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蒲公英

蒲公英 蒲公英(拉丁: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地丁、婆婆丁、蒙古蒲公英、灯笼草、姑姑英、地丁,属菊科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柱状,黑褐色,粗壮。倒卵状披针全缘或具齿叶柄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瘦果倒卵状披针,暗褐色期4-9月,果期5-10月。广泛生于中、低海拔地区的山坡草地、路边、田野、河滩。......
目录

形态特征

蒲公英-原植物

多年生草本。略呈锥状,弯,长4~10厘米,表面棕褐色,皱缩,头部有棕色或黄白色的毛茸。

成倒卵状披针、倒披针或长披针,长4~20厘米,宽1-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有时倒向羽状深裂或大头羽状深裂,端裂较大,三角或三角状戟全缘或具齿,每侧裂3~5,裂三角或三角状披针,通常具齿,平展或倒向,间常夹生小齿,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常带红紫色,疏被蛛丝状白色柔毛或几无毛。

花葶1至数个,与等长或稍长,高10~25厘米,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直径约30-40毫米;总苞钟状,长12~14毫米,淡绿色;总苞2~3层,外层总苞卵状披针披针,长8~10毫米,宽1-2毫米,边缘宽膜质,基部淡绿色,上部紫红色,先端增厚或具小到中等的角状突起;总苞线状披针,长10-16毫米,宽2-3毫米,先端紫红色,具小角状突起;黄色长约8毫米,宽约1.5毫米,边缘面具紫红色条纹,花药柱头绿色

瘦果倒卵状披针,暗褐色,长约4~5毫米,宽约1~1.5毫米,上部具小刺,下部具成排列的小端逐渐收缩为长约1毫米的锥至基,长6~10毫米,纤细;冠毛白色,长约6毫米。期4~9月,果期5-10月。

生长习性

蒲公英广泛生于中、低海拔地区的山坡草地、路边、田野、河滩。

蒲公英

分布范围

蒲公英在中国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见。

中国分布

北京

丰台、海淀、门头沟、房山、通州、昌平、怀柔、密云、延庆

河北

石家庄、井陉、赞皇、平山、辛集、迁西、北戴河、青龙、昌黎、涉县、磁县、永年、周、巨鹿、阜平、涞源、张家、张北、蔚县、涿鹿、赤城、承德、兴隆、隆化、围场

山西

太原、大同、沁水、陵川、应县、灵石、五台、繁峙、宁武、吕梁、交城

蒙古:

呼和浩特、鄂伦春、陈巴尔虎、新左旗、克石、河、乌兰浩特、阿尔山、科右前旗、阿拉善左旗

辽宁

沈阳、辽中、大连、长海、庄河、鞍山、抚顺、锦州、、辽阳、岭、建平

吉林:

长春

黑龙江

哈尔滨、萝北、集贤、漠河

上海

徐汇、普陀、闸北、杨浦、闵、宝山、嘉定、浦东新、金山、松江、奉贤

江苏:

南京、连云港

浙江

杭州、淳安、宁波、温州、安吉、化、舟山、台州

安徽

肥、黄山、歙县、滁州、全椒、金寨、池州

江西

九江

福建

厦门

山东

青岛、枣庄、滕州、烟台、济宁、泗水、阜、兖州、邹城、宁阳、新泰、临沂、沂水、费县

河南

郑州、嵩县、新乡、修武、沁阳、卢氏、南阳、信阳、周、济源

湖北:

武汉、武昌、宜昌、秭归、五峰、京山、农架

湖南

衡山、邵阳、邵东、隆回、城步、平江、源、张家界、桑植、益阳、桂阳、宜章、永顺

广西:

