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老年人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性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简称结,是由MTB侵犯起的非化脓性炎症。为全身播性粟粒型结核的一部分,也可继发于淋巴结骼或泌尿系统结核病起的血症,此外,MTB还可以从颅骨椎的结核病灶直接破入颅或椎管结核性膜炎。MTB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流后能否发病与侵入MTB的数量、毒力的强弱和机体的反应性及抵抗力有密切系。临床病理改变和......
目录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结核性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是由结核杆菌起的非化脓性膜炎,常伴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原发结核感染,尤其是结核和急性粟粒性结核,其他如淋巴结核,肠结核,结核,结核等亦可伴发。

(二)发病机

多由于结核复发及膜附近的干病灶播所致,粟粒性结核时结核杆菌可随膜,病理改变为膜广泛性慢性炎症反应,蛛网膜下腔尤其是基底池充满黏稠的渗出物,阻塞环通路积水及压增高,管亦有炎症反应及成致梗死。

症状

病程呈亚急性和慢性过程,早期表现为低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精神异常,人格改变,数周后发展到意识障碍昏迷膜刺激征,神经麻痹视盘水肿,有时尚有震颤不自运动,压增高较常见,常伴积水。

并发症

并发水肿栓塞,积水,脑疝等。

检查

1.

白细胞在早期可中度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加,沉增速。

2.结核菌素试验

纯蛋白衍生物的结核菌素(PPD)1TU(0.02μg)或5TU(0.1μg)皮注射,早期即呈阳性反应,部分病例因免疫力低下或病情严重者可呈阴性反应。

3.液检查

对结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1)压力增高:常在2.16~3.72kPa(220~380mmH2O),极少数超过4.9kPa(500mmH2O)者,晚期因炎性粘连,椎管梗阻而压力偏低。

(2)肉眼观察:早期液无色透明,中晚期为微浊或毛玻璃样,有渗或出时呈橙黄或浅黄色,少数可呈性,标本静置24h,出现典型漏斗状薄膜成。

(3)pH值:液pH值降低,呈酸性。

(4)细胞数中度增多:细胞数为(100~500)×106/L,淋巴细胞占优势,急性期或恶化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优势,细胞总数中有一定数量红细胞存在,是并发膜,管结核性管炎所致(必要排除椎穿刺外伤起),少数由急性粟粒型结核起的结,早期液即轻度混浊,白细胞数可达1000×106/L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

(5)总蛋白量增高:总蛋白量为0.5~5g/L,多数病例在1~3g/L,Pandy定性试验阳性系粗测说明球蛋白增高,若蛋白总量显著增高常提示环障碍的存在,如有黄变症则提示有椎管梗阻。

(6)进展期:葡萄糖含量<2.24mmol/L,同时测定糖值,液/液糖含量<1∶2,随病情好转逐渐恢复,若治疗糖量仍低者提示预后不良。

(7)氯化物含量低:常<115mmol/L,随病情进展呈进性减低,液糖和氯化物同时减低是结的典型表现,而氯化物含量减低较糖量减低更为灵敏,也是结复发时的重要指征。

(8)腺苷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测定:液正常值上限为100.0~133.4 nmol/(L·s) (6~8U/L),结患者ADA水平增高>166.7nmol/(L·s) (10U/L),阳性率约为90%,其他细菌性膜炎ADA值无明显增高。

(9)结核菌检查:是结实验诊断的金标准,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一般涂阳性率15%~30%,培养阳性率30%~40%,连续多次取液5ml,3000r/min离30min,取沉渣涂检查,或从静置后液薄膜作厚涂检查结核菌可提高阳性率,培养,动物接种被作为最后确诊的依据。

近有国资料报道,应用聚酶链反应(PCR),斑点酶免疫渗滤法(DIEFA)和快速免疫色谱测试卡(ICAT)法检测CSF对结的诊断价值,认为上述法中前者对结核菌的抗原,后两者对结核菌抗体的检测,与非结患者进对照试验,对结核性CSF,敏感度较高,特异度较强,但PCR影响因素较多,而DIEFA法和ICAT法快速检测结CSF抗体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X线检查:

