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牛角瓜

牛角瓜 牛角瓜(拉丁:Calotropis gigantea),五狗卧,是夹竹牛角瓜属直立灌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录》无危(LC)物种。牛角瓜高达3米,全株具乳汁,白色粗壮,倒卵状长或椭状长侧脉每边4-6条,聚伞花序状,花序梗和花梗被灰白色绒毛,花梗长2-2.5厘米,花冠紫蓝色,种子广卵形,端具白色绢质种毛,果期几乎全年,产于云南四川、广西......
目录

形态特征

牛角瓜直立灌木,高达3米,全株具乳汁;白色粗壮,幼部分被灰白色绒毛。倒卵状长或椭状长,长8-20厘米,宽3.5-9.5厘米,急尖,基部心形;两面被灰白色绒毛,老渐落;侧脉每边4-6条,疏离;叶柄极端,有时叶基部抱

聚伞花序状,腋生和生;花序梗和花梗被灰白色绒毛,花梗长2-2.5厘米;萼裂花冠紫蓝色,辐状,直径3-4厘米,裂,长1.5厘米,宽1厘米,急尖花冠蕊柱短,向,基部有。蓇葖单生,膨胀,端部外弯,长7-9厘米,直径3厘米,被短柔毛;种子广卵形,长5毫米,宽3毫米,端具白色绢质种毛;种毛长2.5厘米。果期几乎全年。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印度、斯里兰卡、缅甸越南马来西亚等;在中国分布于云南四川、广西和广东等省区。生长于低海拔向阳山坡、旷野地及海边。阳性植物,适宜生长在20-35℃的温度下。

繁殖方法

牛角瓜要为实生苗繁殖,周年果实要在夏、秋两季成熟。在播种前,需要将其种子在温水中浸泡12小时,种植在无纺布袋,一般的覆盖深度约为1厘米,这样有利于其种子萌发,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调查发现种子在1周后即可发,且发率可达80%以上,待幼苗长至40天左右即可移栽,移栽成活率可达85%以上。牛角瓜在于中国干热河谷地区可全年种植,但要幼苗生长的快而壮实,一般需要在春季播种。

栽培技术

牛角瓜牛角瓜是阳性植物,需对其采用阳畦种植,株为60厘米×60厘米较易生长,幼苗移栽10天后,每15天施1次液态肥,肥料以氮、磷和钾肥为,苗木生长的后期为了促进果实膨大,需要施磷肥和钾肥,牛角瓜株高长至40厘米左右即可,其量很大,但最终结果的花序却比较少,因此管理中需要通过疏处理来减少养分失,在期和果期为增加树体对养分的需求,则要增施有机肥料牛角瓜生长速度较快,会成较大郁度,一部分枝条会慢慢地失去活力而枯死,因此需要在不同的季对树体进修剪,如春季要进处理,冬季剪去枯和过密等。另外,还需对牛角瓜有针对性地进一定程度的病虫害防治。

主要价值

药用

牛角瓜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在印度被认为是传统的药用植物,其和果等均可药用,具有消炎、抗菌、化痰和解毒等作用,用于病、哮喘、咳嗽溃疡和肿等疾病的治疗。牛角瓜的乳汁具有强、保、镇痛消炎等疗效,树皮可治癫痫。2009年中国热带农业科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的相专家通过从牛角瓜中提取出的具有抗癌作用化物,令中国又新增2项牛角瓜提取物抗癌新专利。

牛角瓜果实籽后取其种子冠毛纤维,将该冠毛纤维鞣软处理,便可得到具有一定柔软度的纤维牛角瓜纤维用于纺织生产可替代棉纤维,织成的面料具有很多优点,不但有丝绸的滑爽质感,又有一定的透性和舒适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生态环保的新型纤维材料。牛角瓜纤维可用于制索、造纸、人造棉和织麻布、麻袋等,其种毛可作填充物及丝绒原料。牛角瓜纤维木棉纤维类似,其横面的中空度较大,可以作为潜在的吸水吸油材料、保暖材料和浮力材料等。乳汁干后可用作树原料,还可制鞣料及黄色染料。全株可作绿肥。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狗响铃

下一篇 牿岭勾儿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