德保、那坡、田林、隆林、凤山

重庆

、武隆、忠县、云阳、巫山、巫溪

四川

成都、荣县、叙永、天全、芦山、茂县、若尔盖、红原、甘孜、康定、九龙、雅江、道孚、炉霍、德格、石渠、色达、乡城、稻城、会东、冕宁、雷波

贵州

贵阳、修文、六特、盘县、遵义、绥阳、正安、习水、赤水、仁怀、安顺、普定、江屏、石阡、德江、兴义、贞丰、望谟、安龙、毕、大、织金、威宁、赫章、施秉、寨、都匀、贵定、独山、罗甸、龙里、惠水

云南

石林、腾冲、龙陵、永胜、武定、麻坡、马、丘北、广南、勐腊、宾川、弥渡、泸水

陕西

西安、眉县、太白、咸阳、泾阳、华阴、延安、吴起、南郑、佛坪、绥德、子洲、平利、山阳、柞水

甘肃:

榆中、武威、民勤、泉、文县

青海

互助、祁连、果洛

宁夏

盐池

新疆

乌恰、巩留、特克斯、沙湾

世界分布

朝鲜、蒙古、俄罗斯

繁殖栽培

栽培

种子准备

蒲公英蒲公英多年生宿植物,野生条件下二年生植株就能结籽,初夏为结数随生长年限而增多,有的单株数达20个以上,优良品种单株数量可高达20个以上,13~15天种子即成熟。

花盘外壳由绿变为黄绿种子由乳白色褐色时即可采收。切不要等到花盘裂时再采收,否则种子失落损失较大。一般每个头状花序种子数都在100粒以上。大蒲公英种子千粒重为2克左右,小蒲公英种子千粒重为0.8~1.2克左右。

采种时可将蒲公英花盘摘下,放在室存放后熟一天,待花盘全部,再阴干1~2天至种子半干时,用手搓掉种子尖端的绒毛,然后晒干种子备用。

蒲公英野生资源丰富的地,也可直接控取野生蒲公英用于栽培。通常在10月份,挖后集中栽培于大棚中,株8厘米×3厘米,栽后浇足水,至次年2月即可萌发,这时再施一次有机肥,生长到一定程度即可采上市。

整地施肥

蒲公英选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种植。要亩施有机肥2000~3500千克,混过磷酸钙15千克,均匀地撒到地面上。深翻地20~25厘米,整平耙细,做平畦宽1.2米、长10米、起20厘米高小垄。

蒲公英播种前,应先翻地作畦,在畦浅沟,沟12厘米,沟宽10厘米,然后将种子播在沟,播种后覆土,土厚0.3~0.5厘米。播种时要求土壤湿润,如土壤干旱,在播种前两天浇透水。春播最好进地膜覆盖,夏播雨水充足,可不覆盖。

播种繁殖

蒲公英繁殖采用种子繁殖种子休眠期,成熟采收后的种子,从春到秋可随时播种。据场需求,冬季也可在温室播种,地直播采用条播,在畦面上25~30厘米浅横沟,播幅约10厘米,种子播下后覆土1 厘米,然后稍加镇压。播种量每亩0.5~0.75千克。平畦撒播,亩用种1.5~2.0千克。品质优良的蒲公英良种每亩的播种量仅为25~50克。播种后盖草保温,出苗时揭去盖草,约6天可以出苗。

为提早出苗可采用温水烫种催处理,即将种子置于50~55℃温水中,搅动至水凉后,再浸泡8小时,捞出种子包于湿,放在25℃左右的地,上面用湿布盖好,每天早晚用温水浇1次,约3~4天种子萌动即可播种。成熟的蒲公英种子没有休眠期,当温在在15℃以上时即可将种子播在湿土壤中。过90个小时左右即可发种子土壤温度15℃左右时发较快,在25~30℃以上时,发慢,所以从初春到盛夏都可进播种。

据试验结果得知:5月未采收种子后立即播种,从播种至出苗需10~12天;延至夏季7~8月份播种,则从播种到出苗需15天。播种量一般每平米为3~4克左右,可保苗700~1000株。

