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构菌

构菌构菌冬菇、金钱菌、毛脚金钱菌、榎茸、冻菌。秋末至冬初光生在树林或灌木,死树上或树干上或树木横断面上,多数丛生。分布于吉林、河北山西蒙古、陕西、甘肃、青海、江苏、广西、四川云南冬菇、金钱菌、毛脚金钱菌、榎茸、冻菌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伞菌科构菌Collybiavelutipes(Curt.)Quel.,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布:秋末至冬初光生在树林或灌木,死......
目录

基本资料

  冬菇、金钱菌、毛脚金钱菌、榎茸、冻菌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伞菌科构菌Collybiavelutipes(Curt.)Quel.,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布:秋末至冬初光生在树林或灌木,死树上或树干上或树木横断面上,多数丛生。分布于吉林、河北山西蒙古、陕西、甘肃、青海、江苏、广西、四川云南

  化成份:子实体氨酸和赖氨酸。

  性味:咸、微苦,

  功能治:利肝脏,益肠,抗癌。常食用可以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及肠溃疡龄儿童可以有效地增加身高和体重。

  摘录:《全国草药汇编》

原形态

菌丝体

  (1)菌丝体由孢子萌发而成,在人工培养条件下,菌丝通常呈白色绒毛状,图片有横隔和分枝,很多菌丝聚集在一起便成菌丝体。和其它食用菌不同的是,菌丝长到一定阶段会成大量的单细胞粉孢子(也叫分生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可萌发成单核菌丝或双核菌丝。有人在试验中发现,构菌菌丝阶段的粉孢子多少与构菌的质量有,粉孢子多的菌株质量都差,菌柄基部色较深。?

子实体

  (2)子实体子实体要功能是产生孢子繁殖后代。构菌的子实体由菌盖、菌褶、菌柄三部分组成,多数成束生长,肉质柔软有弹性。菌盖呈球或呈扁半球,直径1.5~7厘米,幼时球,逐渐平展,过分成熟时边缘皱折向上翻卷。菌盖表面有质薄层,湿时有粘性,色黄白到黄褐,菌肉白色,中央厚,边缘薄,菌褶白色象牙色,较稀疏,长短不一,与菌柄离生或弯生。菌柄中央生,中空柱状,稍弯,长3.5~15厘米,直径0.3~1.5厘米,菌柄基部相连,上部呈肉质,下部为革质,表面密生黑褐色短绒毛,担孢子生于菌褶子实层上,孢子,无色。?

化学成份

  含维生素D2,氨基酸植物凝素(lectin),甲壳质(chitin),N-乙酰氨基葡萄糖(N-acetylglu-cosamine),图片多糖(polysaccharide),脂肪酸,其组成要有油酸(oleicacid),亚油酸(linoleicacid),牛磺酸(taurine),香菇嘌呤(eritadenine)。甾体成分有:5,8,22-麦角甾三烯-3β-醇(ergosta-5,8,22-trien-3β-ol),麦角甾醇(ergosterol),7,22-麦角甾二烯-3β-醇(ergosta-7,22-dien-3β-ol),5,7-麦角甾二烯-3β-醇(er-gosta-5,7-dien-3β-ol)。还含细胞溶解毒素:细胞溶素(lysin)及构菌细胞毒素(flammutoxin)。

药理作用

抗肿作用

  构菌多糖对小移植性肉瘤S180,肝癌H22和Leuis肺癌均有明显的抗肿活性,图片其作用强度与云芝多糖相近,构菌多糖对小肉瘤S180的抑作用未见明显量效系,可能因其作用是免疫调,而非直接杀伤细胞。它可抑制肿生长,使肿坏死程度增加,糖原含量减少,并使肿组织酸性非特异性酯酶活力下降。小每日腔注射构菌多糖5mg/kg,连续10天,能明显抑制皮下接种的S180实体在昆明种小生长,抑率为39.5%-40%。从构菌中分离得到多糖PA3DE(相对分子质量54万)和PA5DE(相对分子质量47.1万)对小肉瘤S180的抑制率分为50.2%和46.7%。此外,对构菌多糖进分离和纯化,还得到EA3,EA5,EA6和EA7四个组分,其中EA3和EA5对小肉瘤S180的抑制率分为82%和84%。EA6可增强病L1210疫苗对BDF1小的抗肿免疫,延长再接种1000个病L1210细胞小的寿命。服EA6可增强荷S180ICR小细胞抗绵羊红细胞(SRBC)抗体IgM的产生和迟发性过敏反应,当与肿冷冻疗法同用时,此种增强体液和细胞免疫的作用更为显着,可增强冷冻疗法的作用。但无论单独服还是与冷冻疗法同用,碳廓清实验表明,EA6不能增强小网状皮系统功能。另从构菌菌丝体中分离得到一种弱酸性含90%以上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3000的糖蛋白(proflamin)有显着的抗癌活性,它对B-16黑色和腺癌755有明显作用,但不具细胞毒作用,小服该蛋白未见任何明显毒副反应。构菌子实体柄中含有一种蛋白多糖,在每日10mg/kg,连续10天量下,其对小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62.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构菌多糖0.5-10μg/ml能显着促进刀豆素A(ConA)诱导的正常大淋巴细胞增殖及白介素-2(IL-2)的产生,但大量(50μg/ml)对IL-2的产生有抑制作用,构菌多糖也能对抗免疫抑制氢化可的松对IL-2产生的抑制作用,使受抑淋巴细胞产生IL-2的能力部分恢复。构菌

