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橄榄

橄榄 橄榄:Canarium album(Lour.) Raeusch.),又青果、白榄,橄榄橄榄属,乔木植物橄榄高10-25(-35)米;小粗5-6毫米,幼部被黄棕色绒毛,很快变无毛;部周围有柱状维管束,稀在中央亦有若干维管束;有托叶,仅时存在,着生于近叶柄基部的干上;小3-6对,纸质至革质,披针花萼长2.5-3毫米,雄花萼具3浅齿雌花萼近平;果卵或纺锤;......
目录

物种起源

橄榄橄榄是著的亚热带特产果树。栽培历史悠久,在古书《齐民要术》中就有橄榄的记载。汉代《三黄图》一书中写道汉武帝元鼎六年……起扶荔宫,从植所得奇草异木,龙眼荔枝槟榔橄榄、千岁、桔皆百余本。由此说明,中国栽培橄榄在汉朝就很普遍,最少2000多年的历史。

形态特征

乔木,高10-25(-35)米,胸径可达150厘米。小粗5-6毫米,幼部被黄棕色绒毛,很快变无毛;部周围有柱状维管束,稀在中央亦有若干维管束。有托叶,仅时存在,着生于近叶柄基部的干上。小3-6对,纸质至革质,披针(至卵形),长6-14厘米,宽2-5.5厘米,无毛或在叶脉生了的刚毛,面有极细小状突起;先端渐尖至骤狭渐尖,尖头长约2厘米,钝;基部楔形,偏斜,全缘侧脉12-16对,中脉发达。

橄榄

花序腋生,微被绒毛至无毛;雄花序为聚伞花序,长15-30厘米,多雌花序为总状,长3-6厘米,具12朵以下。疏被绒毛至无毛,雄花长5.5-8毫米,雌花长约7毫米;花萼长2.5-3毫米,在雄花上具3浅齿,在雌花上近平;雄蕊6,无毛,合生1/2以上(在雌花中几全长合生);花盘雄花中球,高1-1.5毫米,微6裂,中央有或无,上部有少许刚毛;在雌花中环状,略具3波状齿,高1毫米,厚肉质,面有疏柔毛。雌蕊密被短柔毛;在雄花中细小或缺。

果序长1.5-15厘米,具1-6果。果萼扁平,直径0.5厘米,萼齿外弯。果卵至纺锤,横切面近,长2.5-3.5厘米,无毛,成熟时黄绿色;外果皮厚,干时有皱纹;果核渐尖,横切面至六角,在钝的肋角和核盖之间有浅沟槽,核盖有稍凸起的中肋,外面浅波状;核盖厚1.5-2(-3)毫米。种子1-2,不育室稍退化。期4-5月,果10-12月成熟。

生长习性

橄榄橄榄喜温暖,生长期需适当高温才能生长旺盛,结果良好,年平均温在20℃以上,冬季无严霜冻害地区最适其生长,冬天可忍受短时间的零下3℃的低温,但温度下降到4℃以下时就会发生严重冻害。降雨量在1200-1400毫米的地区可正常生长。对土壤适应性较广,江河沿岸,丘陵山地,红黄壤、石砾土均可栽培,只要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都可生长良好。

分布范围

橄榄原产中国南,中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区均有栽培,分布于越南北部至中部。日本(长崎、冲)及马来半岛有栽培。中国分布以福建省为最多,四川浙江台湾等部分地区也有分布。栽培橄榄的国家除中国外,还有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印度马来西亚

野生于海拔1300米以下的沟谷和山坡杂木林中,或栽培园、村旁。海南台湾两省及四川的西昌地区均发现野生橄榄

繁殖栽培

繁殖

种子

橄榄种子采集与处理:橄榄留作种子果实,须让其充分发育成熟,在种核外壳部分转淡为赤炭色时,约在10月下旬-11月份采收。将橄榄鲜果与食盐重量10:1混后倒入缸里,用脚踩至肉核分离,再放入清水中浸泡7-8小时,后用木锤轻敲取粒,使果肉和果核分离。

种子的层积沙藏:橄榄种子需通过层积处理来完成后熟阶段,选择避阴凉的室,用干净河沙层积,湿度以手握成团而无水滴出,放后又能成小块状为宜。种子与河沙比例为1:3,一层河沙一层种子,如此相间堆积4-5层。层积期间注意检查,控制好温、湿度,防止霉烂、过干。

