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便失禁

小便失是指膀胱的尿不能控制而自流出。此症状常被患者容为漏尿,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病理现象。小便失症状可分为充溢性尿失、无阻力性尿失,反射性尿失,急迫性尿失压力性尿失5类。小便失可发生于各年龄组的患者,常见的为老年患者和妊娠后妇女患者。由于老年小便失患者较为常见,致使人们误以为尿失衰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自然后果。事实上,老年人尿的原因很多,应找各种原因,采取理......
目录

疾病概述

。见《备急千金要·淋》。又称小便不

清醒时小便自出不觉,或小便频数难以自制。以虚寒者居多,小便自遗而色清。因热者,小便频数不能自制,尿色黄赤。肺虚者,宜补中益汤。膀胱虚冷者,宜菟丝子固脬韭子心气不足者,恐惧则遗,宜用膀胱火邪妄动者,治宜清利,用鸡肠白薇导水四苓黄汤。又有肝郁热结者,胁作胀,尿意急迫,甚则不,宜用消遥加减。热病昏迷、中癫痫等亦可见小便失

由於底肉松弛,控制能力减弱,当压突然增加时,如咳嗽、喷嚏、大笑、体位突然改变或提重物,尿液便会不由自地流出,这个情况多发生於中年以上肥胖女士,尤以曾分娩女性居多。

疾病成因

正常的储尿及排尿都是在膀胱压力与尿道压力相互协调下进的。膀胱充盈达到一定程度,产生压力,反射到大脑,通过观意识控制,通过尿道排出。正常排尿需要大脑神经膀胱尿道、盆底肉的共同作用。任何原因造成储尿期的膀胱压力过高或尿道阻力下降,都会造成尿失

1、生产损伤:多次生育、尿道膨出、子宫下垂等。这是由于分娩的时候,盆腔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对盆腔一些器官的支撑能力就下降,所以这样也能导致压力性尿失。临床发现阴道生产的尿失比剖生产发生率高。

2、肥胖:年龄大,部脂肪堆积压增高对膀胱产生较大的压力。

3、激素水平降低:更年期后女性激素水平降低使尿道粘膜变薄,张力下降。

4、种族因素:大规模调查显示亚洲人尿高于欧洲人。

5、精神因素:因为工作紧张、压力大、焦虑情绪或神经膀胱而造成膀胱肉的反应过敏,无法抑制膀胱收缩而起尿失

6、手术损伤:直接损伤盆底肉和神经

失禁级别

轻度:仅在重度的应力下,如咳嗽打喷嚏、抬重物时才有小便失

中度:第二级时,只要在走路、站立、购物时等轻度应力下有小便失现象。

重度:不管在何种活动或姿势下都会有尿失。由于症状的轻重不一,治疗法也各异。轻中度压力性尿失非手术治疗,中重度手术治疗。

治疗方法

1、为治疗:盆底肉锻炼,可以作为一线治疗法。为治疗具有很大的潜在的好处,危险性很小,而且对于压力性与急迫性失都有效。对于可能有发生手术并发症和或药物副反应危险的老年女性,可能具有重大的价值。

界在40年代末就用此法治疗本病。盆底锻炼的5年治愈率或明显改善率高达60%。

盆底锻炼:即自然收缩盆底提肛,每日3次,每次至少进15~30下。每下持续10s以上;耻锻炼为排尿过程中动中断排尿,之后并再继续排尿的重复锻炼,有助于尿道括约功能的恢复。

膀胱功能锻炼:膀胱过度活动病人的首选法。即规定时间排尿,并逐渐延长排尿的时间间隔,以逐步增加膀胱容量,用意识控制膀胱的感觉刺激,重建大脑皮质对膀胱功能的控制,最终恢复正常的排尿式,将排尿次数降低在每3-4小时一次。

盆腔生物反馈治疗:即将不同规格的阴道锥置入阴道,让患者收缩阴道将其夹持住,并逐渐增加锥的重量,以增强患者阴道的收缩力。生物反馈治疗可外接测压装置,对阴道收缩力进测定,并通过测压装置屏幕显示给患者,直观地指导患者正确掌握收缩法,提高盆底锻炼效果。

这些法简单、有效,坚持3~6个月,有效率可达70%~100%,无任何副作用。

阴道托、尿垫等对难治性患者可作为支撑阴道,收集尿液的助性治疗。

2、物理治疗:针灸、电刺激、磁疗等。

3、西药治疗:如管通、泌尿灵等等,有一定的和副作用,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4、中医药治疗:疗效肯定,无明显副作用。如缩泉螵蛸、我们治疗尿失穴位压配艾灸等等。

5、手术治疗:控尿手术的的是提升膀胱颈的位置,支撑尿道中段或增加尿道阻力(人工尿道扩约)。手术治疗常用于严重的压力性尿失

不良后果

1、影响健康

尿疹、皮肤破损或皮肤炎。

若长期卧床而又缺乏妥善护理,容易褥疮

2、影响理及日常生活

情绪困扰,例如缺乏安全感及焦虑、担会被取笑、觉得羞愧等。

减少或失去生活乐趣(例如:为避免失问题而减少运动及参与兴趣活动等)。

对失问题避而不谈,诸多避忌,影响与配偶、亲人及朋友的系,造成隔膜。

自我象下降:觉得自己无用、无助,不能控制生活。

害怕发生尴尬情况而减少性为。

预防方法

1、不憋尿:常憋尿,膀胱强直性收缩,疲劳性损伤。

2、产后避免持重。

3、常锻炼,特是提肛训练、卧起坐运动。

4、保持有规律的性生活。

5、积极治疗各种慢性疾病。

6、提倡蹲式排便,防止尿道感染。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黑珠芽薯蓣

下一篇 老年人尿崩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