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脱屑性间质肺炎

屑性间质肺炎(desquamative interstitial pneumonia,DIP)是较少见的一种特发性弥漫性间质性肺炎。有长期吸烟史等多种原因,患者积极戒烟、治疗有助于恢复。病因不明,是异物性反应还是自身免疫现象或感染后遗症,尚不清楚。因曾查到过类湿因子,抗核抗体及红斑狼疮细胞,故一度曾认为是一种结缔组织病。亦有人认为与性蛋白质沉积症有。还有人报道继发于呼吸道病毒及支原体感染......
目录

病因

病因不明,是异物性反应还是自身免疫现象或感染后遗症,尚不清楚。因曾查到过类湿因子,抗核抗体及红斑狼疮细胞,故一度曾认为是一种结缔组织病。亦有人认为与性蛋白质沉积症有。还有人报道继发于呼吸道病毒及支原体感染之后,或无任何明显诱因。有报道发生于炎症性肠病用Sulfesalazine治疗的小儿。

屑性间质性肺炎属间质性肺炎组织特点如下:

上皮细胞(要为Ⅱ型细胞)大量增生并落到

蓄积有巨噬细胞,并有PAS染色阳性、抗淀粉酶的细胞浆颗粒游离于腔;

间质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及嗜酸细胞浸润;

壁由于水肿、充及细胞浸润而显著增厚。在Ⅱ型细胞及落细胞有嗜酸性核包涵体是由于退性变起,乃由磷质组成。并无壁坏死及无透明膜成。偶见巨噬细胞融成多核细胞,因此与巨细胞十分相似,故有人认为本病是巨细胞间质性肺炎之初期,本症纤维化不著明,但有观察本症数年后可演变为弥漫性纤维化,甚至演变成病者。

症状

本病可分原发性与继发性二类。原发者发病较急,继发者续发于其他疾病之后。症状颇似弥漫性纤维化,发病多隐袭,但也可突然起病。要表现为呼吸加快、进呼吸困难率增速、紫绀干咳体重减轻无力食欲减退发热多不超过38℃。严重者发生力衰竭,可于吃奶后突然死亡。查体有时可见杵状指部体征不明显,有时两下可听到细湿罗音。X线胸显示两下毛玻璃样或网状、状阴影,可有边缘不清之模糊三 角阴影,从门沿缘向底及周缘放。有时可见肿大气胸胸腔积液并症。远期可并发病。末梢嗜酸细胞可见增高。

X线表现,两有对称性磨玻璃模糊阴影,在底部最显著。亦有呈三角模糊阴影,从门向两侧底伸展,有时并发自发性气胸胸水

肉眼观呈灰黄色、坚实、无。镜检,最显著的特征是有大量屑颗粒状细胞,大小不等,直径7~8μm;有些细胞呈纺锤状,多核。胞可含极少的空。无碳末。胞浆含多量PAS染色阳性、抗淀粉酶颗粒。常有不含的色素颗粒。脂类染色阳性。电子显微镜检查,屑细胞多数为巨噬细胞,上皮细胞及屑细胞见核分裂上皮细胞增生或肥大。无透明膜成。有不等量的间质纤维化及网蛋白纤维成。有时显示粘液的性质。间质纤维增生,脏变僵硬。常见间隔、隔及胸膜水肿纤维化。塞不常见。在病变严重的区,常有塞性动脉膜炎。有局灶淋巴细胞聚集,其中有生发中

检查 

常规检查红细胞,血红蛋白多增高,沉正常,功能检查DIP患者,功能呈现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DLCO降低,轻至中度低氧血症,P(A-aDO2)增大,早期PaCO2降低。

X线胸有特征性变化,约75%的病人具有十分相似的部阴影,要表现为一个三角阴影,自门沿心脏向两基底伸展,三角的底在侧面,尖在角处,阴影模糊呈磨玻璃状,自门向下放射的纹理明显增粗,为扩张的管影,阴影在缘部增浓,外围变浅和减少,这种典型阴影有时可持续4~6年不变,有的则在数月发生变化或逐渐吸收,25%的病人可表现为弥漫性模糊的斑点状肺阴影,或除了有基底三角阴影外,同时还有自门向上野呈放射性线条状和点状模糊阴影,总观野,呈现一种“脏”(dirty -lung)面貌,HRCT上有50%~70%呈磨玻璃表现,也可有灶性,状阴影,要病变分布在下和中野,50%~60%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但远比IPF为轻,也很少有蜂窝,部分病例出现胸膜,易并发自发性气胸气管灌洗液中以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浆细胞为的炎性改变。

诊断鉴别

诊断

从临床症状,X线表现只能作出拟诊,气管镜或胸作活检,可以确定诊断,Ashen等(1984)所提出的病理诊断标准如下:

可见含PAS染色阳性颗粒的巨噬细胞大量聚集。

Ⅱ型上皮细胞肿胀及增生。

③间质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细胞浸润,并有轻度间质纤维化。

诊断

特发性纤维化(病理上称为常型间质性肺炎),呼吸性细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病,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急性间质性肺炎,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和隐源性机化肺炎

DIP在组织病理上不同于常性间质性肺炎,前者倾向于表现为弥漫性和均匀性,可有因纤维组织造成间隔,轻到中度增宽,伴中度的淋巴细胞,浆细胞以及偶为嗜酸性细胞间质浸润。壁排列有肿胀的 立细胞。最显著的特征为大多数末梢有大量的巨噬细胞。可有蜂窝样变,但通常不像IUP中那样广泛和明显。某些专家认为区分DIP和UIP是 人为性的,因为两种组织类型常常发生在同一个中(可能代表同一病程的不同时期)。然而,UIP中DIP样反应通常很轻微,而且在DIP中未发现有类似的肺实质侵犯。

功能检查显示限制型改变伴DLCO降低,动脉显示低氧血症。胸部X线在多达20%病例可正常。如有异常时,其严重程度低于间质性纤维化。HRCT示斑状,胸膜下的毛玻璃样阴影。

并发症

部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并能诱发呼吸衰竭,甚至导致死亡,应当积极治疗,低氧血症是常见的,在无明显诱因时也可能存在,如PaO2<7.33kPa(55mmHg),应进氧疗,晚期衰竭时,功能不全治疗,反复发生气胸,可作胸膜粘连术。

预防

1、避风寒,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2、积极改善生活环境空质量。

3、戒烟,改变坏生活习惯。

治疗

(一)治疗(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本病可采用以下法治疗:①戒烟,有助于病变的恢复;②上腺糖皮质激素,前4周泼尼松0.5mg/(kg•d)服;之后改为0.25mg/(kg•d);③中药川芎嗪20~30mg/(kg•d)稀释后静滴,疗程2~3周,间歇后可重复;④对症治疗,如吸氧、止咳等治疗措施。

(二)预后

本病预后比IPF明显为好,系统治疗,有60%~70%肺病变会不同程度吸收,甚至痊愈。约70%的病人可存活10年以上。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衰老

下一篇 β-胡萝卜素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