疲劳作用

  服用构菌一定时间的小,其乳酸氢酶活力、糖原、糖原含量均显着增加,图片游泳运动后乳酸水平及清尿素氮含量明显降低,运动后恢复期乳酸清除率显着升高,表明构菌有增强机体运动负荷的适应性,抵抗疲劳产生和加速疲劳消除的作用。

液系统的影响

  从构菌中分离到一种蛋白酶,在体外具有抑制大浆凝结和促进纤溶的作用,其作用呈浓度和量依赖性。但在体给药时,可有短暂的促凝作用。

抗炎作用

  构菌菌丝体、子实体中提取的多糖对小耳郭炎症模型有抗炎作用,其抗炎活性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强,且子实体多糖抗炎活性高于菌丝体多糖。

其他作用

  构菌可阻抑动物因喂饲高固醇饲料而起的脂升高,构菌还能促进大血红蛋白的成。

毒性

  构菌毒性极小,大和小服半数致死量均大于20g/kg,连续喂食7天,未见任何毒性反应,Ames试验对TA97a,TA98,TA100和TA102四个菌株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细胞遗传检测未发现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诱发染色体畸变作用,姐妹染色体单体互换频率为阴性,量15g/kg对大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为阴性,量5g/kg对小睾丸的初级母细胞无诱发染色体畸变作用。大灌服构菌粉0.01g/kg,0.1g/kg,1g/kg,10g/kg,20g/kg和30g/kg6个量组,连续喂养50天,体重无明显增长,系数均无明显差异,各脏器病理观察和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病理改变。

栽培技术

  构菌栽培法有熟料栽培和生料栽培两种。?

  1.熟料栽培:熟料栽培构菌,是指将培养料通过常压或高压灭菌,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培菌的栽培法。此法成功率高,出菇整齐,产量高。?

  (1)栽培利用自然温度栽培构菌,选择适宜的生产季是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一环。构菌属于低温型的菌类,菌丝生长范围7~30℃,最佳23℃;子实体分化发育适应范围3~18℃,以12~13℃生长最好。温度低于3℃菌盖会变成麦糖色,并出现畸菇。?

  人工栽培应以当地自然温选择。南以晚秋,北以中秋季接种,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温度,发菌培养菌丝体。待菌丝生理成熟后,天渐冷,温下降,正适合子实体生长发育的低温候。江南诸省通常以10~11月间接种,过1个月左右发菌培养,到11~12月间进入出菇。高海拔温较低的山区和长江以北各省,可提前在9月接种,11月出菇;也可以在早春接种,加温发菌春季长菇。低海拔的平川地区,应适当推迟接种。为了解决夏季构菌市场需求,可以利用冷库生产构菌

  (2)栽培场所构菌栽培分为发菌、出菇两大步。发菌阶段要求场所保温、通、干净。出菇阶段最好选择在室外建半地下式菇房,即往地下挖1米深,再在四周用土垛起1米高的墙,上盖塑料膜及草帘。?

  构菌

  (3)原料配比?

  ①棉籽壳100公斤、麦麸20公斤、玉米面5公斤、石膏粉2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白糖1公斤。?

  ②玉米芯(粉碎)75公斤、麦麸20公斤、玉米面3.5公斤、石膏粉2公斤、黄豆面1.5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白糖1公斤。?

  高粱壳、锯末、生壳、豆秆、玉米秆、油菜秆等大多数农作物秸秆粉碎后均可代替配中的玉米芯,但无论选用何种原料,都要求新鲜、干净、无霉变。比例称量好各原料,除白糖需加水溶化外,其余均应拌均匀。加水充分搅拌并使含水量达到65%左右,再闷2~4小时,即可装袋。?

