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葵
植物形态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2米、被粗毛。 叶通常掌状5-7深裂,直径6-15厘米, 裂片披针形至三角形,边缘具不规则锯齿,偶有浅裂似械叶状,基部心形,两面均疏被硬毛;叶柄长7-15厘米,疏被硬毛;托叶线形,长7-8毫米。花单生于叶腋间,花梗长2-3厘米,被倒硬毛;小苞片8-10,线形,长10-13毫米;花萼佛焰苞状,长2-3厘米,5裂,常早落;花黄色,内面基部暗紫色,直径7-12厘米;雄蕊柱长约2.5厘米,平滑无毛;花柱分枝5,柱头盘状。蒴果长圆形,长5-6厘米,顶端尖,被黄色长硬毛;种子肾形,具腺状脉纹,具香味。花期6-10月。
生长习性
地理分布
栽培技术
种植方法
播种前整地,深耕深翻,打细土团,做成深沟高畦,视土壤肥力情况将畦宽定 为70~100厘米(如土壤肥力较差,宜窄畦密植;如土壤肥沃,宜宽畦稀种),沟宽30厘米、深15~18厘米。
挖穴施基肥:每畦挖穴2行,畦宽70厘米的定株行距50厘米×40厘米,每亩种2600窝;畦宽100厘米的定株行距60厘米×60厘米,每亩种1700窝。每穴施干农家肥200~300克、氮磷钾复合肥30克,并与穴内土壤拌均匀(肥料不能集中在播种穴内,以防烧苗)。
播种:一般在4月底至5月初播种最佳。每穴呈三角形播种3粒,种子间相距5厘米,深度2厘来,播完后浇透水。播种后5~7天出苗,当小苗长至10厘米高时开始间苗,每穴保苗2株。
田间管理
植株根系发达,生长旺盛,需肥、需水量大,特别在开花期间,如果缺水、缺肥 ,会导致结果不良,降低产量。定苗后追肥1次,每穴盘状施氮、磷、钾复混肥2克,如明显缺肥,以后每隔10~15天施追肥1次,施肥量因植株大小而定,每穴5~10克。在干旱季节要增加灌溉,使土壤保持湿润。
打侧枝 :如水肥较足,植株下部的腋芽容易长成侧枝,侧枝不仅结果不良,且易造成植株枝叶过多,影响主茎的正常结果。因此,一旦发出侧枝后,要及时甩陕刀将侧枝切除,幼嫩侧枝可以炒食。
病虫害防治
黄葵抗病性强,很少有病虫害发生。苗期和生长初期要注意防治小地老虎啃食幼苗,可用米乐尔0.15公斤/亩施于畦面。大田期主要防治蚜虫,可用“厉克蚜螨”3000倍液喷雾防治。进入开花期后应尽可能避免使用农药,盛果期主要有小菜蛾危害叶片,需用高效低毒的蔬菜专用农药防治。
主要价值
使用价值
种子具香味,用水蒸汽蒸溜法可提制芳香油,含油率约0.3~0.5%,是名贵的高级调香料;
观赏价值
该种花大色艳,可供园林观赏用。用作园林背景、篱边、野 趣园、花坛、花境等。
药用价值
来源: 锦葵科 秋葵属植物黄葵,以根、叶、花入药。秋季采根,鲜用或晒干;夏秋采叶,多鲜用;夏季采花,浸于香油中。
性味:微甘,凉。
付方:根:用于高热不退,肺热咳嗽,产后乳汁不通,大便秘结,阿米巴痢疾,尿路结石。叶:外用治痈疮肿毒,瘭疽,骨折。花:外用治烧烫伤。
用法用量:
各家论述:《广西中草药》:解毒消肿,排脓止痛。治痈疮肿痛,无名肿毒,蛇头疮。
民族用药
仫佬药 门加:功用同侗族《桂药编》。
瑶药 奶疮,步蓉:根皮水煎服治感冒《桂药编》。步蓉,假棉绒:根或根皮主治感冒,便秘,白浊,白带,痈疮肿毒《民族药志二》。
壮药 鬼棉花,棵歪放:根或根皮酒水各半煎服治产后发冷发热,捣烂敷患处治疮疖脓肿《桂药编》。棵歪放,鬼棉花:稂或根皮主治产后发热发冷,疮疖脓肿《民族药志二》。
傣药 滑木董,ngei jyak ding(介伽丁):种籽用于退热《滇录》。烘董籽主治退烧《民族药志二》。
景颇药 半担播:根、叶外敷用于疮疖脓肿《滇药录》。暮当坡:根用于消肿止痛,疮痈《德宏药录》、《滇省志》。
佤药 根、种子用于疮疖脓肿《滇药录》。捱甲丁:功用同前《民族药志二》。
藏药 宿玛惹扎:种子治黄水病,皮肤病《滇省志》、《民族药志二》。索玛惹扎:种子治黄水病,皮肤病,虫病,止痒《藏本草》。索玛拉札:种子治疗皮肤病,“黄水病”。
化学成份
黄葵叶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花含β-谷甾醇, 杨梅树皮素(myricetin),杨梅树皮素-葡萄糖甙(myricetin-glucoside)。干果壳含β-谷甾醇。种子含a-脑磷脂(a-cephalin),磷脂酸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磷脂酸丝氨酸 缩醛磷脂(phosphatidylserine plasmalogen)和胆碱缩醛磷脂(phosphatidylcholine plasmalogen)。
黄葵还含菜油甾醇(campesterol),谷甾醇(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胆甾醇(cholesterol)及 麦角甾醇(ergosterol)。
干叶中含有β-谷甾醇及其β-D-葡萄糖甙。鲜花瓣中含有β-谷甾醇和杨梅树皮素及其葡萄糖甙。干的果实外皮中仅有β-谷甾醇。种子中含α-脑磷脂、磷脂酰丝氨酸及其缩醛磷脂和胆碱缩醛磷脂,并含有麝香样香气的麝香梨内酯。
药理作用
种子可用于头痛。它还有一种吸附能力(相当于炭末的43%),能使蛇毒灭活。叶在体外有某些抗菌作用,植物的地上部分及果实有杀昆虫作用。麝香梨内酯虽有内酯结构,但无强心作用。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