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心律失常

律失常(arrhythmia)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律异常。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其他心血管病伴发。其预后与律失常的病因、诱因、演变趋势、是否导致严重流动力障碍有,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致其衰竭。1、心脏起搏传导系统......
目录

病理生理

1、心脏起搏传导系统

大部分由普通纤维组成,小部分为特殊分化纤维,后者组成心脏的起搏传导系统。心脏的起搏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及其分支以及浦肯野纤维网。窦房结房室结间有前、中、后三条结间束连接。结间束终末连接房室结的部分,与房室结房室束称房室交界区。之间有纤维环,房兴奋不能传至室,房室结房室束为正常房室间传导的唯一通路。如果心脏起搏系统或传导部位出现病变,就会起相应的律失常。

2、的电生理特性

细胞有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前三者和律失常系密切。

心律失常(1)自律性:部分细胞能有规律地反复自动除极,导致整个心脏的电-机械活动,这种性能称为自律性。窦房结、结间束、房室交接处、束支和浦顷野纤维网均有自律性,而房室结的房-结区和结区以及则无自律性。正常心脏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如果其他起搏点的自律性超过窦房结,就会起相应的异位律,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性动过速、房颤动等。

(2)兴奋性(即应激性):细胞受部或外来适当强度刺激时,能进除极和复极,产生动作电位,这种性能称为兴奋性或应激性。刺激必须强于阈值才能起动作电位的提示细胞兴奋性低下,弱于阈值的刺激即能起动作电位的提示细胞兴奋性增高。

(3)传导性:细胞有将冲动传布到邻近细胞的性能,称为传导性。房室结细胞除极速度慢、振幅低,结纤维走向与结构不一致,因而冲动传导缓慢。房室结发生病变起严重传导功能不全时会导致严重的动过缓。

诱因病因

律失常的原因分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两大类:

生理性因素

心律失常某些生理因素如紧张、焦虑或饮用浓咖啡性饮料等,常是快速向律失常的诱发因素。运动员或长期体力劳动者常伴有明显的窦性动过缓。夜间睡眠或其他迷走神经高张力状态可发生窦性动过缓或停搏、一度或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病理性因素

心血管疾病:器质性心脏起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时产生律失常的重要原因病理基质。、损伤或坏死,急性或慢性炎症,原发或继发性室肥厚、扩张,急性或慢性心包疾病,均可起各类型的律失常。急性、重症炎、充衰或源性休克等易发生严重室性律失常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导致心脏骤停或源性猝死

外疾病:

1.环系统之外的各系统疾病:均可律失常,如慢性阻塞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急性管病、重症腺炎、严重道感染、妊娠压综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律失常的原因为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对的损伤,免疫复物沉积的毒性作用,继发性起的电生理不稳定,流动力异常起的心脏扩大等。

2.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各种原因电解质异常,尤其是高钾和低钾血症或酸、碱中毒均可导致细胞电生理异常而发生各种律失常。

3.理化因素和中毒:物理因素如电击伤、化毒物、农药或动植物毒物中毒均可律失常,严重者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如电击室颤动或心脏骤停。

4.医源性因素:多与诊疗性操作和药物治疗右冠。心血管介入诊疗过程中,因导管心脏的直接刺激或冠状动脉注入对比起一过性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室颤动。急性梗死再灌注治疗可发生再灌注律失常。律失常药物具有致律失常作用。作用于心血管受体的药物可动过速或动过缓,洋地黄药物过量常诱发室性律失常。杀虫、抗肿药物,某些抗生素等均可律失常。

律失常发作时的电图记录是确诊律失常的重要依据。应包括较长的Ⅱ或V1导联记录,据发作时的电图特点判断律失常的性质。发作间歇期体检应着重于有无压、冠病、瓣膜病、肌病炎等器质性心脏病的据。常规电图、超声动图、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放射性核素显影、心血管造影等无创和有创性检查有助于确诊或排除器质性心脏病。

发病机制

1.冲动成异常

①正常律点自律性异常

②异位律点

③触发激动

2.冲动传导异常

①传导途径异常

② 传导延迟或阻滞

③折返激动

疾病分类

律失常其发生原理分为冲动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两大类。

冲动成异常

(1)窦性律失常:

窦性动过速;

窦性动过缓;

窦性律不齐;

窦性停搏

(2)异位律:

被动性异位律:① 逸搏(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② 逸搏律(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

动性异位律:① 期前收缩(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② 阵发性动过速(房性、房室交界区性、房室折返性、室性);③ 扑动、颤动(房、室)。

