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枸橘叶

橘叶,中药之一。为芸香科植物叶片篱寨、臭、枸李、、臭杞、臭橘叶(《夏子益治奇疾》)。植物态详枸条。8~9月果实未成熟时采摘,日晒夜,至全部干理气,祛,消肿,结。治噎反胃呕吐疮。枸灌木或小乔木无毛;分枝多,小呈扁压状。具腋生粗大的棘刺,长1-5cm,刺基部扁平。互生,三出复叶叶柄长1-3cm,宽2-5mm;生小卵形,......
目录

植物形态

枸橘叶灌木或小乔木无毛;分枝多,小呈扁压状。具腋生粗大的棘刺,长1-5cm,刺基部扁平。互生,三出复叶叶柄长1-3cm,宽2-5mm;生小卵形,长1.5-6cm,宽0.7-3cm,先端微凹或,基部楔形,边缘有不明显小锯齿;侧生小较小,椭卵形,基部稍偏斜,幼嫩时在上有短柔毛,具半透明油腺点。白色,具短柄,单生或成对生于二年生腋,常先放,有香萼片5,卵状三角,长5-6mm;花瓣5,倒卵状匙,长1.5-3cm,宽0.5-1.5cm;雄蕊8-20或更多,长短不等;雌蕊1,子房近球,密被短柔毛,6-8室,每室具数枚胚珠花柱粗短,柱头头状。柑果,直径2-5cm,熟时橙黄色,密被短柔毛,具很多油腺,芳香,柄粗短,宿存于上。种子多数。期4-5月,果期7-10月。

生态分布

枸橘开花生态环境:多栽培于路旁、园作绿篱。

资源分布陕西、甘肃、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性状

性状鉴

枸橘绿衣实呈或剖成两半,直径0.8-1.2cm;外表面绿褐色,密被棕绿色毛茸,基都具盘状果柄痕;横剖面类白色,边缘绿褐色,可见凹陷的小点,瓤囊黄白色;味苦涩。

绿衣壳多为半球,直径2.5-3cm;外皮灰绿色或黄绿色,有微隆起皱纹,被细柔毛;横剖面果皮厚3-5mm,边缘有油点1-2列,瓤囊5-7瓣,中轴宽2-5mm。香,味微苦。

显微鉴

粉末特征:呈谈棕黄色或绿色

果皮表皮细胞不规则多角,长9-17μm,壁厚3-6μm。横切面观,细胞径向延长,平周壁及垂周壁外增厚。

②非腺毛由1-14个细胞组成,平直或稍弯端渐尖或钝,长75-285μm,壁明显,基部细胞直径17-20μm,壁厚5-7μm。

果皮细胞类,壁厚7-10μm。

④油室大小悬殊,长径91-715μm。

⑤草酸钙结晶斜菱形或多面体,长7-20μm。

药材信息

炮制

清水洗净,浸泡,取出,润透,切,晒干。

成分

属甙、新属甙、柚皮甙和少量野漆树甙。

属甙。

性味

《纲》:辛,温,无毒

功用

理气,祛,消肿,结。

①《谱》:嫩汤代,去

②《上海常用草药》:行气,消结,止呕。

治噎反胃呕吐疮。

用法用量

服:汤,2~5钱;或研作

①治下痢脓,后重:橘叶萆薢等分存性,研,每调下二钱服。

又治瘘,消肿导毒。

(《纲》) ②治咽喉生疮,层层如迭,不痛,日久有窍出臭,废饮食:臭橘叶汤连服。

(《夏子益治奇疾》)

药典摘录

枸橘叶1.《录》:枸,色青烈,小者似实,大者似壳。近时难得实,人多植枸于篱落间,收其实,剖于之,以和药味,与商州之几逼真矣。

2.《纲》:枸,处处有之,树并与同,但干多刺,二月,青蕊不香,结实大如弹实,而壳薄不香 。

3.《本逢原》:枸同类,其干多刺,故破气热之力过之。“破气热,解毒。”

4.《纲拾遗》:疗子痈疝气,整个枸存性,研末,陈送服。

5.《植物实图考》:治跌打。

6.《中国药植图鉴》:发汗,健,祛利尿。治胸腹满痛。

7.《上海常用草药》:利,健,通便。治部胀满,消化不良便秘子宫垂,乳房结核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头孢米诺

下一篇 头孢克洛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