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病”是冠状动脉心脏病的简称,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作用就好比是一个永不停止工作的泵,随着心脏每次收缩将携带氧养物质的动脉输送到全身,以供给各组织细胞代谢需要。1987年~1993年中国多省市35~64岁人群调查(中国MONICA)发现,最高发病率为108.7/10万(山东青岛),最低为3.3/10万(安徽滁州),有较显著的地区差异,北省市普遍高于南省市。冠病的患病率......
目录

流行病学

1987年~1993年中国多省市35~64岁人群调查(中国MONICA)发现,最高发病率为108.7/10万(山东青岛),最低为3.3/10万(安徽滁州),有较显著的地区差异,北省市普遍高于南省市。冠病的患病率城市为1.59%,农村为0.48%,计为0.77%,呈上升趋势。冠病在美国和许多发达国家排在死亡原因的第一位。然而,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始,出现冠病死亡率下降趋势。得益于60-80年代美国所进的降低冠病危险因素的努力,要是控制危险因素和改进梗死的治疗。2009年中国城市居民冠病死亡粗率为94.96/10万,农村为71.27/10万,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

危险因素与诱因

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了解并干预危险因素有助于冠病的防治。

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压,脂异常(总固醇过高或低密度脂蛋白固醇过高、甘油三酯过高、高密度脂蛋白固醇过低)、超重/肥胖、高糖/糖尿病,不良生活式包括吸烟、不理膳食(高脂肪、高固醇、高热量等)、缺少体力活动、过量饮,以及社会理因素。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性、年龄、家族史。此外,与感染有,如巨细胞病毒、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杆菌等。

病的发作常常与季变化、情绪激动、体力活动增加、饱食、大量吸烟和饮等有

临床表现

1.症状

(1)典型胸痛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发,突感前区疼痛,多为发作性绞痛或压榨痛,也可为憋闷感。疼痛从胸骨后或前区始,向上放射至左肩、,甚至小指和无指,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胸痛的部位也可涉及颈部、下颌、牙齿部等。胸痛也可出现在安静状态下或夜间,由冠痉挛所致,也称变异型绞痛。如胸痛性质发生变化,如新近出现的进胸痛,痛阈逐步下降,以至稍事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甚至休息或熟睡时亦可发作。疼痛逐渐加剧、变频,持续时间延长,祛除诱因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此时往往怀疑不稳定绞痛。

绞痛的分级:国际上一般采用CCSC加拿大心血管协会分级法。

Ⅰ级:日常活动,如步,爬梯,无绞痛发作。

Ⅱ级:日常活动因绞痛而轻度受限。

Ⅲ级:日常活动因绞痛发作而明显受限。

Ⅳ级:任何体力活动均可导致绞痛发作。

发生梗死时胸痛剧烈,持续时间长(常常超过半小时),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并可有恶心呕吐、出汗、发热,甚至发绀压下降、休克衰。

(2)需要注意一部分患者的症状并不典型,仅仅表现为前区不适、心悸或乏力,或以肠道症状。某些患者可能没有疼痛,如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

(3)猝死约有1/3的患者首次发作冠病表现为猝死

(4)其他可伴有全身症状力衰竭的患者可出现。

2.体征

绞痛患者未发作时无特殊。患者可出现音减弱,心包摩擦音。并发室间隔穿孔、乳头功能不全者,可于相应部位听到杂音。律失常时听诊律不规则。

检查

1.电图

电图是诊断冠病最简便、常用的法。尤其是患者症状发作时是最重要的检查手段,还能够发现律失常。不发作时多数无特异性。绞痛发作时S-T段异常压低,变异型绞痛患者出现一过性S-T段抬高。不稳定型绞痛多有明显的S-T段压低和T波倒置。梗死时的电图表现:①急性期有异常Q波、S-T段抬高。②亚急性期仅有异常Q波和T波倒置(梗死后数天至数星期)。③慢性或陈旧性期(3~6个月)仅有异常Q波。若S-T段抬高持续6个月以上,则有可能并发室壁。若T波持久倒置,则称陈旧性梗死伴冠

2.电图负荷试验

包括运动负荷试验和药物负荷试验(如潘生丁、异丙试验等)。对于安静状态下无症状症状很短难以捕捉的患者,可以通过运动或药物增加心脏的负荷而诱发,通过电图记录到ST-T的变化而的存在。运动负荷试验最常用,结果阳性为异常。但是怀疑梗死的患者忌。

3.动态电图

是一种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并分析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电图变化的法。此技术于1947年由Holter首先运用于监测电活动的研究,所以又称Holter。该法可以观记录到患者在日常生活状态下电图的变化,如一过性导致的ST-T变化等。无创、便,患者容易接受。

4.核素显像

据病史、电图检查不能排除绞痛,以及某些患者不能进运动负荷试验时可做此项检查。核素显像可以显示缺区、明确缺的部位和范围大小。结运动负荷试验,则可提高检出率。

5.超声动图

超声动图可以对心脏态、结构、室壁运动以及室功能进检查,是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对室壁栓、心脏破裂、乳头功能等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是,其准确性与超声检查者的系密切。

6.检查

通常需要采测定脂、糖等指标,评估是否存在冠病的危险因素。损伤标志物是急性梗死诊断和鉴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中以钙蛋白为