田间管理

  1. 蒲公英播种当年的田间管理: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如果出苗前土壤干旱,可在播种畦的畦面先稀疏盖一些麦秸或茅草;然后轻浇水,待苗出齐后用杈子扒去盖草;出苗后应适当控制水分,使幼苗茁壮生长,防止徒长和倒伏;在叶片迅速生长期,要保持田间湿润,以促进叶片旺盛生长;冬前浇1次透水,然后覆盖马粪或麦秸等,利于越冬。
  2. 中耕除草:当蒲公英出苗10天左右可进第1次中耕除草,以后每10天左右中耕除草1次,直到封垄为止;做到田间无杂草。封垄后可人工拔草。
  3. 间苗、定苗:结中耕除草进间苗定苗。出苗10天左右进间苗,株3~5厘米,20~30天即可进定苗,株8~10厘米,撒播者株5厘米即可。
  4. 肥水管理:蒲公英抗病抗虫能力很强,一般不需进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的重点要是肥和水。蒲公英虽然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但是它还是喜欢肥沃、湿润、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所以在种植蒲公英时,每667平米施2000~3500千克农家肥作底肥,每67平米还须施17~20千克硝铵作种肥。播种后,如果土表没有覆盖,就应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保全苗。出苗后,也要始终保持土壤有适当的水分。
  5. 生长期间追1~2次肥。并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保全苗及出苗后生长所需。播种当年的幼嫩植株可以不采,等到第2年才始采收,此时植株品质好,产量高。秋播者入冬后,在畦面上每亩撒施有机肥2500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既起到施肥作用,又可以保护根系安全越冬。翌春返青后可结浇水施用化肥(亩施尿素10~15千克、过磷酸钙8千克)。为提早上市,早春可采用小拱棚覆盖。秋末冬初,应浇1次透水,然后在畦面覆盖马粪或麦秸等,以利株越冬和翌年春季较早萌发新株。
  6. 采收:蒲公英可在幼苗期分批采摘外层大供食,或用刀割取以外的叶片食用。每隔15~20天割1次。也可一次性割取整株上市。一般每亩地每次收割可产700~800千克。

采收时可用钩刀或小刀挑挖,沿地表1~1.5厘米处平下刀,保留地下部,以长新。先挑大株收,留下中、小株继续生长;也可像东北地区的一些地掰收芹菜那样采收,但叶片是分的,不成束。单位面积产量:栽培,平均每平米产0.8~1.0千克;大棚栽培,平均每平米产1.2~1.7千克;温室栽培,平均每平米产1.5~2.4千克。

采收

蒲公英的采收可分批采摘外层大供食,或用镰刀割取以外的叶片食用,每隔30天割1次。采收时可用镰刀或小刀挑割,沿地表1~2厘米处平下刀,保留地下部,以长新。先挑大株收,留下中、小株继续生长。也可一次性整株割取上市,一般每亩地每次可收割2000~2500公斤。蒲公英整株割取后,部受损流出白浆,10天不宜浇水,以防烂蒲公英作中药材用时可在晚秋时采挖带的全草,去泥晒干以备药用。

病虫防治

  1. 蒲公英斑病面初生针尖大小褪绿色至浅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或不规则状,中灰色褐色,边缘有褐色线隆起,直径3~8毫米,个病斑20毫米。
  2. 斑枯病:初于下部叶片上出现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黑褐或近至不规则斑,大小5~10毫米,外部有一不明显黄色晕圈。后期病斑边缘呈黑褐色。
  3. 锈病要危害叶片。初在叶片上现浅黄色小斑点,对应处也生出小褪绿斑。后产生稍隆起的疱状物,疱状物破裂后,出大量黄褐色粉状物,叶片上病斑多时,叶缘上卷。上述三种病害的防治是:注意田间卫生,结采摘收集病残体携出田外烧毁;清沟排水,避免偏施氮肥,适时喷施植宝素等,使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抵抗力;发病初期始喷洒42%福星乳油8000倍液,或20.67%万兴乳油2000~30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1500倍液,每10~15天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4. 枯萎病:初发病时色变浅发黄,萎蔫下垂,基部也变成浅褐色。横剖基部可见维管束变为褐色,向上扩展条的维管束也逐渐变成淡褐色,向下扩展致部外皮坏死或变黑腐烂。有的基部裂湿度大时产生白霉。

