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凤尾兰

凤尾兰 凤尾兰:Yucca gloriosa L.),凤尾丝兰、菠萝,是百合科丝兰属植物凤尾兰株高50~150厘米,具,有时分枝密集,螺旋排列端,质坚硬,有白粉,剑,长40 ~70厘米,端硬尖,边缘光滑,老有时具疏丝;花序高1m多,大而下垂,乳白色,常带红晕蒴果干质,下垂,椭卵形,不裂,期6-10月。其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性强健,耐瘠薄,耐,耐阴,耐旱......
目录

形态特征

凤尾兰植株丛生。悬垂,长达50厘米,节间长1.5-2厘米。二列,着生于的全长,稍肉质,狭披针,长7-10厘米,宽1.2-1.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具抱的鞘。总状花序很短,沿上的各个上对而生,具3-6朵花序柄长约3-6毫米;苞片宽三角,长约2毫米;

凤尾兰花花梗和子房长约5.5毫米;白色,伸展;中萼片,长7毫米,宽2.5毫米,先端急尖;侧萼片卵形,长6毫米,宽4毫米,先端急尖,基部收狭;花瓣镰刀状倒披针,长7毫米,宽2毫米,先端稍急尖唇瓣厚肉质,3裂;侧裂紫色,直立,三角,很小,先端钝;中裂白色紫色先端,宽卵形,弯向上,长约1毫米,宽约2.5毫米,先端钝,基部(在两侧裂之间的前)具1个带毛茸的肉突;,长约2.5毫米,壁具1个状附属物。夏秋从叶基部抽出粗壮的,高1米多,花序,每个花序200至400 朵,从下至上逐渐放,乳白色,杯状,下垂。

凤尾兰浓绿,表面有蜡质层,坚硬似剑;地栽植株长40至70厘米,宽3至6厘米,密集丛生螺旋状排列于短上,呈放射状展

生长习性

凤尾兰全株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性强健,耐瘠薄,耐,耐阴,耐旱也较耐湿,对土壤要求不 严,对肥料要求不高。喜排水好的沙质壤土,瘠薄多石砾的堆土废地亦能适应。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除盐碱地外均能生长。喜光照。抗污染,萌力强,适应性强,端停止生长,旁边自叶痕发生侧芽生长强健,有粗壮的肉质易产生定芽,很容易生长萌蘖,扩展植株,更新能力很强。凤尾兰肥料的种类和多少也不苛求。盆栽时,春秋两季各施一两次氮磷钾复肥即可,冬夏季不施肥。

分布范围

凤尾兰近照原产北美东部及东南部。温暖地区广泛栽培

凤尾兰在黄河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可地栽植。

繁殖栽培

种植

凤尾兰种子繁殖扦插

栽培技术

分株

凤尾兰花在春季2—3月根蘖出地面时可进分栽。分栽时,每个上最好能带一些肉。先挖坑施肥,再将分的蘖埋人其中,埋土不要太深,稍盖部即可。也可端簇生的部分,带9-12cm长的一段,把子摘掉一部分,留7左右,埋人12—15cm深的坑中,埋后浇水。由于凤尾兰叶片密生广展,端尖锐,起苗时行捆扎,裸带宿土均可。

扦插

扦插,在春季或初夏,挖取干,剥去叶片,剪成10厘米长,干粗可纵切成2-4块,沟平放,纵切面朝下,盖下5厘米,保持湿度,插后20-30天发。分株,每年春、春秋挖取带干直接栽植。

播种

种子繁殖人工授粉才可实现。人工授粉以5月份为好,授粉后约70天种子成熟,当年9月下旬播种,一个月出苗,出苗率约40%以上。亦可将种子干藏至春季播种。扦插容易 成活。在春季或初夏,取干去叶片每段10厘米锯断,粗的能纵切成2块或4块,沟平放,纵切面朝下,盖土5——10厘米厚,插后注意土壤不能太湿,防止块腐烂。取肉质扦插材料更好。凤尾兰在黄河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可地越冬。由于凤尾兰叶片密生广展,端尖锐,起掘时应先捆扎,裸或带宿土均可。定植前施足基肥,定植后浇透水,解除捆扎物,放子。养护管理极为简便,只需修剪枯后及时剪除花梗生长多年后,干过高或倾斜地面,可干更新。秋季在植株周围挖掘环状沟,施入一些有机肥料

