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干岩矸

矸,全草常皱缩成团,被毛。主根,直径5-10mm,表面棕黄色,有明显的皱纹及须根痕,质硬而脆,断面黄绿色。多成束卷灰绿色。多易掉落。有的可见黄色小花微,味苦。生于海拔600-1200m的悬崖陡壁少见雨水处。分布于湖北、四川黄堇多年生草本,全体密被白色毛茸。主根肉质,,灰黄色1-3,直立或倾斜。叶基生,具长柄;叶片轮廓狭三角,二回羽状复叶,一回裂11-13枚......
目录

形态特征

岩黄连黄堇多年生草本,全体密被白色毛茸。主根肉质,,灰黄色1-3,直立或倾斜。叶基生,具长柄;叶片轮廓狭三角,二回羽状复叶,一回裂11-13枚,具短柄;二回裂9-11枚;末回裂宽倒卵形,先端钝或再2-3深裂。总状花序生,疏生10余朵;苞片短小,卵状披针花冠金黄色,无毛,外轮上瓣先端具浅凹,,长约占全瓣长的2/3,末端略下弯。蒴果,全体被毛,花柱宿存。期夏存。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600-1200m的悬崖陡壁少见雨水处。

分布范围

分布于湖北、四川

主要价值

毛黄堇【中药

【出处】出自南川《常用草药手册》

【拼音】Gān Yán Gān

【英文】all-grass of Tomentose Corydalis

岩黄连黄堇、毛黄连、遍山白

性味】味苦;性凉

【用法用量】服:汤,3-9g;或饮;研末,1.5g,每日3次。

来源

药材基源:为罂粟植物黄堇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Corydalis tomentella Franch.

干岩矸采收和储藏:夏季采集,洗净,晒干。

功能

清热解毒凉血瘀。性感冒;咽喉肿痛;目赤疼痛;‘咳吐血胃热脘痛;肝郁胁痛湿热泻痢;疮毒;跌打肿痛

摘录:《中华本草》

民间版本

矸为罂粟植物黄堇的全草,清热解毒凉血瘀,性感冒,咽喉肿痛,目赤疼痛,咳吐血胃热脘痛,肝郁胁痛湿热泻痢,疮毒,跌打肿痛。

出处」出自南川《常用草药手册》

拼音Gān Yán Gān

「英文all-grass of Tomentose Corydalis

岩黄连黄堇、毛黄连、遍山白

「来源」

药材基源:为罂粟植物黄堇的全草。

干岩矸拉丁植物动物矿物:Corydalis tomentella Franch.采收和储藏:夏季采集,洗净,晒干。

「原态」黄堇多年生草本,全体密被白色毛茸。主根肉质,,灰黄色1-3,直立或倾斜。叶基生,具长柄;叶片轮廓狭三角,二回羽状复叶,一回裂11-13枚,具短柄;二回裂9-11枚;末回裂宽倒卵形,先端钝或再2-3深裂。总状花序生,疏生10余朵;苞片短小,卵状披针花冠金黄色,无毛,外轮上瓣先端具浅凹,,长约占全瓣长的2/3,末端略下弯。蒴果,全体被毛,花柱宿存。期夏存。

「性状」性状鉴,全草常皱缩成团,被毛。主根,直径5-10mm,表面棕黄色,有明显的皱纹及须根痕,质硬而脆,断面黄绿色。多成束卷灰绿色。多已碎落。有的可见黄色小花微,味苦。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治」清热解毒凉血瘀。性感冒;咽喉肿痛;目赤疼痛;‘咳吐血胃热脘痛;肝郁胁痛湿热泻痢;疮毒;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服:汤,3-9g;或饮;研末,1.5g,每日3次。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