4.头颅CT CT能显示结脑病变的部位,范围和某些性质,有助于判断结的病型,病期与并症,可指导选择治疗法,评价疗效,推测预后,是一项有价值的临床检查法。

(1)渗出物的表现:底部各池及大脑外侧裂失去透明性,密度致密,呈显状阴影为结CT的特殊表现,强化扫描密度增强。

(2)水肿的表现:为大密度减低区域,也可见于病灶的周边部位,或积水于脑室周围,强化扫描影像无改变。

(3)实质炎性病变:粟粒型结核为小的等密度或低密度结,强化扫描影像增强。

(4)结核的表现:高密度,等密度或低密度病变,呈单发或多发的环状,盘状阴影融成不规则团块,强化扫描可见周边呈珠状的环状密度增高影,为结核的特征性改变,其占位容积可起周围组织结构的移位等。

(5)梗死的表现:平扫示病变呈低密度区,强化扫描仍为低密度区者为梗死病变。

(6)积水表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脑室扩张伴实质受压。

5.管造影

梗死的诊断,定位及范围有肯定的意义。

6.胸部X线检查

发现结核有助于结的诊断。

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结核性膜炎的诊断较难,而老年患者因症状,体征不典型则更困难,但以下几点可作诊断依据。

1.密切的结核接触史,有部及其他部位结核病灶。

2.亚急性膜炎及结核毒血症状,压增高突出,及其他局灶性症状,体征。

3.液检查呈结核性膜炎改变。

4.最特征的检查是液抗酸染色涂找到抗酸杆菌,但阳性率低,还可作液结核杆菌PCR,及抗核抗体检查。

5.CT扫描可发现梗阻性积水,基底池呈铸型强化,部分患者基底区可有梗死灶。

诊断

结核性膜炎常需与其他膜炎相鉴

治疗

中药治疗

[治法] 养肝、镇痉熄风

[方药] 六味地黄三甲汤。

[冶法] 健脾

[方药] 君子汤加味。

[冶法] 扶阳救逆,滋阴

[方药] 固真汤六味地黄汤。  

中成药疗法  

(1)养阴清1,每日3次。

(2)养阴清膏1匙,每日3次。

(3)羚翘解毒1,每日3次。

(4)牛黄镇惊1,每日3次。

老年人结核性膜炎西医治疗法。

常规治疗

1.一般疗法

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中毒症状重时应卧床休息,养必须丰富。最好住院治疗,加强随访及督促坚持治疗。

2. 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液改变就应始抗结核治疗。

抗结核治疗 首选的治疗案是最好采用三联用药,异烟肼加其他两种: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对氨水杨酸。抗结核药一始用,则不能中途信用,一般至少要连续用1年半以上,以减少复发的机会。

(1)异烟肼:成人海日600~1200屯克/千克体重,小儿每日15~30亳克/千克体重,分3次日服,液正常后改为一般量(成人每日5~10毫克/千克体重,儿童每日10一20毫克/千克体重),1次服.对重症或呕吐捌繁者可给予静漓,好转后改服.同时服用维生素B20毫克,每日3次,以减少异烟肼的剖作用。

(2)利福平量每日10毫克/千克体重,每日1次,饭前或饭后至少1小时服.同时服用俘药如,每日3次,每次3―4

(3)吡嗪酰胺量每日50毫克/千克体重,分2―3次服。注意保护肝脏

(4)乙胺丁醇量每日20毫克/千克体重,清晨1次顿服

(5)链霉素注,一日1.0g,分2次,或一次0.75g,一日1次;如临床情况许可,改用间歇给药,即减为每周给药2―3次,每次1g;老年患者注,一次0.5―0.75g,每日1次。