防治是: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加强田间管理,与其他作物轮作;选种适宜本地的抗病品种;选择宜排水的沙性土壤栽种;理灌溉,尽量避免田间过湿或雨后积水;发病初期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600倍液、或50%琥肥酸铜可湿性粉40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悬浮400倍液灌,每株用药液0.4~0.5升,视病情连续灌2-3次。

主要价值

观赏

蒲公英期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它被赋予了较高的观赏价值。

食用价值

食用

⑴腌蒲公英蕾,常吃具有提的功效。

蒲公英可以吃,也可以用来替代咖啡

蒲公英可以做

蒲公英子可生吃,其苦味与味道强烈的油和相混时会产生一种不错的味道。

蒲公英不仅可以生吃,也可烹食。蒲公英肉丝具有补中益解毒的功效。

⑹用沸水焯蒲公英1~2分钟,然后再烹饪可减少一些苦味。

药用价值

性味苦甘,

  1. 《唐本草》:味甘,平,无毒
  2. 李杲:微苦,
  3. 《本草述》:甘,平微
  4. 广州部队《常用草药手册》:苦甘,

归经

  1. 李杲:足少阴
  2. 《本草衍义补遗》:入阳明、太阴

功能治:清热解毒利尿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体炎,急性气管炎,胃炎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1. 《唐本草》:妇人乳痈肿。
  2. 《本草图》:疮,又治恶刺及狐尿刺。
  3. 《本草衍义补遗》:化热毒,消恶肿结核,解食毒,
  4. 《滇南本草》:诸疮肿毒,疥癞癣疮;祛,消诸疮毒瘰疬结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闭,利膀胱
  5. 《纲》:乌须发,壮筋
  6. 医林纂要》:补脾,泻,通乳汁,治噎
  7. 《纲拾遗》:疗一切毒虫蛇伤。
  8. 《随息居饮食谱》:清,利嗽化痰结消,养阴凉血,舒筋固齿,通乳益
  9. 《岭南采药录》:脆存性,送服,疗脘痛。
  10. 山东中药》:为解毒、消炎、清热药。治黄疸目赤,小便不利,大便秘结。
  11. 广州部队《常用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凉血利尿,催乳。治疔疮,皮肤溃疡,眼疾肿痛,消化不良便秘,蛇虫咬伤,尿路感染。
  12. 上海常用草药》:清热解毒利尿,缓泻。治感冒发热,扁体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气管爽,流火,淋巴腺炎,赤眼,胃炎炎,骨髓炎。

用法用量:服:汤,0.3~1两(大2两);捣汁或入。外用:捣

忌:阳虚外寒胃虚弱者忌用。

  1. 用量过大:常规用量服后,偶见有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部不适及轻度泄泻。大量(30g/kg)灌服3天,可见实验兔子细胞及小管上皮细胞轻度浊肿,小管变窄,其它无明显改变。小和兔亚急性毒性试验,尿中可出现少量管型,小管上皮细胞浊肿。
  2. 过敏反应:服用蒲公英蒲公英后,个人会出现荨麻疹、全身瘙痒等过敏反应。蒲公英注射滴注后,亦偶有寒战面色苍白、青紫或精神症状
  3. 药不对要是热不分,不加辨证而滥用蒲公英治疗各种感染。临床上所见的感染多数为热,用蒲公英一般不会有不良反应。但少数感染属于阴寒证,无热象,病程多较长,病人体质虚弱。笔者普见有人用大蒲公英治疗阴寒证,结果病人出现食欲减退、倦怠、疲乏、出虚汗面色苍白。感染灶并无好转之象。将蒲公英清热解毒的作用简单地看成能抗菌消炎而加以滥用,会产生不良反应。

