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放射性心脏损害

放射性心脏损害是指受到放射性物质辐射后产生的肌病变。受到放射线照射的人和动物的心脏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受损部位包括心包外膜、膜、甚至含有心脏瓣膜,还有传导系统及冠状动脉的损伤都容易造成放射性心脏损害。放射治疗(18%):恶性肿的放射治疗 如乳腺癌食管癌,肺癌纵隔肿,霍奇金病等的放射治疗。长期X线照射(18%):长时间在X线照射下进射频或介入治疗,同时防护不当,由于以上......
目录

病理病因

发病原因

放射治疗(18%):

恶性肿的放射治疗 如乳腺癌食管癌,肺癌纵隔肿,霍奇金病等的放射治疗。

长期X线照射(18%):

长时间在X线照射下进射频或介入治疗,同时防护不当,由于以上原因,造成心包外膜,膜甚至心脏瓣膜,还有传导系统及冠状动脉的损伤。

核泄漏(18%):

战争中原子弹的投放,核反应堆的泄漏,放射性物质的误服误用。

病机

虽然心脏并不是放射损害的敏感器官,但放射治疗的量大仍能心脏的一系列改变。一般认为损害与受照射的面积,照射的案和照射的量直接相:照射量一次达4~6Gy或累积量达40~60Gy即可出现心脏损害,其中损害以心包炎及炎最多见。其发生率与放射治疗的量也呈正相,有人员观察到照射量越大,间隔时间越短,则损害的发生率就越高,反之发生率就越低,两者呈明显的量依赖性。

放射线的直接损害是发病的最重要原因。射线能直接组织电离,起局部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还能抑制心脏细胞生长,造成细胞溶解、破坏、凋亡、甚至坏死等。早期的炎症浸润是应激性炎的表现,反复的射线损伤可使局部纤维溶解受抑,于是在细胞沉积的大量纤维素不能减退或渗出,致使皮受损,导致管通透性改变,成及管床减少。这是以后心脏迟发性功能减退及电活动紊乱的基础。此外放射线起的生物效应可能会造成心脏的继发性损害,如射线造成的组织及细胞的自身免疫改变,发基因突变或基因表达异常,还有毛细管和淋巴回流的障碍等。这些均可加重或启动持续性损害,加速纤维化,加重心包的渗出和增厚性改变。不过,由于放射治疗起的心包渗出及功能下降之间缺乏一致性,有人认为心包对射线的反应机制可能有所不同或侧重。此外,实验已经证实,放射线照射后的某些因素,如高脂饮食,压等对促进成放射性动脉粥样硬化有协同作用,如果患者接受放射治疗的同时不注意控制饮食和压,它们可通过加速凝聚及纤维素沉积,从而大大加重粥样斑块的增生及管腔狭窄。而正常饮食的动物和人尚未发现上述改变。

病理

现已明,受到放射线照射的人和动物的心脏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受损部位包括心包外膜,膜,甚至含有心脏瓣膜,还有传导系统及冠状动脉,一般损害与放射治疗的区域密切相,以心包以及的损害最为常见。

(1)大体解剖:放射性心脏损害者可见心包渗出和增厚,膜,外膜也有增厚,室壁各层均有纤维化的表现,所见的变化可呈弥漫性,也可呈局灶性分布,但以右侧或室比较明显,这可能与胸壁较近有,病程后期部分人有室缩小,可伴有一个或多个瓣膜的增厚,其中以三尖瓣和动脉瓣发生率高,很少见二尖瓣锁和附壁成,冠状动脉约有40%的人可发现严重狭窄,发生原因要是动脉粥样斑块成,斑块以纤维病变为,且近端较远端显著。

(2)显微镜观察:镜下可观察到在放射性心脏损害的急性期有短暂的粒细胞浸润,以及管周围的水肿,以后可见细胞水肿,透明样变及脂肪变性,病灶为点样或斑状的纤维化病灶和坏死灶,在分布,间质和管周围出现纤维增生,管中平滑细胞数量减少。

