项 人群的药代动力研究表明,净体质量校正的酐清除率降低 47% 会导致雷洛昔芬的清除降低 17% 和雷洛昔芬物的清除降低 15% 。

功能不全:硬化和轻度功能不全( Child-Pugh A 级)单次使用雷洛昔芬的药代动力与健康者比较,雷洛昔芬的浓度比对照者约高 2.5 倍并与红素水平相

适应症

雷洛昔芬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绝经后妇女的质疏松症,能显著地降低椎体骨折发生率 , 但髋部骨折发生率的降低未被实。当决定给绝经后妇女选择使用雷洛昔芬或其他治疗(包括激素)时,需考虑绝经症状,对子宫和乳腺组织的作用及对心血管的危险性和有利影响。

禁忌症

  1. 对本品或中所含的任何赋成分过敏用。
  2. 正在或既往患有静栓栓塞性疾病者(VTE),包括深静栓、栓塞和网膜栓者用。
  3. 功能减退包括胆汁淤积、严重功能减退者用。
  4. 难以解释的子宫以及子宫膜癌患者用。
  5. 雷洛昔芬仅用于绝经后妇女。有妊娠可能的妇女用。怀孕妇女摄入雷洛昔芬可能胎儿损害。如果妊娠妇女误服或在服用该药期间妊娠,应向病人说明对胎儿的可能损害。
  6. 尚不知雷洛昔芬是否乳汁分泌,所以哺乳期妇女不推荐使用,雷洛昔芬可能影响婴儿的发育
  7. 儿童不适用。
  8. 雷洛昔芬不宜用于有子宫膜癌症状和体征者,或难以解释的子宫者。因为对这类病人的安全性尚未充分研究。

用法用量

推荐的用法是每日服 1 (以盐酸雷洛昔芬计 60mg ) , 可以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服用且不受进餐的限制。老年人无需调整量。由于疾病的自然过程,雷洛昔芬需要长期使用。通常建议 饮食钙 摄入量不足的妇女服用钙维生素 D 。 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所有参加质疏松症的治疗和预防研究的13,000绝经后妇女在治疗期为6至60个月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均做记录。绝大多数的不良反应通常无需停止治疗。

在预防研究人群中出现因任何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者,在581使用雷洛昔芬的个体中为10.7%,而在584使用安慰治疗的个体中为11.1%。在治疗研究人群中由于任何不良事件而中断治疗者在2,557接受雷洛昔芬治疗的患者中为12.8%,而在2,567安慰治疗患者为11.1%。

在临床研究中与使用雷洛昔芬的不良反应在下列表格中总结:非常常见(≥1/10),常见(≥1/100,<1/10),不常见(≥1/1,000,<1/100),罕见(≥1/10,000,<1/1,000),非常罕见(<1/10,000),未知(从已知数据不能预测)。

管异常

非常常见:管舒张(潮热)

不常见:静栓栓塞事件,包括深静栓、栓塞、网膜栓、浅静栓性

肉和结缔组织异常

常见:小腿痛性痉挛

全身异常和给药部位状况

非常常见:流感症状

常见:外周水肿

与使用盐酸雷洛昔芬的不良反应在雷洛昔芬治疗组和安慰组之间有显著差异的(p<0.05),叙述如下:

与安慰比较使用盐酸雷洛昔芬的患者管扩张(潮热)的发生轻度增加(质疏松症的预防研究,绝经后2至8年的妇女中,盐酸雷洛昔芬和安慰为24.3%和18.2%;质疏松症的治疗研究,在平均年龄66岁的妇女中,盐酸雷洛昔芬和安慰管扩张发生率分为10.6%和7.1%),这项不良反应多数出现在始治疗的6个月,在以后则极少出现。

在一项10101人的既往有冠病史或者冠事件的险升高的绝经后妇女(RUTH)的研究中,雷洛昔芬治疗组,管扩张(潮热)的发生率为7.8%;而在安慰组为4.7%。

所有安慰对照的雷洛昔芬治疗质疏松的临床研究中静栓栓塞事件,包括深静栓,栓塞和网膜栓发生的频率约0.8%或3.22例/每1,000患者年。与安慰比较盐酸雷洛昔芬治疗的相对危险性为1.60(CI0.95,2.71)。始治疗的4个月静栓栓塞事件的危险性最大。浅静栓性炎的发生率少于1%。

RUTH研究中,静栓栓塞事件发生频率,在雷洛昔芬治疗组大约为2.0%或3.88例每1000患者每年,安慰组约为1.4%或2.70例每1000患者每年。RUTH研究中总静栓栓塞事件的危险率为:HR=1.44,(1.06~1.95)。浅表静栓栓塞事件在雷洛昔芬治疗组为1%,安慰组为0.6%。

