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刺蓟散

目录

《圣惠》卷十:刺蓟散

:刺蓟1两,黄连2分(去须),黄芩1两,栀子仁3两,乱发灰1分,紫苏半两,阿胶2两(杵碎,令黄),甘草3分(微赤,锉),羚羊角屑3分。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伤寒鼻衄不止,兼唾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至5分,去滓,下生地黄汁半生姜汁,和令匀,不拘时候服之。以愈为度。

摘录:《圣惠》卷十

《圣惠》卷六:刺蓟散

:刺蓟半两,川升麻半两,鹿角半两(捣碎,令黄),羚羊角屑半两,青竹茹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生地黄1两,甘草1分(生用)。

制法:上为

功能治:壅热,吐血不止。

用法用量:以水2大盏半,至1盏半,去滓,分温5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

《圣惠》卷十一:刺蓟散

:刺蓟1两,赤芍药1两半,茅2两,麦门冬3两(去),犀角屑1两半,甘草半两(生用)。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伤寒烦热吐血不止,胸痛

用法用量:每服半两,以水1大盏,至6分,去滓,入藕汁半,生地黄汁半,更1-2沸,分为2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一

《圣惠》卷十八:刺蓟散

:刺蓟1两,川升麻1两,大青6分,紫苏1两,赤芍药1两半,犀角屑3分,川朴消1两,生地黄1两,甘草3分(微赤,锉),子芩1两半。

制法:上为

功能治:热病吐血,并衄不止,头面俱热。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八

《圣惠》卷三十七:刺蓟散

:刺蓟1两,苦参1两,黄连(去须)1两,栀子仁1两,生地黄1两,川大黄(锉碎,微)1两,侧柏1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鼻衄日不止。

用法用量:本,《普济作“刺蓟汤”。

摘录:《圣惠》卷三十七

《圣惠》卷三十七:刺蓟散

:刺蓟2两,竹茹2两,蒲黄1两,艾1两,乱发灰1两,白药1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久衄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前至6分,去滓,入地黄汁1,搅令匀,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七

《圣惠》卷七十:刺蓟散

:刺蓟3两,鸡苏2两,赤芍药1两,麦门冬2两(去),茯苓1两,石膏3两,黄芩1两,茜1两(锉),甘草1两(微赤,锉),生地黄2两。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妇人头痛壮热中烦闷,吐血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青竹茹1分,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

《圣惠》卷七十:刺蓟散

:刺蓟2两,桑耳1两,艾1两(微),生地黄2两,蒲黄1两半,乱发灰1两。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妇人鼻衄,流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淡竹茹1分,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

《苏沈良方》卷七:刺蓟散

刺蓟汤

大蓟1两,相思子半两。

功能治:鼻衄

临床应用:鼻衄王朝女子,大衄一日,已昏不识人,家发哭,用药皆无效。人有传此,一服乃止。

用法用量:刺蓟汤(《圣济总录》卷七十)。

摘录:《苏沈良》卷七

《圣济总录》卷一七九:刺蓟散

:刺蓟()半两,蒲黄半两,乱发(烧灰)1分。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小儿鼻衄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以新汲水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圣惠》卷十:刺蓟散

:刺蓟半两,土瓜半两,子芩半两,蜡面1分,麝香半钱(研)。

制法:上为粗,入麝香研令匀。

功能治:伤寒毒热盛,鼻衄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冷蜜水调下,不拘时候。以愈为度。

摘录:《圣惠》卷十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刺猬皮散

下一篇 刺蓟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