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黄背草

草,中药。为禾本科植物草ThemedatriandraForsk.Vvar.japonica(Willd.)Makino的全草。具有活,祛湿之功效。用于湿痹痛。全草。甘,温。归肝经。活,祛湿。用于湿痹痛。服:汤,30-60g。治腓肠痉挛:草15g,大青皮60g。水,黄冲服。亦可用于黄疸炎。(《浙江药用植物志》)夏、秋季采收,晒干。黄......
目录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甘,温。

归经

肝经

功效

,祛湿

主治

用于湿痹痛。

用法用量

服:汤,30-60g。

相关配伍

治腓肠痉挛:草15g,大青皮60g。水,黄冲服。亦可用于黄疸炎。(《浙江药用植物志》)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收,晒干。

形态特征

草,多年生草本。秆粗壮,直立,高80-110cm。叶鞘落性的基长柔毛;叶舌长1-2mm,先端钝,具短纤毛;叶片狭条,长10-40cm,宽4-5mm,仅上面基部疏被基长纤毛。假花序狭,长30-40cm,佛焰苞舟,有毛或无毛,总状花序由佛焰苞中抽出,长1-2cm,有7枚小穗,基部有1枚近于轮生的雄性或中性小穗,但无;第1颖革质,边缘卷,第2颖与第1颖等长或较短,边缘膜质,透明;上部3枚小穗中1枚为两性,基盘有髯毛;第1小花外稃膜质透明,内稃不存在,第2小花外稃短,有1长或无、果期6-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路旁等荒土地上。分布于东北至华南、西南等地。

相关论述

《全国草药汇编》:“,驱湿闭经湿疼痛。”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黄背草果

下一篇 非性病性梅毒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