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罐子草

罐子草野牡丹科,金锦香属,叶片坚纸质,果期7-9月。生于山坡、山谷、水边、路旁、疏林中或灌木丛中。【药】:罐子草【动植物态】:灌木,高0.3-1.2m。四棱或稀六棱,被平贴的糙伏毛或上升的糙伏毛,对生或有时3枚轮生;叶柄长0.5-1cm,密被平贴糙伏毛;叶片坚纸质,卵形至卵状披针,长5.5-11.5cm,宽2.3-3cm,先端渐尖,基部钝或全缘,具缘毛,两面被糙伏毛、微柔......
目录

植物简述

【药】:罐子草

【动植物态】:灌木,高0.3-1.2m。四棱或稀六棱,被平贴的糙伏毛或上升的糙伏毛,对生或有时3枚轮生;叶柄长0.5-1cm,密被平贴糙伏毛;叶片坚纸质,卵形至卵状披针,长5.5-11.5cm,宽2.3-3cm,先端渐尖,基部钝或全缘,具缘毛,两面被糙伏毛、微柔毛及透明腺点;基出5。稀疏聚伞花序组成花序生;花萼长约2.3cm,长坛,外面被刺手状有柄星状毛及微柔毛,裂4,长三角或卵状三角,长约1.1cm;花瓣4,深红色至紫色卵形,长约2cm;雄蕊8,花药具长药隔基部微膨大,末端具刺毛2;子房半下位,4室,先端具一圈短刚毛,上半部被疏微柔毛。蒴果卵形,为宿存萼所包,宿存萼长坛状,中部略上缢缩,长1.4-2cm,被刺毛状有柄星状毛。果期7-9月。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及台湾、广西、贵州等地。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800m的山坡、山谷、水边、路旁、疏林中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及台湾、广西、贵州等地

药用价值:

【功效】:清热利湿;止

治】:湿热泻痢;淋痛;久咳;劳嗽;咯血月经不调;白带

性味】:味苦;甘;性平

【用法用量】:服:汤,9-15g。

【出处】:《中华本草》

采收和储藏:

全年均可采,切段晒干。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羖羊角

下一篇 糕菜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