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黑果小檗

黑果小檗:Berberis atrocarpaSchneid.)是小檗科,小檗属常绿灌木灰色棕黑色,茎刺三分叉,厚纸质,披针或长叶缘平展或微向面反卷,每边具刺齿簇生;花梗光滑无毛,带红色黄色;外萼片状倒卵形萼片卵形花瓣卵形浆果黑色,卵状,期4月,果期5-8月。分布于中国四川云南湖南。(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常绿灌木,高1-......
目录

形态特征

黑果小檗常绿灌木,高1-2米。灰色棕黑色,具条棱或槽,黑色点;茎刺三分叉,长1-4厘米,淡黄色,面扁平。厚纸质,披针或长,长3-7厘米,宽7-14毫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中脉凹陷,淡绿色,中脉明显隆起,两面侧脉和网微显,不被白粉;叶缘平展或微向面反卷,每边具5-10刺齿,偶有近全缘;具短柄。3-10朵簇生;花梗长5-10毫米,光滑无毛,带红色黄色萼片2轮,外萼片状倒卵形,长约4毫米,宽约2毫米,萼片卵形,长约7毫米,宽约4毫米;花瓣卵形,长约6毫米,宽约4.5毫米,先端,深锐裂,基部楔形,具2枚分离腺体;雄蕊长约4毫米;胚珠2枚,无柄或具短柄。浆果黑色,卵状,长约5毫米,直径约4毫米,端具明显宿存花柱,不被白粉。期4月,果期5-8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600-2800米的山坡灌丛中、马尾松林下、云南松林下、常绿阔林缘或石上。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四川云南湖南

主要价值

来源:为子叶植物小檗植物黑果小檗皮及皮。春、秋采收。

功效:清热燥湿,泻解毒。

治:治痢疾肠炎咽炎口腔炎,湿疹疖肿

性味归经:味苦,性无毒大肠

用法用量:服,3-5钱。外用时水漱或研末调

:出自《新疆草药手册》;新疆农村、牧区用黑果小檗的果(山李子),治疗压。每用一两汤,加糖适量,服。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老年人吸入性肺炎

下一篇 黑果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