观察到的另一个不良反应为小腿痛性痉挛(在预防研究人群中雷洛昔芬和安慰为5.5%和1.9%。在治疗研究人群中盐酸雷洛昔芬和安慰的发生率分为9.2%和6.0%)。RUTH研究中,腿部痉挛在12.1%的雷洛昔芬治疗组患者和8.3%的安慰组患者中出现。

据报道,接受盐酸雷洛昔芬治疗患者流感症状的发生率为16.2%,接受安慰治疗患者的发生率为14.0%。

还观察到一个不具统计意义的改变(p>0.05),但有明显的量趋势。即外周水肿在预防研究人群盐酸雷洛昔芬组和安慰组分为3.1%和1.9%,在治疗研究人群中的发生率分为7.1%和6.1%。

RUTH研究中,外周水肿在14.1%的雷洛昔芬治疗组患者和11.7%的安慰组患者中出现,有统计意义。
有报道在安慰对照的雷洛昔芬治疗质疏松的临床研究中,雷洛昔芬治疗期间轻度减少(6%~10%)。

极少病例出现AST和/或ALT轻度增加,不能排除是雷洛昔芬所致,在安慰人群中发生的频率相似。
在一项记录有冠病史或者冠事件的险升高的绝经后妇女的研究(RUTH)中,另外的不良反应胆石症发生率在雷洛昔芬治疗组为3.3%:而在安慰组为2.6%。雷洛昔芬治疗组胆囊切除术发生率为2.3%:而在安慰组为2.0%,两者间无显著差异。

盐酸.雷洛昔芬(n=317)与持续的联(n=110)激素替代治疗(HRT)或周期(n=205)HRT的几个临床研究相比,雷洛昔芬治疗时乳腺症状子宫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任何一种HRT治疗案。

下列不良反应事件为上市后报告:

液和淋巴系统异常

非常罕见:减少

异常

非常罕见:肠症状例如:恶心呕吐腹痛消化不良

一般异常和给药部位状况

罕见:外周水肿

检查

非常罕见:压升高

神经系统异常

非常罕见:头痛,包括头痛

皮肤和皮下组织异常

非常罕见:皮疹

生殖系统和乳腺异常

非常罕见:轻度乳腺症状,如疼痛、增大和压痛

管异常

罕见:静栓栓塞反应

非常罕见:动脉栓栓塞反应

注意事项

  1. 绝经2年后的妇女可使用。
  2. 本品雷洛昔芬子宫膜增生。治疗期间的任何子宫都属意外并应请专家做全面检查。其最常见的子宫的原因是膜萎缩和良性息肉绝经后妇女接受雷洛昔芬治疗3年中,报道的良性息肉为 0.7% ,而安慰治疗妇女为 0.2%。
  3. 因缺乏与激素用的验,不推荐同时使用。
  4. 建议饮食钙摄入量不足的妇女服用钙维生素D。
  5. 雷洛昔芬可增加静栓栓塞事件的危险性,这点与前使用的激素替代治疗伴有的危险性相似。对任何原因可能造成静栓事件的病人均需考虑危险-益处的平衡。雷洛昔芬在一些因疾病或其它情况而需要长时间制动的病人应停药。在出现上述情况时立即或在制动之前3 天停药。直到上述情况被解决或病人可以完全活动才能再次始使用雷洛昔芬
  6. 雷洛昔芬要在肝脏代谢。硬化和轻度功能不全病人雷洛昔芬的浓度比对照者约高2.5倍,并与总红素水平相。在雷洛昔芬功能不全妇女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未得到进一步评价以前,此药不被推荐用于这类病人。如发现清总红素、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在治疗中升高,应严密监测。
  7. 在因激素造成的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病人中,雷洛昔芬可能会起其甘油三酯水平的进一步上升。因此当有此类病史的病人使用雷洛昔芬时,应监测甘油三酯水平。
  8. 雷洛昔芬对减少管扩张(潮热)无作用,对其他与激素绝经症状也无效。
  9. 雷洛昔芬不适用于男性患者。尚不清楚雷洛昔芬对驾驶和机器操作能力的影响。
  10. 雷洛昔芬乳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尚无足够的研究。前没有雷洛昔芬单用或联治疗早期或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资料,因此只有当患者已完成针对其乳腺癌的治疗,包括助治疗后再应用雷洛昔芬质疏松的预防及治疗。因为缺乏与全身激素用的验,不推荐同时使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雷洛昔芬仅用于绝经后妇女。
雷洛昔芬在有妊娠可能的妇女中用。怀孕妇女摄入雷洛昔芬可能胎儿损害。如果妊娠妇女误服或在服用该药期间妊娠,应向患者说明对胎儿的可能损害(参见药理毒理)。
尚不知雷洛昔芬是否乳汁排出,所以哺乳妇女不推荐使用雷洛昔芬雷洛昔芬可能影响婴儿的发育