⒊播种:翌年2-3月份播种,播种前用温水浸泡种子5-6小时,有利于萌整齐,便于施肥、喷药、喷水等管理。准备在原园地苗床嫁接繁殖的,株约为12厘米×15厘米,过宽土壤利用率低,杂草生长旺盛;过窄嫁接时不便,同时苗木徒长厉害,不利壮苗。用于销售幼苗或移栽小苗的,播种时可以密集。均匀撒播种子300-400粒/m

嫁接

嫁接技术要点:橄榄实生种植进入结果期需要6-8年,而且植株高大,管理不便,变异系数较大。通过嫁接可提前3-4年结果,并有矮化植株、加快改良更新优良品种的作用。

嫁接时间:小苗以2月-3月底,温稳定在15-16℃以上的晴天,即树体液汁始流动时最佳;成年大树根系深、土温回升相对较慢,高接时间可相应推后,可延长到4-5月份嫁接

⒊接穗的采集与处理:接穗在春梢萌动时剪取,在优良高产稳产的壮年树上,选择节间短、眼充实、粗细与砧木相当,生在树冠外部的秋穗条。剪下后立即剪除叶片,用湿布包捆,外面套上塑料袋,防止穗条失水分。需要保存时间较长,应注意袋内湿度和养分供应以防止霉烂,运输过程中注意保护好眼和皮层不受损。

嫁接法:接穗选择有2-5个眼的穗,采用接、切接为。为了减少伤单宁的氧化和伤流问题,嫁接速度要快。砧木和接穗成层对准插紧,密封包扎,眼处单层拉紧。成年树采取嵌接和切接为,同时留好部分树冠作抽水,保护树体正常生长

⒌解膜和抹橄榄树伤能力相对其他果树慢,采用降解薄膜正常不需解膜,个扎得紧需要解除,应视接分生组织完全愈并牢固后,才可解膜,以保顺利生长。砧木易萌发定芽,要及时给予抹除,以减少与穗条争夺养分和占据空间等负作用。

栽培技术

园地

橄榄具有喜温暖且抗旱能力强的特点,年均温度在18-20℃,年降雨量1200-1600毫米的地都适橄榄生长。园地以土层深厚疏松,含有丰富有机质土壤或砂壤土最佳。走向不宜有强烈西照或冷空和易成霜的山坳。结园地实际情况,选择交通便,水源丰富无污染,地较为平坦的山坡地或梯田地种植。

管理

⒈种植:橄榄主根发达,侧根须根少,特是其木质部质地比龙眼荔枝等果树木质部疏松且表层组织乳汁多的特性。种植后难以及时从土壤吸收水分,加上移植时部损伤树体水分发及汁液伤流较多,导致树体地上部和地下部的水分平衡破坏而影响成活。选择雨水充足的季(小满、种期间),取苗时尽量减少根系损伤,并及时去掉2/3-3/4的叶片,不带土幼树苗有条件干用降解膜密封包扎,减少水分发。坑要挖深,种时也要埋深或培土要高,待确定成活后再适当挖部分培土。水源充足园地在进水拌成泥浆,或放入水稻田泥浆更好,把部放在泥浆种植后盖土。种时不能施无机肥或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防止伤影响成活。

⒉养护措施:插竹竿防牲畜危害和采取遮阴措施,树盘可采用地膜覆盖或铺盖稻草等措施来保持湿度以顺利渡过夏天。

⒊整修剪:橄榄生长势强劲,容易造成生长过旺,影响生殖生长。一般采取削弱端优势,以轻剪、疏剪为或适当短,促使各级分枝成均匀紧凑的树冠。橄榄结果具有外端优势特性和每年的结果大都是上年的夏秋梢发育而来的特点。采果后修剪时,注意培养树冠外围的夏秋梢,促使立春后至惊蛰前抽发的结果,其坐果率最好。生产上还结控水、断、环扎、化调控等促措施,环割处理应慎重操作,不宜提倡。

⒋肥水管理:栽培树龄、树势、结果量、土壤肥力等决定施肥时期和施肥量。一般在3月份施前肥,以中速效肥结农家肥;8-9月份施壮果肥,偏速效肥及植物生长追肥;采果后,应重施农家有机肥和N、P、K、Ga等大量元素补充,并尽量做到翻土、深施、覆盖。雨天旱晴应及时排灌,保树体的正常生长,特在每次抽梢期和果实膨大期要保有适当的水分供给。

采收

据用途及市场需求,适时采收。橄榄果实单宁较多,采后极易失去水分皱缩,采摘时销售、加工量或订单采收。同时注意保护果顶芽以抽生次年的结果,尽量做到轻采、轻装、运输不伤果实。保持适当稳定的温、湿度是橄榄保鲜键环。然后再据用途不同程序加工,以取得最佳的济效益。