(3)电镜观察:电镜下可见细胞排列紊乱,纤维断裂,萎缩,细胞核线粒体浆网及核结构破坏,细胞膜下有高密度颗粒沉积,膜的连续性有中断等,但不是所有病例均有上述改变,由于心包的液体渗出要因无菌性炎症所致,所以多为淡黄色非特异性渗出液,偶有性,量有多有少,一般为50~200ml,最多可达700ml以上,渗出液的细胞检查阴性居多,但有时蛋白含量可较高,因而与恶性肿起的渗出液不易鉴

症状体征

受照射后的24h患者的心脏就可产生急性反应,迟发性反应约发生在照射后6个月或更长时间后,动物模型心脏的急性损害发生在照射后6~58h,迟发反应则在2~3个月后发生,而尸检发现,在实放射治疗7~10年以后,患者仍可检出有病理改变存在,放射性心脏损害的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要类型,患者可以以其中一种或几种为首发症状并贯穿要临床过程。

1.心包

急性心包炎与迟发性心包炎两种,也可能以迟发性心包炎急性发作的式出现,或者呈反复发作的心包式,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胸痛,乏力等症状,渗出少时可无症状或仅为轻度活动后气短,渗出多时则可以表现为进胸闷呼吸困难心脏压塞症状,体格检查可发现患者有率快,音遥远,搏细数,呼吸困难等体征,坐位明显,卧位加重;偶有奇,在前区可闻及心包摩擦音,如伴有胸腔积液可同时闻及胸膜摩擦音;心脏压塞明显时有颈静充盈或怒张;界可增大,呈普大型或球型;超声及X线均有心包积液的据,据Ruckdeschel等报道,81例霍奇金病放射治疗后有25例发生心包积液,占31%,其中86%的病人出现在治疗1年以后,约一半为持续性心包积液。

2.纤维化或全

后者包括心包纤维化,临床表现类似缩窄性心包炎,患者以胸闷气短,乏力等为诉,伴有颈静怒张及周围水肿等脏器淤的表现,要因较大面积纤维化后,心脏的收缩舒张受到限制造成的,这一变化多影响右,检查可有第一音减弱,收缩期杂音以及奔马律等,超声检查可发现室缩小,左室缩短分数降低,射前期与射时间比值异常,以及室壁活动度及顺应性下降等,但无明显特异性改变,与缩窄性心包炎很难鉴,以心包纤维化为的患者可实心包剥离术,术后症状可明显改善,但伴有纤维化者疗效欠佳,这种病人治疗效果及预后都较差。

3.无症状功能减退

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发生,但核素及超声动图随访可见射分数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还可出现选择性右功能障碍表现;流动力检查可发现右室压力升高,且这种改变与年龄无,有报道该类损害的发生率可占随访病人的50%以上,但由于对病人影响不大未受到重视。

4.绞痛与梗死

这是放射治疗促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严重狭窄所致的并发症,临床表现同冠病,可出现反复的绞痛发作,Pearson等人还曾有过梗死的报道,这些患者往往年龄较轻,平素无冠病好发因素,放射治疗后才出现的表现,随着年龄增加,这种缺的程度可显著加重或发展加速,冠状动脉造影有管狭窄,尸检也冠状动脉及大动脉有外层瘢痕,纤维增厚的放射线损伤表现,尤其在放射治疗1年的死亡尸检报告中,提示冠状动脉病变率相当高,所以,对长期接受放射治疗者应特注意饮食及压的控制,若治疗中出现胸痛,应警惕缺心脏病及梗死的发生。

5.电图异常

这类病人以ST-T改变及束支和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也可出现期前收缩,个有发生阿-斯综征的报道,是放射线损害及传导系统的表现,据统计放射治疗后发现电图改变者约占总数的一半,可为急性反应,也可在以后反复出现,一般不单独存在,多和其他表现共存。

