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黑根药

紫菀 多年生草本,高16-50cm。粗壮。直立,常单生,有棱,被展的长粗毛,上部有及较疏的要功效祛湿止痛。风寒感冒;湿痹痛;肢肿痛;脘疼痛;疮疡久溃不敛威灵仙草威灵、黑头晕千里光紫菀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紫菀。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Aster senecioides Franch.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除去上部分,洗净晒干。狗紫菀 多年生草本,......
目录

别名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紫菀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Aster senecioides Franch.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除去上部分,洗净晒干。

原形态

紫菀 多年生草本,高16-50cm。粗壮。直立,常单生,有棱,被展的长粗毛,上部有及较疏的。基部较小;下部或长状匙,长5-18cm,宽1.4-4cm,先端钝或近,下部渐狭成具翅的短柄,边缘疏或密的浅齿;中部及上部的或线状披针,长2-6cm,宽0.3-2cm,先尖或,基部狭或而半抱,有疏齿全缘,两面或上面被密糙毛,下面沿有密长毛;中脉粗壮,侧脉4-6对。头状花序2-6个有时8个,伞房排列;花序梗长1.5-7cm,有线形或线状披针总苞半球总苞2-3层,外层长7-10mm,面有疏粗毛;层长10-11mm,面无毛或仅沿中脉和紫绿色部有毛,各层长缘宽膜质;约20个,紫色管状黄绿色,有疏短毛;花柱线状披针冠毛2层,外层极短,白色显浅红褐色,有不等长的微糙毛。瘦果,稍扁,除外肋外,面有2-3肋,面有1-2肋,被腺点。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100-3000m的高山山谷坡地、针林林下及山石砾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西部及西南等地。

性味

味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

湿止痛。风寒感冒;湿痹痛;肢肿痛;脘疼痛;疮疡久溃不敛

用法用量

服:汤,9-15g。外用:适量,捣

摘录

《中华本草》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