各家论述

  1. 《本草疏》:蒲公英昧甘平,其性无毒。当是入,解热凉血之要药。乳痈肝经妇人后,肝经事,故妇人乳痈肿乳毒,并宜生暖之良。
  2. 《本草述》:蒲公英,甘而微余苦,是甘平而兼有微者也。希雍有曰:甘平之点朗。'昧此一语,则知其入而兼入矣,不然,安能凉血、乌须发,以于冲任之脏乎?即是思之,则东垣所谓必用者,尤当推而广之,不当止以前所治尽之也。
  3. 《本草新编》:蒲公英,至贱而有大功,借世人不知用之。阳明之,每至燎原,用白虎汤以泻,未免太伤胃气。盖中之盛,由于中士衰也,泻而土愈衰矣。故用自虎汤以泻,乃一时之极宜,而不可恃之为久也。蒲公英亦泻之药,但其甚平,既能泻,又不损土,可以长服久服而无碍。凡系阳明之起者,俱可大服之,退而胃气自生。但其泻之力甚微,必须多用,一两,少亦五、六钱,始可。或问,蒲公英,止泻阳明之,不识各,亦可尽消之乎?曰,之最烈者,无过阳明之焰,阳明之降,而各无不尽消。蒲公英虽非各之药,而各,见蒲公英而尽伏,即谓蒲公英能消各,亦无不可也。或问,蒲公英金银,同是消化疡之物,二物毕竟孰胜?夫蒲公英止入阳明、太阴,而金银则无不入,蒲公英不可与金银同于功用也。然金银蒲公英而其功更大。
  4. 医林纂要》:蒲公英点能化热毒,解食毒,消肿核,疗乳痈,皆泻安上之功。通乳汁,以用也。固齿,去阳阴热也。人言一,高许,下大如拳,旁有人拱抱,捣汁和,治噎隔效。吾所见皆一,亦鲜高及者,然以治噎
  5. 《本草求真》:蒲公英,入阳明厥阴凉血解热,故乳痈乳岩为首重焉。缘乳头属,乳房属乳痈乳岩,多因热盛滞,用此直入二,外肿臻效,消须同夏枯、贝母、连翘、自英等药同治。
  6. 《本草正义》:蒲公英,其性清凉,治一切疗疮、疡、红肿热毒,可服可,颇有应验,而治乳痈乳疗,红肿坚块,尤为捷效。鲜者捣汁温服,干者服,一味亦可治之,而中必不可缺此。
  7. 《本草图》:疮,又治恶刺及狐尿刺。
  8. 《本草衍义补遗》:化热毒,消恶肿结核,解食毒,
  9. 《滇南本草》:诸疮肿毒,疥癞癣疮;祛,消诸疮毒瘰疬结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闭,利膀胱
  10. 《本草新编》:蒲公英,味苦,平。入阳明、太阴。溃坚肿,消结核,解食毒,