6.瓣膜功能异常

放射治疗可瓣膜增厚,但出现瓣膜功能异常者少见,有时可在给患者听诊时闻及收缩期杂音,超声动图检查示瓣膜速度减慢等,一般老年人发生率较年轻人居多,与电图异常一样也往往与其他表现共存, 进放射治疗或接触放射线量较大的人员如出现心脏症状均可考虑是否存在放射性心脏损害,即使无症状者也要对其心脏功能进随访和评估,心脏检查的常用法:如电图,超声动图,核素检查,运动试验等均可使用,的是评价心脏的电活动,功能,心脏态及射分数等情况;而活检可评价病理改变及纤维化程度,若与导管心包穿刺结可评价缩窄性心包炎及心脏压塞情况,不过所有这些检查都缺乏特异性,尤其对鉴心包积液到底是肿的浸润还是放射损害造成的有相当困难,同时,由于纤维化发生的部位及程度缺乏均一性,上述手段较难评估其在心包病变中发生的确切范围,这样在选择治疗案或预测疾病转归面就会失去准确性,所以临床上发生的不少例放射性心脏损害,其诊断更多的是回顾性的或尸解实的。

并发病症

可出现放射性肺炎缩窄性心包炎、律失常等并发症。

检查鉴别

检查

1、X线胸 影增大。

2、电图ST-T改变,传导功能异常(房室或束支传导阻滞等)。

3、超声动图 影增大,并有心包炎时可见液性暗区。

放射性损害常与临床上的各种肌病相混淆,但本病患者常有接受过放射治疗或有接触放射线量较大的历,现出现心脏症状,可与其他的疾病进

治疗概述

治疗 

放射治疗及接触放射线的人员应积极进防护,对已造成放射性心脏损害者则必须给予相应的治疗。

要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有:

1.防止射线接触过多

(1)选择正确的放射治疗案:对接受放射治疗的病人,应仔细选择治疗案和照射野,据病情需要及病人情况确定照射量、照射时间及照射间隔等,一般累积照射量不应超过35Gy,同时要避免对中纵隔的反复直接照射。因为部分肿生长的抑制率呈现量依赖性,所以应在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选择较小的照射量,危害大的部位应尽量减少照射,必须加大照射量时也要权衡利弊,以患者能够承受为准。治疗中若出现心脏症状,要考虑减少照射量或改变照射案。医务人员的多年研究,对照射的法已或正在进不断的改进,他们发现:采取前后位照射法可以较前位加权照射法显著减少心脏受到的照射面积,从而减轻心脏毒性;采取直接前位乳区域照射法,而不用过去的斜位视野法照射治疗乳腺癌可明显减少照射量等。有资料报道,采用新法治疗的403例患者,平均随诊时间7.5年,心包炎的发生率仅3%。不同疾病对照射的耐受性研究还在不断摸索之中,期望今后有突破性进展。

(2)积极进射线防护:前,随着许多先进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接触射线的机会日益增多,如越来越多的心血管病采用介入治疗的法,射频消融术、非心脏修补术等的广泛应用,病人均需在X线下监测较长时间,对工作不熟练的新手或在处理疑难病症时更是如此;还有放射性核素的检查与治疗,有的甚至需要在病人身上反复使用或植入使用;当然对肿患者实施放射治疗的医生接触射线的机会也很多。对这些人或患者射线造成的危害或损伤尚不清楚,但已有进较长时间射频治疗的患者早期出现心包渗出的报道。这些都说明工作人员在执放射治疗或在放射线下工作时应加强防护意识,提高技术水平,严格执操作规程,对需要接触射线进治疗的患者,尤其是青少年患者应特加强防护,缩短手术时程,防止放射性心脏损害的发生。

(3)加强放射治疗中的监测:对进放射治疗患者的各项有指标要进定期监测,特是胸部照射者对心脏要定期做全面检查。检查容包括:电图、超声动图等,必要时可采取活检及导管检查。对霍奇金病治疗前要注意红细胞沉降率;绝对淋巴计数(是否≤1000×106/L);有否进助性化疗(如使用柔多比星,红霉素等有毒性的药物);中纵隔病变的广泛程度这4项危险因素的检测评估,如4项危险同时存在,则86%的病人会出现心脏毒性。研究显示,化疗与放射治疗的毒性是相加的而不是简单的协同作用,化疗药物虽并不增加心包炎的发生率,却增加心包炎的渗出时间,因此放射治疗中特要注意抗肿药物的选用,对这类患者的心脏监护就更加重要了。