儿童用药

不适用

药物相互作用

  1. 同时摄入碳酸钙或含铝和氢氧化镁的抗酸对全身使用雷洛昔芬不影响。
  2. 同时服用雷洛昔芬和华法令不改变两种化物的药代动力。但发现能轻度减少酶原时间,所以当雷洛昔芬与华法令或其他香豆素类衍生物用时需要监测酶原时间。对已接受香豆素抗凝的药物的患者雷洛昔芬酶原时间的作用可能在治疗后几周出现。
  3. 雷洛昔芬不影响对单次作用甲基强的松龙的药代动力
  4. 雷洛昔芬不影响地高辛线下面积(AUC)的稳定状态,地高辛的药物最大浓度(Cmax)的增加少于5%。
  5. 雷洛昔芬预防和治疗的临床研究中评价了同时服药物对雷洛昔芬浆浓度的影响。常同服的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类抗炎药(如乙酰水杨酸布洛芬萘普生)。抗生素,H1拮抗,H2拮抗,和苯二氮卓类。未发现同服药物对雷洛昔芬浆浓度的临床影响。
  6. 若需要治疗阴道萎缩的症状,可以在临床治疗案中同时阴道使用激素,与安慰比较使用雷洛昔芬的患者中局部激素的使用例数未见增加。
  7. 雷洛昔芬在体外与华法令,苯妥因钠和三苯氧胺之间无相互作用。
  8. 雷洛昔芬不宜与消胺(或其他阴离子交换树脂)同时服用,它可显著减低雷洛昔芬的吸收和肠环。
  9. 氨苄青霉素同服会减低雷洛昔芬的峰浓度,但由于不影响整体的吸收量和清除率,雷洛昔芬可以与氨苄青霉素同服。
  10. 雷洛昔芬可轻度增加激素球蛋白的浓度,包括性激素球蛋白(SHBG),甲状腺素结球蛋白(TBG)和皮质激素球蛋白(CBG),使相应的总的激素浓度增高,但并不影响自由激素的浓度。

药物过量

还没有人体用药过量的报告。一项每日摄入600mg共8周的研究和120mg超过2500绝经后妇女参加疗程3年的研究,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在上市后的自发报告中,极罕见有药物过量的报道(<0.01%)。最高的药物过量量为约1.5克。没有和药物过量相的死亡报告。在成人中,单次服药量超过120毫克后报告的症状包括:腿痉挛、眩晕。在一些报告中,没有因为药物过量而导致的不良事件。

在小于2岁的儿童中发生的偶然药物过量的报道中,报道的最大量为180mg。在儿童中报道的症状包括:共济失调、眩晕、呕吐、皮疹、腹泻震颤、潮红、碱性磷酸酶升高。
没有针对盐酸雷洛昔芬的特殊解毒

临床药理研究

药理 - 治疗组:选择性激素受体调( SERM ) .ATC 码: G03XC01 作为一种选择性激素受体调( SERM ),雷洛昔芬激素作用的组织有选择性的激动或拮抗活性。它是一种对骼和部分对固醇代谢(降低总固醇和 LDL- 固醇)的激动,但对下丘子宫和乳腺组织无作用。

a) 骼的作用

绝经后体可利用的激素减少,导致吸收明显增强,量丢失和骨折的危险性显著增加。绝经后的前 10 年丢失明显加快,尽管成也代偿性加快,但不足以补偿吸收增强所致的丢失。其它可能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包括绝经早;量减少(至少低于峰值量的 1SD 以下);体瘦;白人和亚洲人种以及质疏松症家族史者。替代治疗通常可以逆转吸收过快。在绝经质疏松妇女中,雷洛昔芬可以降低椎体骨折的发生率,保持量和增加矿盐密度( BMD )。

基于这些危险因素,雷洛昔芬预防质疏松症适用于绝经 10 年以的妇女,和椎 BMD 在正常青年人均值的 -1.0 至 -2.5SD 之间者,要考虑到高龄时会发生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雷洛昔芬治疗质疏松症适用于柱 BMD 在正常青年人均值 2.5SD 以下的质疏松症或严重的质疏松症者和 / 或伴有椎体骨折,无论其密度如何。

i) 骨折的发生率 : 在一项平均年龄为 66 岁,患有质疏松症或伴有已存在骨折质疏松症的 7,705 绝经后妇女参加的研究,雷洛昔芬治疗 3 年椎体骨折的发生率分降低 47% ( RR0.53,CI0.35,0.79; p<0.001 )和 31% ( RR 0.69 , CI0.56,0.86;p<0.001 )。 45 质疏松症妇女和 15 质疏松症伴发骨折的严重质疏松症妇女需要雷洛昔芬治疗 3 年预防一处或多处的椎体骨折。对椎体外骨折的作用尚未实。该研究中的所有病人均补充钙维生素 D 。