  (4)装袋灭菌选用宽15~17厘米、长33厘米的塑料袋一头出菇,或15~17厘米宽、55厘米长的塑料袋两头出菇。装袋时边装料边压实,装好后两端用细扎成活结。常规法高压或常压灭菌。?

  (5)接种培菌灭菌好的塑料袋,冷却至室温后即可进接种。接种箱每立米用甲醛10毫升、高锰酸钾5克进灭菌30分钟。接种时严格操作规程,两端接种,一般每瓶种(750克/瓶)可接25~30袋。接种后及时将袋移入培养室,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约24小时菌丝萌发,在20~25℃室温下生长约40~50天即可满袋。9月中旬接种,大部分10月底发透菌丝,叫全期发菌。以后接种由于温度低,发菌半袋后便边爬料边出菇,叫做半期发菌出菇。?

  (6)出菇管理袋栽构菌栽培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五种:?   

①满袋装料,套袋出菇。?

  ②满袋装料,套袋倒卧出菇。?

  ③半袋装料,盖纸站立出菇。?

  ④半袋装料,披膜倒卧出菇。?

  构菌

  ⑤中间装料,倒卧两头披膜出菇。?

  全期发菌的栽培袋出菇期的管理工序为解→翻卷袋→堆袋披膜→通湿催蕾→掀膜通1天→披膜促柄伸长→采收→搔菌灌水→保温保湿催蕾。管理法同前,直至收获4茬菇。?

  半期发菌的栽培袋,在培菌期,菌丝发满半袋后,两端即有幼菇成,此时应及时全期发菌的管理法将菌袋移入栽培场。?

  ①堆袋披膜。堆袋披膜是近年来在生产中探索出的新技术,采用这项技术可提高场地利用率,提高产量,提高构菌质量。

  具体法是将两端袋,将料面上多余塑料袋翻卷至料面。可据袋的长短决定一端解或两端解,一端解摆放法是将两个袋底部相对平放在一起,高度以5~6袋为宜,长度不限。在出菇场地面及四周喷足水分,然后用塑料膜覆盖菌袋。此法保温保湿良好,后期又可积累二氧化碳,有利于菌柄生长。?

②保湿催蕾。披膜后保持膜候,空相对湿度85%~90%,每天早上掀膜通30分钟,约7~10天可相继出菇,出菇后可适当加大通,保湿度,但不可把水洒到菇体上。

  ③掀膜通抑制。当柄长到3~5厘米时要进湿降温抑制。具体措施为停止向地面洒水,掀去塑料膜,通,冬天保持2天,春秋保持1天,使料面水分失,不再出菇,已长出的菇也因基部失水而不再分枝。?

  ④培育优质菇。抑制完成后,进入柄伸长阶段,要培养柄长、色白、盖小的优质构菌,必须控制好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这四因素之间的系。?

  A.温度:控制在6~8℃。?

  构菌

  B.湿度:空相对湿度85%~90%。?

  C.光照:极弱光,光源位置不能改变,否则子实体乱。?

D.二氧化碳:浓度达0.11%~0.15%可促使菌柄伸长,超过1%抑制菌盖发育,达到3%抑制菌盖生长而不抑制菌柄生长,达到5%就不会成子实体。通过控制通量维持高二氧化碳浓度。?一般温度在10~15℃条件下,进入速生期5~7天菇柄可从3厘米长到12~15厘米,10天后可长到15~20厘米,这时可据加工鲜销标准适时采收。?

  ⑤搔菌灌水。第一茬菇采收后,要进搔菌,即用丝钩将菇和老菌皮挖掉大约0.5厘米左右,并将料面整平。若菌袋失水,应往袋灌水,可将塑料袋多余的塑料膜拉起往料面上灌水,6~10小时后将水倒出,然后再进催蕾育菇管理。一般情况下,构菌种一次可采收3~4茬,生物转化率可达80%~120%。

生长发育条件

  (1)构菌是腐生真菌,只能通过菌丝从现成的培养料中吸收养物质。在栽培中,培养料的选择对产量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构菌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所需的养包括氮素养、糖类养、矿质养和少量的维生素养。?