7.冠状动脉CT

多层螺旋CT心脏冠状动脉成像是一项无创、低危、快速的检查法,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冠病早期筛查和随访手段。适用于:①不典型胸痛症状的患者,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或核素灌注等助检查不能确诊。②冠病低险患者的诊断。③可疑冠病,但不能进冠状动脉造影。④无症状的高危冠病患者的筛查。⑤已知冠病或介入及手术治疗后的随访。

8.冠状动脉造影及成像技术

是冠病诊断的“金标准”,可以明确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等,并可据此指导进一步治疗。超声可以明确冠状动脉的管壁态及狭窄程度。光相干断层成像(OCT)是一种高分辨率断层成像技术,可以更好的观察管腔和管壁的变化。室造影可以对功能进评价。冠状动脉造影的要指征为:①对科治疗下绞痛仍较重者,明确动脉病变情况以考虑旁路移植手术;②胸痛绞痛而不能确诊者。

诊断

病的诊断要依赖典型的临床症状,再结助检查发现或冠阻塞的据,以及损伤标志物判定是否有坏死。发现最常用的检查法包括常规电图和电图负荷试验、核素显像。有创性检查有冠状动脉造影和超声等。但是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不能完全否定冠病。

治疗

病的治疗包括:①生活习惯改变:戒烟限,低脂低盐饮食,适当体育锻炼,控制体重等;②药物治疗:抗栓(抗、抗凝),减轻氧耗(β受体阻滞),缓解绞痛(硝酸酯类),调脂稳定斑块(他汀类调脂药);③运重建治疗:包括介入治疗(球囊扩张成术和支架植入术)和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药物治疗是所有治疗的基础。介入和外科手术治疗后也要坚持长期的标准药物治疗。对同一病人来说,处于疾病的某一个阶段时可用药物理想地控制,而在另一阶段时单用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佳,需要将药物与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用。

1.药物治疗

的是缓解症状,减少绞痛的发作及梗死;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并减少冠病死亡。规范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冠病患者的死亡率和再缺事件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对于部分管病变严重甚至完全阻塞的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管再建治疗可进一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1)硝酸酯类药物本类药物要有: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消痛)、5-单硝酸异山梨酯、长效硝酸甘油(硝酸甘油油膏或橡皮膏贴)等。硝酸酯类药物是稳定型绞痛患者的常规用药。绞痛发作时可以下含服硝酸甘油或使用硝酸甘油。对于急性梗死及不稳定型绞痛患者,先静给药,病情稳定、症状改善后改为服或皮肤贴,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后可以停药。硝酸酯类药物持续使用可发生耐药性,有效性下降,可间隔8~12小时服药,以减少耐药性。

(2)抗栓药物包括抗和抗凝药物。抗药物要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波立维)、替罗非班等,可以抑制聚集,避免成而堵塞管。阿司匹林为首选药物,维持量为每天75~100毫克,所有冠病患者没有应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副作用是对肠道的刺激,肠道溃疡患者要慎用。冠介入治疗术后应坚持每日氯吡格雷,通常半年-1年。

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璜达癸钠、比伐卢定等。通常用于不稳定型绞痛和梗死的急性期,以及介入治疗术中。

(3)纤溶药物溶血栓药要有链激酶尿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等,可溶解冠塞处已成的栓,管,恢复流,用于急性梗死发作时。

(4)β-受体阻滞即有抗绞痛作用,又能预防律失常。在无明显忌时,β受体阻滞是冠病的一线用药。常用药物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和兼有α受体阻滞作用的卡维地洛阿罗洛尔(阿尔马尔)等,量应该以将率降低到标范围。β受体阻滞忌和慎用的情况有哮喘、慢性气管炎及外周管疾病等。

(5)钙通道阻断可用于稳定型绞痛的治疗和冠痉挛起的绞痛。常用药物有:维拉帕米硝苯地平控释氨氯地平、地尔硫卓等。不张使用短效钙通道阻断,如硝苯地平普通

(6)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包括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ACEI)、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ARB)以及醛固酮拮抗。对于急性梗死或近期发生梗死功能不全的患者,尤其应当使用此类药物。常用ACEI类药物有:依那普利贝那普利雷米普利、福辛普利等。如出现明显的干咳副作用,可改用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ARB包括:缬沙坦替米沙坦厄贝沙坦、氯沙坦等。用药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压偏低。

(7)调脂治疗调脂治疗适用于所有冠病患者。冠病在改变生活习惯基础上给予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要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固醇,治疗标为下降到80mg/dl。常用药物有:洛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最近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死亡率及发病率。

2.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冠状动脉术(PTCA)应用特制的带气囊导管外周动脉动脉动脉)送到冠狭窄处,充盈气囊可扩张狭窄的管腔,改善流,并在已扩的狭窄处放置支架,预防再狭窄。还可结栓抽吸术、旋磨术。适用于药物控制不良的稳定型绞痛、不稳定型绞痛和梗死患者。梗死急性期首选急诊介入治疗,时间非常重要,越早越好。

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简称冠搭桥术,CABG)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通过恢复流的灌注,缓解胸痛和局部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适用于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不能接受介入治疗或治疗后复发的病人,以及梗死后绞痛,或出现室壁二尖瓣不全、室间隔穿孔等并发症时,在治疗并发症的同时,应该冠状动脉搭桥术。手术的选择应该由外科医生与患者共同决策。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光叶海桐叶

下一篇 光叶水苏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