  1. 乳痈蒲公英(洗净细锉),忍冬藤浓汤,入少之,服罢,随手欲睡,是其功也。(《本草衍义补遗》)
  2. 急性乳腺炎蒲公英二两,香附一两。每日一服二次。(蒙古《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3. 治产后不自乳儿,蓄积乳汁,结作蒲公英肿上,日三、四度易之。(《师集验》)
  4. 治瘰疬结核,痰核绕项而生:蒲公英三钱,香附一钱,羊蹄一钱五分,山茨菇一钱,大蓟二钱,虎掌草二钱,小一箭二钱,小九古牛一钱。水,点水服。(《滇南本草》)
  5. 毒:蒲公英捣烂覆之,更捣汁,和服,取汗。(《纲》)
  6. 治急性结膜炎蒲公英金银。将两药分,制成两种滴眼水。每日滴眼三至四次,每次二至三滴。(《全展选编·五官》)
  7. 治急性化脓性感染:蒲公英乳香没药甘草服。(《中医杂志》(11):31,1965)
  8. 治多年恶疮及蛇螫肿毒:蒲公英捣烂,贴。(《救急》)
  9. 炎:蒲公英六钱,茵陈蒿四钱,柴胡、生山栀、郁金茯苓各三钱。服。或用干天名精各一两,服。
  10. 胆囊炎:蒲公英一两。服。
  11. 慢性胃炎溃疡蒲公英地榆等分,研末,每服二钱,一日三次,生姜汤送服。(⑨以下出《南京地区常用草药》)
  12. 弱、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胀痛:蒲公英一两(研细粉),橘皮六钱(研细粉),砂仁三钱(研细粉)。混共研,每服二至三分,一日数回,食后水送服。(《现代实用中药》)
  13. 用于烧伤并感染:以鲜蒲公英捣烂,加入少许75%患处。(《中西医结杂志》1987;(5):301)
  14. 治疗痛:蒲公英20~30g,丹参25~30g,白芍15~30g,甘草10~30g,日1服,1个月为1疗程。(《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2):33)
  15. 治疗急性道感染:蒲公英30g,柴胡10g,郁金12g,川楝6g,刺针草30g。水服。(《新编常用草药手册》第33页)
  16. 治疗腮腺炎:以鲜蒲公英30g捣碎,加入1个鸡蛋清中搅匀,加冰糖适量,捣成糊状,外患处。日换药1次。(《中药现代临床应用手册》1993;12)
  17. 治急性热病上呼吸道感染、扁体炎等:蒲公英大青金银各12g,水服。
  18. 乳腺炎阑尾炎、疮疖疗肿:蒲公英金银连翘各15g,山甲、当归赤芍各10g,水服,或单用其鲜品捣烂局部外
  19. 目赤红肿:蒲公英30g,黄芩10g,水,熏洗患眼。
  20. 治尿路感染:蒲公英30g,萆薢蒲黄木通车前子各10g,水服。

临床应用

⑴单味新鲜者,捣碎,取汁直接于痛处,治肺癌起的疼痛。

⑵单味新鲜者,捣碎,加鸡蛋清(少加白糖)调糊,外,治腮腺炎。

⑶单味捣烂取汁,高温消毒后点眼,治砂眼痒痛。

蒲公英图片民族用药

藏药哇库尔那保:全草治培木保病,瘟病时疫,病,赤巴病《中国藏药》。克什:全草治溃疡,高烧,肠胃炎胆囊炎《青藏药鉴》。

蒙药巴嘎巴盖-其其格:治乳痈瘟疫淋巴结炎,黄疸口苦渴,发烧,胃热,不思饮食,“宝日”病,食物中毒,陈热《蒙植药志》。

苗药Reib wud mangb弯务骂,Vob eb wel窝欧吾,Uab berx ferx蛙本反:全草治乳腺炎,治疥疮《苗医药》。Vob heeb wek fieex窝灰窝非:全草乳腺炎疥疮《苗药集》。

彝药全草治食积不化,腹胀胸满,肠痈疡,湿热疔疮肿毒,热淋涩痛,久婚不孕《哀牢》。

傈僳药阿纳拉切白: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疖毒疮肿,急性腺炎,急性气管炎,肾炎胆囊炎,尿路感染,各种结核《滇药录》。阿拿拉百:全株治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腺炎,腮腺炎,急性乳腺炎急性阑尾炎,尿路感染,炎,目赤肿痛,乳汁不通;外用于疮毒蛇咬伤《滇省志》。