2.对射线危害的对症治疗

(1)心包炎及炎:急性心包要进抗炎治疗。由于该炎症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所以首选激素治疗,可给予泼尼松10~20mg,3次/d,服;或地塞米松0.05~1.5mg,2~4次/d,服;渗出液多者进心包穿刺减压后可在心包注射氢化可的松30~50mg,均能取得较好疗效;有人认为也可以适当选用免疫抑制药,但确切疗效现无定论。对慢性心包炎的治疗原则尚有一定争议:由于不易确定心包反复渗出后出现缩窄性心包炎的患者其纤维化的受累程度,进心包剥离术后约半数患者症状并没有明显改善,因此不少临床医生对慢性心包炎仍要采取利尿、扩管、减压等保守治疗,若病情基本稳定就不再考虑进一步手术治疗,只有出现进呼吸困难,持续性肝大胸腔积液,药物治疗无效时才进心包剥离手术。炎的处理原则基本同上,其疗效的提高正在研究之中。

(2)冠状动脉病变:放射治疗后应注意饮食的调整,压、糖的控制,对已成的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可施冠状动脉管成术(PTCA)或搭桥术。对绞痛或梗死则应相应的诊疗常规处理。

(3)律失常:对严重的三支阻滞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传导系统的严重受损者可安装心脏起搏器。少数高危性期前收缩须积极处理,症状明显时可选用副作用少的律失常药,如美西律阿替洛尔(氨酰安)等,对持续ST-T改变的患者可采取保护的措施。

(4)放射治疗的不适:照射前后可选用苯海明(乘晕宁)25~50mg或奋乃静4mg,服;放射治疗后可服用补、温肾阳的中药进机体调,如:黄芪党参、熟地、当归、首乌、脂、肉苁蓉等均有一定疗效;还要注意防治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必要时可少量输或输入骨髓细胞,这对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减轻毒副作用可能有所帮助。已有动物实验显示,照射前吸入低氧混体可以降低心脏放射损伤的程度,但是,能不能进临床过渡还要进大量工作。前这些面不少的减毒研究还在进之中。

预后

据推测,本世纪放射治疗可能仍是抑制肿生长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法。尽管新的放射治疗法及技术正在研制,且有望减低传统放射治疗带来的心脏损害,但据近十几年来的有报道,放射性心脏损害的出现率存在上升的趋势。如果患者一般情况较好,放射治疗的案得当,因心脏损害导致的死亡数量很少,少数死亡者的死因多为心脏压塞或衰处理不当。相当一部分接受放射治疗的病人可无明显症状,大多数人即使有心脏渗出的表现,但流动力能保持长期稳定,功能的减退也相对比较缓慢。不过放射治疗后期一旦出现较明显的临床症状时,是肿复发或浸润造成的损害还是心脏放射治疗后的迟发性毒性反应不易鉴,因此是否继续进放射治疗的决比较难下。当然,此时若诊断处理正确,仍可减缓病情的发展,这类患者最终的转归常常还是据肿浸润的结果而定。而放射性心脏损害只是促进病情恶化的因素之一,它基本上是可以控制的。

疾病预防

1、在对乳腺癌、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放射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放射治疗的量、次数和时间的掌握,量不宜过大、时间不要太长。放疗照射区所包括心脏的容积尽量要小。在放射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心脏的保护。必要时在隆突下用防护垫保护心脏,可降低对心脏的损害。

2、长期从事放射治疗和放射投照的工作人员在执放射治疗或在放射线下工作时应加强防护意识,提高技术水平,严格执操作规程,防止射线接触过多,积极进射线防护。

饮食保健

放射性心脏损害吃什么对身体好?

1、多水多吃水果和蔬菜;

2、坚果类、薏苡仁、黑芝麻、黄豆、玉米马铃薯菠菜芹菜木耳海带等食物;

3、多补充膳食纤维素,纤维要存在于蔬菜中,以竹笋、干菜、芹菜韭菜为代表,粮食作物中以黄豆、燕麦含量较多;

4、多补充维生素,如水果、新鲜蔬菜、植物油;

5、多补充微量元素,如硒、铬、钙、镁、钾、碘等矿物元素。

放射性心脏损害最好吃什么食物?

1、少吃肥肉、奶油、黄油等脂肪类食物,少吃动物肝脏子、等含固醇高的食物;

2、不能抽烟,少,少咖啡

3、少吃或不吃蔗糖、葡萄糖等糖类食品。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刚毛尖子木

下一篇 冠果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