冲动传导异常

(1)生理性干扰及房室分离

(2)病理性:① 窦房传导阻滞;② 传导阻滞;③ 房室传导阻滞;④ 束支或分支阻滞(左、右束支及左束支分支传导阻滞)或室阻滞。

(3)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征。

律失常发生时率的快慢,可将其分为快速性律失常与缓慢性律失常两大类。

临床诊断

律失常的诊断应依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电生理检查。

1.病史:病史应涉及律失常相症状及发作的特点,如发作式、频度、持续时间、终止式以及对流动力的影响,如是否伴有重要器官不足、诱发或加重功能不全等。详细了解可能与律失常病因或诱因有的资料,如既往有无心脏病、有无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2.体格检查:系统检查的基础上对心脏重点检查,注意律改变、音强度、有无杂音及附加音、搏的系、压高低等。

3.电生理检查:电生理检查是诊断律失常的重要手段,要包括常规电图、动态电图、食管电生理检查、腔电生理检查。电图检查适律失常发作期的诊断。电生理检查可动诱发律失常,以协助诊断并能明确其发病机制和起源部位。检查中加用药物诱发或抑制试验,对指导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疾病治疗

病因治疗

病因治疗包括纠正心脏病理改变、调整异常病理生理功能(如冠动脉狭窄、功能不全等),以及去除导致律失常发作的其它诱因(如电解质失调、药物不良副作用等)。

药物治疗

前临床应用的律失常药物细胞动作电位的作用分为四大类。

(1)第一类称钠通道阻滞,有膜稳定作用,能阻滞钠通道,代表药物有奎尼丁利多卡因普罗帕酮等。

(2)第二类为β受体阻滞,其作用为β-受体阻断作用。这类药物有: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

(3)第三类为钾通道阻滞,指延长动作电位间期药物。其药物有:胺碘酮、伊布利特等。

(4)第四类系钙通道阻滞要通过阻断钙离子流而对慢反应电活动超抑制作用。其药物有: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

非药物治疗

包括机械法兴奋迷走神经心脏起搏器、电复律、电除颤、导管消融以及外科手术治疗。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法有压迫眼球、按摩动脉窦、Valsava动作等。电除颤和电复律疗效迅速、可靠而安全,是快速终止上述快速律失常的要治疗法,但并无预防发作的作用。心脏起搏器多用于治疗严重缓慢的律失常,以低能量电流预定频率有规律地刺激房或室,维持心脏活动频率和律。

前针对大多数快速律失常如房室折返型动过速(预激综征)、房室结折返型动过速、房扑动、房性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动过速、房颤动(房颤)等律失常,可以采用导管消融的法实现治愈的标,由于疗效肯定,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已成为上述快速律失常治疗的首选措施。对于恶性律失常如液动力不稳定的室速、室扑、室颤或心脏骤停幸存者,消融不成功或律失常发作有生命危险时,应当植入心脏埋藏式除颤器(ICD)预防猝死

疾病预后

律失常的预后与律失常的病因、诱因、演变趋势是否导致严重流动力障碍有

疾病预防

完全预防律失常发生有时非常困难,但可以采取适当措施,减少发生率。律失常常见诱因包括:吸烟、酗、过劳、紧张、激动、暴饮暴食,消化不良,感冒发烧,摄入盐过多,钾、镁低等。很多律失常发患者往往精神高度紧张、焦虑、忧郁,严重注,频频求医,迫切要求用药控制律失常。而完全忽略病因、诱因的防治。应当让患者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精神放松,不过度紧张。养成时作息的习惯,保睡眠。不勉强运动或运动过量,不做剧烈及竞赛性活动。养成时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饮食要定时定量。制性生活,不饮浓不吸烟。避免着凉,预防感冒。不从事紧张工作。

采取理用药。医生要求服药,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有些律失常药有时能导致律失常,所以,应尽量少用药,做到理配伍。因为律失常药可影响电解质及脏器功能。用药后应定期复诊及观察用药效果、观察药物副作用和调整用药量。

疾病护理

病人在律失常发作可以心悸胸闷头晕症状,应保病人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饮食给予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避免饱餐及摄入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等。应用律失常药物时,密切观察药物的效果及不良反应,防止毒副反应的发生。教会病人及家属测量搏的法,律失常发作时的应对措施及复苏术,以便于自我监测病情和自救。对安置心脏起搏器病人,讲解自我监测与家护理法。定期复查电图和随访,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黄花木

下一篇 夜间哮喘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