ii) 矿盐密度( BMD ) : 雷洛昔芬每日一次的效果对年龄达 60 岁的有或没有子宫绝经后妇女中进了为期 2 年的观察 , 妇女的绝经年限为 2 至 8 年。三项研究包括 1 , 764 绝经后妇女使用雷洛昔芬加钙或钙加安慰治疗。这些研究中有一项受试妇女以前进子宫切除术。与安慰相比,雷洛昔芬使髋部和柱骨密度和全身量显著增加。与安慰比较密度一般增加 2% 。治疗组的密度也有类似增加。预防组 , 雷洛昔芬治疗 BMD 增加和降低个体的百分比分为:柱减低和增加分为 37% 和 63% ;全髋部降低和增加分为 29% 和 71% 。

iii) 钙动力:雷洛昔芬激素重建和钙代谢的作用相似。雷洛昔芬每日 60mg 使吸收降低的同时使钙平衡正向转移,使尿钙的丢失减少。

iv) 组织计量质量):一项雷洛昔芬激素的对比研究发现两种药物治疗的组织正常,未出现矿化缺陷,编织骨髓纤维化。

雷洛昔芬降低吸收;对的作用表现为清和尿的转换标志物水平下降,放射性钙动力研究提示吸收降低, BMD 增加和骨折发生率降低。

b) 对脂代谢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

临床研究表明雷洛昔芬每日 60mg 能显著降低总固醇( 3-6% )和 LDL 固醇( 4-10% )。妇女的基础固醇水平最高者降低的幅度最大。 HDL 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无明显变化。过 3 年雷洛昔芬治疗使纤维蛋白原降低( 6.71% )。在质疏松症的治疗研究中,与安慰比较需要始降脂的患者较少。没有资料能雷洛昔芬心血管疾病有益处。

雷洛昔芬治疗静栓栓塞事件的相对危险度与安慰比较为 2.32 ( CI1.26,4.26 )与激素或性激素替代治疗比较相对危险度为 1.0 ( CI0.3 , 6.2 )。治疗的最初 4 个月栓栓塞性疾病的危险性最大。

c) 对子宫膜的影响

临床研究中,雷洛昔芬绝经子宫膜无刺激作用,与安慰比较,雷洛昔芬与不伴有点状出膜增生。所有的量组约对 831 妇女进了 3 , 000 次阴道超声检查。雷洛昔芬治疗妇女子宫膜厚度保持不变,与安慰组无区。治疗 3 年后阴道超声判断子宫膜厚度增加至少 5mm ,在 221 雷洛昔芬 60mg/ 日治疗妇女的发生率为 1.9% ,在 219 安慰治疗组为 1.8% 。雷洛昔芬和安慰治疗组报告子宫的发生率无差异。

使用雷洛昔芬 60mg/ 日治疗 6 月所有病人的子宫膜活检未见增生。此外一项使用日推荐量 2.5 倍的研究中也未见到膜增生和子宫体积增大。

质疏松症治疗研究的 3 年中对受试者( 1 , 781 患者)每年进子宫膜厚度评价,过 3 年的治疗,雷洛昔芬子宫膜的厚度与基线时比较无改变。雷洛昔芬和安慰组比较妇女发生阴道阴道分泌的发生率无差

雷洛昔芬治疗妇女因子宫垂需要外科干预者不比安慰组多。

雷洛昔芬治疗 3 年,子宫膜和卵巢癌的危险性未见增加。绝经后妇女雷洛昔芬治疗 3 年良性子宫息肉的发生率为 0.7% ,而安慰治疗组为 0.2% 。

d) 对乳腺组织的作用

雷洛昔芬对乳腺组织无刺激作用。所有安慰对照研究,雷洛昔芬发生乳腺症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均与安慰组无差(无肿胀、压痛和乳腺疼痛)。

雷洛昔芬的临床研究中有 12 , 000 人参加,多数患者治疗至少 42 月,发生新诊断乳腺癌的相对危险性明显减低,对几项研究并分析表明雷洛昔芬治疗的绝经后妇女比安慰下降 64% ( RR0.36 , CI0.20 , 0.65 )。侵袭性激素受体 (ER) 阳性的乳腺癌的发生的总体危险性降低 80% ( RR0.20, CI 0.09,0.41 )。雷洛昔芬对 ER 阴性的乳腺癌的危险性无影响。这些观察支持雷洛昔芬对乳腺组无在的激素刺激活性。雷洛昔芬乳腺癌的长期作用不详。

e) 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未发现对认知功能的不良影响。

在所有的实验系统组中均未发现雷洛昔芬的生殖毒性。

雷洛昔芬在大子宫中有激素作用并可预防大和小激素依赖性乳房肿生长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