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黄荆

黄荆 黄荆(拉丁:Vitex negundo Linn.,:五指),马鞭草科牡荆亚科植物。它分布于中国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四川日本等地。它是落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2~8米,树皮褐色掌状复叶对生或轮生,叶缘呈大锯齿状或羽状深裂,上面深绿色具细毛,下面灰白色,密被柔毛;花序生或腋生,先由聚伞花序集成期6-8月,果期9-10月。黄荆抗旱耐,多生长于山地阳坡及林缘。落......
目录

形态特征

荆条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2-8米,地径7-8厘米,树皮褐色,幼有四棱,老,灰白色,被柔毛;掌状复叶对生或轮生,小5或3,中间小最大且有明显短柄,两侧较小,长2-6厘米,叶缘呈大锯齿状或羽状深裂,上面深绿色具细毛,下面灰白色,密被柔毛。

花序生或腋生,先由聚伞花序集成花序,长10-25厘米,花冠紫色或淡紫色萼片宿存成果苞,核果,果径2-5毫米,黑褐色,外被宿萼。期6-8月,果期9-10月。

生长习性

荆条抗旱耐,多生长于山地阳坡及林缘,为中旱生灌丛的优势种。分布区候条件,以陕北延安为例,年平均温8.8-10℃。1月平均温零下9至零下 7℃,7月平均温22-24℃,极端最高温39.7℃,极端最低温-25.4℃,≥10℃积温2800-3500℃,无霜期150-190天,年平均降水量380-550毫米。荆条为阳性树种,喜光耐荫,在阳坡灌丛中多占优势,生长良好,更新亦佳,密林更新不良。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黄绵土,褐土,红黏土,石质土,石灰山地的钙质土以及山地棕壤上都能生长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江西湖南贵州四川日本也有分布。

繁殖栽培

多采用种子繁殖,10月份果实绿色变为灰黑色,即可采种,产种量400千克/公顷,采回的果穗摊于场院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物备用或干藏。

春季土壤解冻后,整地作床,施人堆肥15-22吨/公顷,打碎土块,耙平作成畦式低床,沟条播,25厘米,深3厘米,3月中旬播种,播种量52-75千克/公顷,覆土1-1.5厘米,播种1周后可见苗,遇天干旱时要及时浇水,松土,除草,秋后苗高可达50厘米左右,产苗量22.5-30万株/公顷。

植苗造林:秋季状整地,规格长×宽×深分为50×40×30厘米,来年春3月上旬栽植,水土保持防护林,株为0.5×1米或1×2米,踏实土壤

直播造林:秋季状整地,规格40×30×25厘米,次年3月上旬播种,每播15-20粒种子,如春季土壤,最好等雨后直播,覆土1.5-2厘米。成活稳定后间苗,每留苗1-2株健壮株,培育成林。

树种混交:荆条常是其他乔木树种的伴生树种,可与侧柏,油松,山杏,酸枣,子,黄蔷薇连翘等乔灌木带状或块状混交。

抚育管理:植苗造林后,5-6月进1次松土除草,发现苗木倾斜或扎的不实的,随时培土踏实土壤。直播造林,苗木出齐后,中耕除草,新造幼林连续抚育3年,并实防止人畜危害。2年后始平茬,一般隔年平茬1次,平茬时间宜在落以后或萌之前,苗茬与地面平齐,茬光滑不劈裂。最好可结中耕施1次追肥,荆条病虫害极少。一般不需进防治。

主要价值

生态价值

荆条适应性强,分布广泛,资源丰富,是绿化荒山,保持水土的优良乡土灌木

济价值

芳香,沁人油0.1-0.15%,油含有36种成分,氧化物较多,其中要有a-侧柏烯、a-松油烯、a-蒎烯、萜品烯等。可提取芳香油。种子含油率16.1%,可制肥皂及工业用油,皮含纤维可造纸和人造棉及编索;荆条条柔韧,不受虫蛀,可编成各种筐篮。放期长,是良好的蜜源植物

药用价值

可入药,具有清凉镇静作用,能治痢疾、流感、止咳化痰肠痛,及籽可驱蛲虫,治湿关节炎、慢性气管等病症。

薪柴价值

荆条干热值为19419千焦/千克,热值为20256千焦/千克,是原煤热值26744千焦/千克的72.6%和75.7%,是很好的燃料。

绿肥价值

荆条含有丰富的养,要成分与紫苜蓿接近,是很好的绿肥。

观赏价值

状奇特多姿,耐雕刻加工,是理想的盆景制作材料。荆条型美观,蔚蓝,香四溢,雅致宜人,也是优良的园绿化观赏树种。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