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臼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40-150厘米。根状茎粗状,横生,多须根;茎直立,不分枝,无毛,淡绿色。茎生叶2枚,薄纸质,互生,盾状,近圆形,直径达30厘米,4-9掌状浅裂,裂片阔三角形,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5-4厘米,基部宽5-7厘米,先端锐尖,不分裂,上面无毛,背面被柔毛,叶脉明显隆起,边缘具细齿;下部叶的柄长12-25厘米,上部叶柄长1-3厘米。花梗纤细、下弯、被柔毛;花深红色,5-8朵簇生于离叶基部不远处,下垂;萼片6,长圆状椭圆形,长0.6-1.8厘米,宽6-8毫米,先端急尖,外面被短柔毛,内面无毛;花瓣6,勺状倒卵形,长约2.5厘米,宽约8毫米,无毛;雄蕊6,长约1.8厘米,花丝短于花药,药隔先端急尖,无毛;子房椭圆形,无毛,花柱短,柱头盾状。浆果椭圆形,长约4厘米,直径约3.5厘米。种子多数。花期3-6月,果期5-9月。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横走根茎,根茎粗壮,连续留有老茎枯死后的残痕。茎单一直立,株高30-60厘米,茎顶部具1-2叶。叶盾形,展开呈圆形,直径10-30厘米,四周4-9浅裂,边缘具细齿。花数朵着生于叶柄顶端,花下垂,花瓣6枚,倒卵形,长2-2.5厘米,深红色。上位子房,结椭圆形浆果
生长习性
地理分布
栽培技术
种植方法
用种子繁殖或分株繁殖。种子繁殖:8-9月采集成熟果实,搓去外皮,收集种子。穴作业,覆草保温。分株繁殖:2-3月挖取老根茎,截成12-15cm长小段,按行株距各30-35cm穴栽,每穴1段,覆土,浇水定根。4-11月均可移栽。
田间管理
可利用林下空地阴凉处栽培,如无良好自然荫蔽条件,则需搭矮棚遮荫。生长期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春季多施氮肥,夏季多施腐熟有机肥。秋、冬季以厩肥、草原灰湿合培土越冬。
病虫防治
红蜘蛛用20%双甲眯乳油1000倍液喷杀。
应用价值
药用价值
本种由于其药用价值,特别在治毒蛇咬伤、抑制肿瘤方面具有奇特的疗效,又加之其奇特叶形的观赏价值,深为 广大群众的重视和喜爱。识者每见必挖,野生资源遭严重破坏。为此列入国家三级保护植物,以利合理开发利用本资源。
药理治疗
1.心肌作用:根中提出的结晶性物质,作用类似足叶草素,对离体蛙心有兴奋作用,能使其停于收缩状态。
2.血管作用:对兔耳血管有扩张作用;对蛙后肢血管、家兔小肠及肾血管则有轻度的收缩作用。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祛瘀消肿。治痈肿,疔疮,瘰疬,喉蛾,跌打损伤,蛇咬伤。
①《纲目拾遗》:"治一切毒蛇伤。"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虚弱脱肛;外用消伤肿,并治蛇咬伤,疔疮。"
④《广西中药志》:"清热化痰,解蛇虫毒。治肺热痰咳,虫蛇咬伤,单双蛾喉痛,疮疖。"
⑥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Α罚?清热解毒,燥湿泻火。治淋巴结炎,腮腺炎,痈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2克;磨汁,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磨汁或浸醋、酒涂搽;捣烂敷或研末调敷。
用药禁忌
孕妇禁服,体质虚弱者慎服。
药方选录
1、治肿毒初起:八角莲加红糖或酒槽适量,共捣烂敷贴,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2、治疔疮:八角莲10克,蒸酒服;并用须根捣烂敷患处。(《贵阳民间药草》)
3、治瘰疬:八角莲50~100克,黄酒100克。加水适量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4、治带状疱疹:八角莲根研末,醋调涂患处。(《广西中草药》)
6、治跌打损伤:八角莲根5~15克,研细末,酒送服,每日二次。(《江西草药》)
(1.)八角莲15~25克,捣烂,冲酒服,渣敷伤处周围。(《广西中草药》)
(2).八角莲根白酒磨涂患处;亦可内服,每服10克。对神经性毒素,可取八角莲根五节,用75%酒精7毫升,浸泡七天,取浸出液一至二毫升,注入伤口内。(《江西草药》)
8、治痰咳:八角莲四钱,猪肺100~200克,糖适量。煲服。(《广西中药志》)
9、治体虚弱,痨伤咳嗽,虚汗盗汗:八角莲15克,蒸鸽子或炖鸡或炖猪肉250克服。(《贵阳民间药草》)
化学成分
根和根茎含抗癌成分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和脱氧鬼臼毒素(Deoxypodophyllotoxin)。此外,尚分离出黄耆甙(AstragaIin)、金丝桃甙(Hyperin)、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和谷甾醇。
观赏价值
也可以在观赏温室中与其他热带植物一起配置。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