定植

凤尾兰由于凤尾兰叶片密生广展、端尖锐,起掘时先捆扎,裸或带宿土均可。定植前施足基肥,定植后浇透水,解除捆扎物,放子。养护管理极为简便,只需修剪枯后及时剪除花梗

管理

扦插及分株育成的植株,掘起后带宿土栽植,只要浇水几次,即可成活。日常管理要注意适当培土施肥,以促进花序的抽放;发现枯残梗,应及时修剪,保持整洁美观。丝兰的害虫有蓑蛾类危害叶片,应注意防治。

病虫防治

常发病

凤尾兰常发生裼斑病和斑病危害,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1000倍液喷洒。虫害有介壳虫、粉虱和夜蛾危害,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凤尾兰病防治

凤尾兰病是凤尾兰的一种多发病,传播速度非常快,发病后如防治不及时,不仅影响观赏效果,重症者还会导致植株死亡。现将其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法介绍如下:

发病症状:首先发生于叶尖,初期为褐色斑点,此后呈或不规则向外扩展,病斑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表面生有黑色粒状物,整个叶片受到侵染后呈黑色

发病规律:此病由兰刺盘孢侵染而发生,5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为发病的高峰期。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及菌核状态在病上越冬,借雨传播。高温、高湿及密不通的条件下容易发病。

防治法:1、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2、初期种植时要注意选择种植环境,栽培地要有良好的通环境;3、及时将病清除,集中烧毁,减少侵染源;4、发病时用50%炭福美3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1000倍液喷施,每周喷施一次,连续喷3~4次,可有效控制住病情。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凤尾兰凤尾兰常年浓绿,皆美,树态奇特,数株成丛,高低不一,叶形如剑, 高耸挺立,色洁白,繁多的白下垂如铃,姿态优美,期持久,幽香宜人,是良好的园观赏树木,也是良好的鲜切材料。常植于坛中央、建筑前、草坪中、池畔、台坡、建筑物、路旁及绿篱等栽植用。

凤尾兰喜阳、耐阴,可置于射光充足的门厅观赏。色常年浓绿,数株成丛,高低不一,剑射状排列整齐,可种植于坛中石或台坡旁边,以及新式建筑物附近。也可利用其端尖刺作围篱,或种于围墙、棚栏之下。凤尾兰对有害体抗性强,可在工矿作美化绿化材料。

济价值

凤尾兰纤维洁白、强韧、耐水湿,称“白麻棕”,可作缆叶片还可提取菑体激素。丝兰吸收氟化氢的能力也较强,据测定,1公斤干能吸收氟266毫克。对有害体如SO2、HCl、HF等都有很强的抗性和吸收能力。试验表明,在二氧化硫日平均浓度为0.15毫升∕立米的环境下,许多树木如松柏、石楠、迎春、泡桐等都出现严重的受害症状,而丝兰仍然挺拔键壮。

药用价值

性味:辛;微苦;平

功能:止咳平喘。气管哮喘;咳嗽

用法用量服:汤,3-9g。

植物文化

凤尾兰植物

凤尾兰语和象征代表意义:盛的希望

植物传说

凤尾兰,一种很古老很古老很古老的植物。它的历史,传说是有一次凤凰涅槃失败后,因为没有新的身体,便附着在旁边的一棵植物上。然后,它们破土而出,便出了迎着凤舞而摆动的凤尾兰

植物研究

凤尾兰的化成份

含异菝葜皂甙元(smilagenin),替告皂甙元(tigogenn),芰皂甙元(gitogenin),替告皂甙元3-O-β-D-吡喃木糖基-β-石蒜四糖甙(tigogenin 3-O-β-D-xylopyranosyl-β-ly-cotetraoside),芰皂甙元3-O-β-D-吡喃木糖基-β-石蒜四糖甙(gitogenln 3-O-β-D-xylopyranosyl-β-lycotetraoside),芰皂甙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β-石蒜四糖甙(gitogenin 3-O-α-L-rhamno-pyranosyl-β-lycotetraoside),顺-9-十九碳烯(cis-9-nonadecene)和顺-8-十七碳烯(cis-8-heptadecene)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凤尾参

下一篇 凤尾七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