傣药梗囡(德傣):治小儿黄瘦,老人体弱《滇药录》。蒲公英(德傣):治黄水疮《德傣药》。

土家药肥猪草:全草治火眼,奶肺火,疮疖肿毒《土家药》。

养价值

蒲公英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及钾,也含有、钙、维生素B2、维生素B1、镁、维生素B6、叶酸及铜。具体的元素含量要是水分,每60克生蒲公英含水分86%,蛋白质1.6克,碳水化物5.3克,热量约有108.8千焦。

蒲公英-原植物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养成分。性味甘,微苦,。归。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等功效。治热毒肿、疮疡内痈目赤肿痛、湿热黄疸小便淋沥涩痛、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牙痛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体炎,急性气管炎,胃炎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等。蒲公英可生吃、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美容价值

蒲公英具有祛斑美白、清透皮肤的功效,可用作面膜。使用蒲公英制作的面膜和汤,可以通过服和外用的式来达到美容效果。以下是制作和使用法:

通过这种式,蒲公英的美容功效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帮助改善肤色,使皮肤变得更加清透。

植物文化

传说一

蒲公英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十六岁的大姑娘患了乳痈,乳房又红又肿,疼痛难忍。但她羞于,只好强忍着。这事被她母亲知道了。封建社会,从未听说过大姑娘会患乳痈,以为女儿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姑娘见母亲怀疑自己的贞,又羞又,更无脸见人,便横下一条,在夜晚偷偷逃出家园投河自尽。事有凑巧,当时河边有一渔船,上有一个蒲姓老公和女儿小英正在月光下撒网捕。他们救起了姑娘,问清了投河的由。第二天,小英照父亲的指点,从山上挖了一种小草,洗净后捣烂成泥,在姑娘的乳痈上,不几天就霍然而愈。以后,姑娘将这草带回家园栽种。为了纪念渔家父女,便叫这种野草为蒲公英

传说二

据说“谁能找到紫色蒲公英谁就能得到完美的爱情。”

有一位大户人家的小女儿叫朝阳,深得双亲的宠爱。可朝阳到了十七八岁时,还没有找到仪的郎君,而父母也不舍得爱的女儿离他们,所以对此事也并没有怎么放里。

有一天朝阳带着贴身丫环在街上玩耍,她看到了一个挑着草药的英俊小伙子。采药的英俊小伙子也注意到了美丽的朝阳,但是他们只能相视一笑,因为那时的传统观念是男女授受不亲,当小伙子的身影消失在人流后,她的芳也已被带走。

此后。朝阳时常向下人们打听那个采药郎的情况,她得知自己仪的郎君叫蒲公,他曾饱读诗书,识渊博,但是后来因其父母早逝,落得家境贫,所以才以采药为生,而蒲公也时常想起朝阳,可他想到自己家境贫,而生自卑。

终于,有一天朝阳对父母说此事,但却遭到了父母强烈的反对。

父母没有倔强过女儿,便勉强答应了。他们成亲后,由于父母和亲人对蒲公还是有很多的不满与歧视,朝阳和蒲公商量后做出了一个甘情愿的决定——浪迹天涯。

朝阳和蒲公后来浪迹到一个景秀丽的小山村,在瓦窑的前边的小溪边长着很多的蓝色的野,他们决定就在此居住,瓦窑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他们却生活的很幸福,并且朝阳还生下了一个女儿,在朝阳生女儿的那天,小溪边的蓝色得出奇的鲜艳,朝阳因此为女儿取乳为——兰若。

然而由于局势荡乱,没过多久,蒲公被迫着去参军打仗了,这一去就是十八年!