(6)对氨水杨酸服,2-3克/次,3-4次/日。饭后服。静滴8-12克/日(从小始)。胸腔注射每次10-20%溶液10-20毫升。

激素:强的松,成人60~80毫克(或地塞米松5毫克),儿童每日1~2毫克/千克体重.在第2―3周可快速减量至原量的一半,其余每3~4天减量1次,于6―10周完全停用。

3.对症治疗

高压时可给20%醇或25%山梨醇每次1―2克/千克体重脱水,使用次数视高压程度而定。烦头痛可给予镇静止痛。便秘可给予缓泻等。严重积水颅高压患者可先作脑室流,待病情稳定后再作脑室分流手术。

预后

预后取决于被感染者的免疫力,疾病的严重程度,药物治疗的早晚,是否规范化与结核菌药物敏感性。早期诊断、及时正确的治疗可以治愈本病,晚期病例加延误诊治预后差。老年人预后较差,有志改变与昏迷者病死率约30%。复发多发生在疗程结束后2年,也偶可在3~5年发生。治疗1~1.5年者复发率约为6.6%。

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

2、每2小时翻身1次,可先从左侧位--平卧--右侧位--平卧位。翻身时避免拖、拉动作,以免擦伤皮肤。

预防

1.一级预防

(1)建立防治系统:建立和健全各级结防机构,负责组织和实施治,管,查的系统和全面管理,本地区疫情和流特点,制定防治规划,并展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培训结核病防治业务技术人员,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结核病防治规划和实施。

(2)早期发现和彻底治疗已发现的病人:病例发现要依靠因症就诊,从中及时发现和诊断出结核病人避免漏诊和误诊,必须做到“查出必治,治必彻底”,必须彻底治疗病人特是传染性患者,大幅度降低传染源密度,才能有效降低感染率和减少发病。

2.二级预防 早期发现结核病患者和对其进及时治疗,防止带菌和转慢。

(1)早期发现:加强卫生宣传,普及有结核病防治知识,使群众做好自我检查和互相监督,一旦发现可疑者,立即到医院检查,这对患者本人和整个社会都是有益的,是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的有效手段。

(2)早期治疗:结核的治疗包括以下几个面:抗结核药的理使用,以杀灭和抑制细菌,使病灶愈;外科手术切除破坏性病变,防治病变播或造成传染;对症治疗。

3.三级预防

本期预防建立在二级预防基础之上,及时的治疗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结核的并发症为:

①大面积双结核功能大面积受损,导致气管扩张易继发部感染,二者均可导致功能进一步受损乃至呼吸衰竭

②长期反复发作导致的慢性纤维空洞型结核进一步影响其功能。

③大面积胸膜粘连是结核性胸膜炎治疗不当所致,可起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乃至病与呼吸衰竭,因此,在结核治愈防止复发是三级预防的键,这便要求临床医师在治疗时严格照早期,规律,适量,联,全程地使用敏感药物的原则,对待病人,并加强督导,使结核患者的病损程序减少到最低,防止复发所带来的严重不良后果, 并发症多因诊治不及时或不适当所致,应尽可能使结核患者的病损程序减少,在阻止病变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保存现有功能,充分发挥其潜在的代偿能力,使患者达到功能康复。

对因结核而病残者,社会上加以爱护与指导,首先对继续排菌者进适当隔离并督导用药,争取在强化治疗过程中控制菌,在此基础上,要向社会及家宣传,争取社会和家面的怀和帮助,加强患者功能锻炼与养支持都是长期而繁杂的工作,需要家成员的大力参与支持,理康复是结核患者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医务工作者有责任把结核的病原体,发病机制,传播途径,治疗预期的和当前治疗效果如实地向患者进交代,以消除患者某些不必要的理顾虑,要向其讲明适当的隔离措施的的及时限,并讲明结核是一种可以基本控制的传染性疾病,建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这对患者积极配治疗及早康复都是有益的。

饮食保健

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增加养,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老年人支气管哮喘

下一篇 黑水鸡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