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中毒性痴呆
病因
临床表现
1.酒中毒性痴呆多数患者隐匿起病,慢性病程,初期表现为倦怠感,对事物不关心,情感平淡,出现焦虑、烦躁、衣着污垢等。早期即可出现呕吐和眼球震颤。逐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烦躁或昏睡、眼外肌瘫痪而呈斜视。以后逐渐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如步态不稳或持物不稳。严重者可出现精神错乱或昏迷。
2.起病急者,多因精神受刺激而突然发病。可有空间及时间定向力显著障碍,情感和行为异常,甚至出现幻觉、虚构和妄想等精神症状。
3.约经1年多时间逐渐出现认知障碍及定向力和记忆障碍,随后学习、抽象思维、视空间、视觉运动协调及空间知觉等下降,缺乏理性及自知之明,无语言和阅读障碍。随酒中毒加重,出现记忆力丧失,不认识亲人或迷失归途等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
4.后期病人的个人生活能力逐渐丧失,可出现明显人格衰退,对饮酒的需求超过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变得自私,全无责任感。道德标准下降,为获得酒而不择手段。病程持续数年,可合并Korsakoff综合征、Wetnicke脑病、慢性酒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等,晚期语言功能受损,仅能片言只语,最后卧床不起,尿失禁,多因严重并发症而死亡。
检查
诊断
根据DSM-Ⅳ-诊断标准:
1.记忆损害
2.记忆障碍
引起严重的社会和职业功能受损,以前的功能水平明显下降;
饮酒终止3周后如上述症状持续存在,可诊断酒中毒性痴呆。年轻的慢性酒中毒患者出现空间认知障碍、协同运动障碍,在疑诊酒中毒性痴呆的早期,应及时采取措施,以防进展。
鉴别诊断
并发症
长期过量饮酒引起的特殊心理状态,属于慢性酒中毒。最终表现为慢性酒中毒综合征,是长期(数年至数十年,通常10年以上)酗酒出现的多种躯体和精神障碍,甚至不可逆性病理损害,如肝功能损害或肝硬化、多发性周围神经炎、中枢神经系统变性或脑萎缩等。
另外,已证实酒精中毒可引起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附壁血栓形成,心肌病、心肌梗死、高血压,以及血小板数增多、凝集功能增加和纤维蛋白自发性溶解时间延长等。
治疗
预防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