病虫防治

橄榄相对桔、青枣等其他果树病害较轻,要有病、流病、树病等。病虫害近年来发展日益猖獗,疏于管理易造成害虫大量繁殖危害,导致橄榄变黄、落、条干枯,有部分植株整株死亡,并逐渐影响到周围橄榄树的生长要害虫有星室木虱、小黄卷蛾、黑刺粉虱、蚧类,天牛类等。应采取“预防为、综防治”措施。

抓好清园工作,消灭病虫传染源;加强管理,增强树势,减少病虫害发生。针对病虫危害严重株树,进回缩更新或矮化嫁接新品种及套种其他果树、农作物等。

掌握各种害虫生活习性和危害程度,进药物防治。病害在新梢展或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喷雾防治;虫害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10%蚜虱净2000倍液+40%乐斯本1500倍液,或5%锐劲特1500倍液+5%阿克泰12500倍液喷雾防治。天牛类结人工捕杀,将蘸取药液的棉花塞入虫道薰杀。

种类介绍

橄榄品种资源极为丰富,品质或栽培较广的有:檀香、惠、公本、猎榄、窖榄、青

主要价值

养价值

橄榄橄榄养丰富,果肉含蛋白质、碳水化物、脂肪、维生素C以及钙、磷、等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10倍,的5倍,含钙量也很高,且易被人体吸收,尤适于女性、儿童食用。冬春季,每日嚼食两三枚鲜橄榄,可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故民间有“冬春橄榄人参”之誉。国外研究资料表明橄榄果实中还含有滨蒿酯,莨菪酯,(E)-3,3-二羟基-4,4-二甲氧基芪,没食子酸、逆没食子酸、短苏木酚、金丝苷和一些三萜类化物,挥发油、黄酮类化物。

药用价值

中医认为,橄榄味甘酸,性平,入,有清热解毒、利化痰生津止渴、除烦醒之功,适用于咽喉肿痛、烦渴、咳嗽等。《日华子本草》言其“下气、止泻”。《本草纲》言其“生津液、止烦渴,治咽喉痛,咀嚼汁,能解一切蟹毒”。《滇南本草》言其“治一切上炎、大头瘟症,能解湿热春温生津止渴,利,解毒、积滞”。

济价值

橄榄的木材可造船,也可作枕木,家具、农具及建筑用材等,核供雕刻,种仁可食,亦可榨油用于制肥皂或作润滑油。

植物文化

核雕

橄榄核雕又称榄雕,是汉族雕刻艺术之一,榄雕工艺秉承了岭南文化的格特征,造型秀丽、雅致,线条流畅、动静结、细腻微,其总体艺术特色可以概括为:雕刻细入微,态小巧玲珑,其技法以浮雕、雕、镂空雕为

橄榄核雕

橄榄核上进雕刻,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正是由于其操作上的高难度,核雕技艺鲜有传人。早在明代《清秘藏》中记载,“明代宣德年间有个叫夏白眼的,能于橄榄核上刻十六个娃娃,眉喜怒悉具。或刻子母九螭,荷花九鸶,其蟠屈走绰约之态,成于小核”。明代王叔远雕之核、邢献之雕之核、夏白眼雕之橄榄核可谓之核雕三绝,其作品传世绝少。在清代,也有不少核雕家高手,技艺超群,乾隆初年(1736年)苏州民间艺人杜世元,也是用一枚不到一核刻“苏子游赤壁”题材,与《核舟记》中的核舟有所不同,核雕在当时被称为“鬼工”。

据《齐东野语》记载,橄榄“谏果”、“忠果”、“青果”。因为初食橄榄时有涩之感,但放在嘴里久了,就会感到有清甜的回味,苦尽甘来,就好像“良药苦”、“忠言逆”一样。在古代它是一种贵的果品。据《南草木状》记载,(此果)吴时岁贡以赐近臣。

浙江温州孤屿西边,位于现今博物馆墙有株高大的橄榄树,据说此树是明代万历丁亥年间(公元1587年),郡守卫承芳张移建郡域南隅的“卓公祠”来此与兴庆寺贴邻时栽的。古祠早已废了,而此老橄榄树还健在,已有四百多年了。在此栽橄榄树是为了纪念卓公的,卓公为明代浙江瑞安人,洪武进士,他为人正直,遇事敢于直言,永乐初,为徙藩事而殉难,忠贞不屈,视死如归,感动了温州百姓,人们就栽橄榄树以纪念他的“秉性忠鲠,果敢净谏”的精神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橄榄仁

下一篇 合萌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