十八年后一天,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像一阵春传入了朝阳的中,蒲公回来了!并且因战功卓著,已做了大将军,朝阳听后无比的激动、喜悦这个她盼望了十八年的消息使她太过于激动,加上朝阳的相思成疾,她晕倒了。

朝阳在弥留之际,带着无限依恋的眼对蒲公说:“好好照顾兰若,还记得山上遍地的野吗?带着它们去前线吧,它们不但能吃,还能疗伤,当你们想我的时候它们就会随飘扬在你们身边!”。说完后朝阳就化作成无数的白色朵飘扬在天空。后来蒲公带着兰若和很多的野了瓦窑,蒲公军作战数万里,沿途他都会拿那些野出来让它们随飘落在大地,从此满山遍野随处都可以看见那美丽而自强的野

蒲公英语:有着充满朝黄色朵,语是“无法停留的爱”。

蒲公英:呈淡紫色蒲公英语是‘传说的紫色,属性暗。传说谁能找到紫色蒲公英,谁就能得到完美的爱情。请注意:事实上蒲公英没有紫色的,所谓“紫色蒲公英”是指大蓟

蒲公英朵蕴含着丰富的蜜,因此每当,蜜蜂会蜂拥而至。所以它的语是“诱惑”。

蒲公英:冠以箭之蒲公英语是“瞄准弹珠”,属性

植物研究

成分

蒲公英蒲公英全草含蒲公英甾醇、碱、菊糖、果等。

中含蒲公英醇、蒲公英赛醇、ψ-葡公英甾醇、蒲公英甾醇、β-香树脂醇、豆甾醇、β-谷甾醇、碱、有机酸、果糖、蔗糖、葡萄糖、葡萄糖甙以及树脂、橡等。黄素、蝴蝶黄素、绿醌、维生素C(50~70毫克/100克)和维生素D(5~9毫克/100克)。

中含山金车二醇、黄素和毛莨黄素。花粉中含β-谷甾醇、5z-豆甾-7-烯-3β-醇、叶酸维生素C。绿色花萼中含绿醌。中含β-谷甾醇和β-香树脂醇。又该品含考迈斯托醇、核黄素1.43微克/克和胡萝卜素7.7~8.8毫克%。

药理作用

⑴抗菌作用:该品注射液试管金黄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肺炎双球菌、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及卡他球菌也有一定杀菌作用。本品醇提液1 :400能抑制结核菌,但1 :100无效。其1 :80的水能延缓 ECHO11病毒细胞病变,醇提物(31mg/kg)能杀死钩端螺旋体,对某些真菌亦有抑制作用。对幽门弯杆菌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⑵通乳:该品有疏通乳管之阻塞,促进泌乳的作用。

⑶抗肿作用:药用蒲公英中提取的多糖(Tof一CFr),以40、2、600mg/kg ip 给于接种MM46肿细胞的C3H小,前期给药未见作用,但11~20天和2~20天的后期隔日给药则有效。对肿细胞的迟延型过敏反应(T一DHR),在ddy一Ehrlich(同种肿)系和C3H一MM46(同系肿)系中,Tof一CFr后期给药其足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上升。在ADMC系中,Tof一CFr与已知能活化巨噬细胞的糖原相比,具有更强的激活能力。

⑷利作用:国外研究,该品有利作用,临床上治疗慢性胆囊痉挛及结石症有效。此外本品尚有利尿,轻泻等作用。

⑴该品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表面角质纹理明显或稀疏可见。上下表皮均有非腺毛,3~9细胞,直径17~34μm,端细胞甚长,皱缩呈鞭状或落。下表皮气孔较多,不定式或不等式,副卫细胞3~6个,肉细胞含细小草酸钙结晶。叶脉旁可见乳汁管

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棕色皮部宽广,乳管群断续排列成数轮。成层成环。木质部较小,射线不明显;导管较大,列。

⑵取该品粉末1g,加5%甲酸的甲醇溶液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滤过,滤液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10ml,并乙酸乙酯液,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咖啡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6μl,分点于同一硅G薄层上,以乙酸丁酯-甲酸-水(7:2.5:2.5)的上层溶液为展,展,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色的荧光斑点。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包皮龟头炎

下一篇 避孕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