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葛谷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是中国南一些省区的一种常食蔬菜,其味甘凉可,常作煲汤之用。其要成分是淀粉,此外还含有约12%的黄酮类化物,包括大豆(黄豆)甙、大豆甙元、葛根素等10余种;并含有胡萝卜甙、氨基酸、香豆素类等。可作为药物应用。早在尧、舜、禹时期,人们就已始利用葛藤制麻织布。1972年,江苏吴县草鞋山发掘出三块制作于新石器时代、在今天看来依然技艺湛的葛布残,这三块葛布残是我国从6......
目录

简介

葛谷的功效介绍】:

葛谷 (《本》)

【来源】为豆科植物葛的种子

植物态详 葛根条。

食用葛:食用葛藤(中国植物图说·豆科),葛根、葛藤(云南贵州),粉葛、甘葛(四川

形态特点

藤本,具块根被稀疏的棕色长硬毛。羽状复叶具3小托叶着,箭头,上部裂长5-11毫米,基部2裂长3-8毫米,具条纹及长缘毛;小托叶披针,长5-7毫米;生小卵形,长9-15厘米,宽6-10厘米,3裂,侧生的斜宽卵形,稍小,多少2裂,先端短渐尖,基部截形,两面被短柔毛;小叶柄及总叶柄均密被长硬毛,总叶柄长3.5-16厘米。总状花序腋生,长达30厘米,不分枝或具1分枝3朵生于花序轴的每上;苞片卵形,长4-6毫米,无毛或具缘毛;苞片2枚,卵形,长2-3毫米,无毛或被很少的长硬毛;花梗纤细,长达7毫米,无毛。紫色或粉红;花萼钟状,外被毛或外面无毛,萼管长3-5毫米,萼裂4,披针,长4-7毫米,近等长,上较宽;旗瓣近,长14-18毫米,微缺,基部有2及痂状体,具长约3.5毫米的瓣柄,翼瓣卵形,长约16毫米,具瓣柄及龙骨瓣偏斜,面贴生;雄蕊单体,花药同型;子房被短硬毛,几无柄。荚果,长5.5-6.5(-9)厘米,宽约1厘米,被极稀疏的黄色长硬毛,缝线增粗,被稍密的毛,有种子9-12颗;种子卵形扁平,长4约毫米,宽约2.5毫米,红棕色。期9月,果期10月。 产广西、云南四川等省区。生于海拔1000-3200米的山沟林中。模式标本采自昆明附近。

成分及功效

【化成分】种子含油15%及γ-谷氨酰基苯丙氨酸。

性味】①《纲》:甘,平,无毒

②《医林纂要》:甘咸,

【功用治-葛谷的功效】①《本》:下痢。

②《纲》:解毒。

③《医林纂要》:补,清

【用法与用量】服:汤,3~5钱。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藁本

下一篇 葛藟汁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