  氮素养是构菌成蛋白质和核酸的原料,在栽培配料中麦麸、大豆粉等原料含有大量的氮素养料。糖类要指碳水化物,它是构菌生命活动的能源和构成细胞的要成分。构菌可利用培养料中的淀粉、纤维素、木质素。在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的碳、氮比以20∶1为好,子实体生长阶段以30~40∶1为好。构菌需要的矿质元素有磷、钾、钙、镁等,所以在培养中应加入一定量的磷酸二氢钾、硫酸钙、硫酸镁等矿质养料。构菌也需要少量的维生素类物质,由于在培养料中如麦麸、豆粉中含有的维生素量基本可以满足构菌生活需要,因而在栽培中常不再添加维生素类物质。?

  (2)温度构菌属低温结实性真菌,菌丝体在5~32℃范围均能生长,但最适温度为22~25℃,菌丝较耐低温,但对高温抵抗力较弱,在34℃以上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子实体分化在3~18℃的范围,但成的最适温度为8~10℃。低温下构菌生长旺盛,温度偏高,柄细长,盖小。同时,构菌在昼夜温差大时可刺激子实体原基发生。?

  (3)水分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的含水量要求在65%~70%,低于60%菌丝生长不良,高于70%培养料中氧减少,影响菌丝正常生长。子实体原基成阶段,要求环境中空相对湿度在85%左右。子实体生长阶段,空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为宜。湿度低子实体不能充分生长湿度过高,容易发生病虫害。?

  构菌

  (4)空构菌为好性真菌,在代谢过程中需不断吸收新鲜空。菌丝生长阶段,微量通即可满足菌丝生长需要。在子实体成期则要消耗大量的氧,特是大量栽培时,当空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积累量超过0.6%时,子实体的成和菌盖的发育就会受到抑制。?

  (5)光线菌丝和子实体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均能生长,但子实体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菌盖生长慢而小,多成畸菇,微弱的射光可刺激菌盖生长,过强的光线会使菌柄生长受到抑制。以食菌柄为构菌,在其培养过程中,可加纸筒遮光,促使菌柄伸长。?

  (6)酸碱度构菌要求偏酸性环境,菌丝在pH3~8.4范围均能生长,但最适pH值为4~7,子实体成期的最适pH值为5~6。

采收与加工

  1.采收:采收的标准是菌盖轻微展,鲜销的构菌应在菌盖6~7分时采收,不宜太迟,以免柄基部变褐色,基部绒毛增加而影响质量。

  2.分级?

  (1)一级菌盖呈半,直径0.5~1.3厘米,柄长14~15厘米,整齐度80%以上,无褐,无杂质。?

  (2)二级菌盖未伞,呈半,直径1.2~1.5厘米,柄长13~15厘米,柄基部浅黄至浅褐色,有色长度不超过1.5厘米,无杂质。?

  (3)三级菌盖直径1.5~2厘米,柄长10~15厘米,柄基部黄褐色占1/3,无杂质。?

  3.暂时贮存:构菌不耐鲜贮,采收后需尽快处理,暂时存放应放在低温黑暗处,将菇体摊薄,止堆积,严向菇体洒水

  4.初加工:将菇体检验杂质后在冷水中冲选两遍,取出至不滴水,然后放入沸水中(不能用、铜锅)沸5~10分钟,捞出,冷水冲洗后放入0.1%~0.2%的柠檬酸水中,送往罐头加工厂。

  构菌

  5.盐?

  (1)预把5%~10%食盐水置于铝锅沸,倒入构菌沸5~7分钟,捞出沥去水分。?

  (2)盐每100公斤菇加入25~30公斤食盐。先在缸底放一层盐,加一层菇,反复至缸满,再注入沸后冷却的饱和食盐水,使菇浸泡食盐水中,再加入调整液,使溶液pH值达3.5左右,不足用柠檬酸调。?

  (3)管理冬天7天翻缸一次,共3次;夏天2天一次,共10次。一般盐20天即可装箱外运。

  6.制罐头:把优质的构菌放在水中烫几分钟捞起,进色,然后放在生理盐水中,制罐,高压灭菌消毒,即制成罐头。其工艺为:采收→挑选→杀青→冷却→分装→加液→排→压盖→杀菌(123~130℃,30分钟~90分钟)→冷却→保温(38℃)→检验→成品。

  7.塑膜真空包装:采用聚丙烯塑料膜包装,用高频抽气机密封,低温保藏,在1℃环境中可保鲜20天,7~8℃保鲜10天。

  8.干制:把鲜构菌晒干或干至含水量10%~12%。晒干的构菌色较深,不耐久藏。干的构菌色泽好,质量高,但成本高,耐久藏。?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头孢泊肟酯

下一篇 构皮麻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