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高粱泡根

高粱,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蔷薇高粱Rubus lambertianus Ser.的,分布于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具有疏风清热,凉血,活祛瘀之功效。常用于风热感冒,湿痹痛,半身不遂,咳崩漏痛经等。味苦、涩,性平。疏风清热,凉血,活祛瘀。用于治感冒,偏瘫,咳、衄、便血产后腹痛崩漏白带。①治呕血便血高粱......
目录

入药部位

性味

味苦、涩,性平。

功效

疏风清热,凉血,活祛瘀。

主治

用于治感冒,偏瘫,咳、衄、便血产后腹痛崩漏白带

相关配伍

①治呕血便血高粱二两,苦蘵一两,积雪草五钱,红糖少许,水服。

②治咳嗽高粱二两,水服。(以上二出《江西草药》)

③治产后腹痛高粱鲜嫩三斤,切细,文,再用菜油四两,至油全部吸收后,再加黄半斤,焖数分钟,熟,摊冷后贮藏备用。用时取本品四两左右,水,冲红糖、黄,早、晚空各服一次。(《浙江山药植志》)

④治感冒高热,并治吐血高粱一两,水,饭后服。(《浙江山药植志》)[3]

⑤治硬化高粱60~90g。加猪肝250g,服,每星期服一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用法用量

1.5~6g,汤。

炮制方法

秋季采挖,洗净切,用菜油、水各半干。

植物特征

半落藤状灌木,高达3米;幼时有细柔毛或近无毛,有微弯小皮刺单叶卵形,稀长卵形,长5~10厘米,宽1~8厘米,端渐尖,基部心形,上面疏生柔毛或沿叶脉有柔毛,下面被疏柔毛,沿叶脉毛较密,中脉上常疏生小皮刺,边缘明显3~5裂或呈波状,有细锯齿叶柄长2~4厘米,具细柔毛或近于无毛,有稀疏小皮刺托叶离生,线状深裂,有细柔毛或近无毛,常落。

花序生,生于上部花序常近总状,有时仅数朵簇生于腋;总花梗花梗花萼均被细柔毛;花梗长0.5~1厘米;苞片托叶相似;直径约8毫米;萼片卵状披针端渐尖、全缘,外面边缘和面均被白色短柔毛,仅在萼片边缘具灰白色绒毛;花瓣卵形白色,无毛,稍短于萼片雄蕊多数,稍短于花瓣丝宽扁;雌蕊约15~20,通常无毛。果实小,近球,直径约6~8毫米,由多数小核果组成,无毛,熟时红色;核较小,长约2毫米,有明显皱纹。期7~8月,果期9~11月。

生长环境

生低海拔山坡、山谷或路旁灌木丛中阴湿处或生于林缘及草坪。

相关论述

《全国草药汇编》:“,消肿解毒。产后腹痛崩,产褥热痛经神经痛,湿关节痛,偏瘫。”

福建药物志》:“祛湿关节痛,疟疾前列腺炎,痛经,产后瘀血痛。”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高粱米糠

下一篇 高粱泡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