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眼草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可达30米,树冠呈扁球形或伞形。 树皮灰白色或灰黑色,平滑,稍有浅裂纹。小枝粗壮。叶痕大,倒卵形,内具9个 维管束痕。奇数 羽状复叶, 互生,小叶13-25枚,卵状披针形,
中上部全缘,近基部有1-2对粗锯齿,齿顶有腺点,叶总柄基部膨大,有臭味。5-6月开花, 圆锥花序顶生,花白色,芳香。 蒴果椭圆形,
种子多数,有扁平膜质的翅。
生长环境
喜光,不耐阴。适应性强,除黏土外,各种土壤和中性、酸性及钙质土都能生长,适生于深厚、肥沃、湿润的砂质土壤。耐寒,耐旱,不耐水湿,长期积水会烂根死亡。深根性。对烟尘与 二氧化硫的抗性较强,病虫害较少。能耐干旱及盐碱,且生长速,对有毒气体的抗性较强,可作城市、工矿区和农村绿化树种。
分布地区
在中国,南自广东、广西、云南,向北直到辽宁南部,共跨22个省区,而以 黄河流域为分布中心。垂直分布在海拔100~2000米范围内。喜光。不耐严寒。在年平均气温7~19℃、年降雨量400~2000毫米范围内生长正常;年平均气温12~15℃、年降雨量550~1200毫米范围内最适生长。
![]() | ![]() |
植物栽培
种植
1、气候土壤:适应力强、耐高温和严寒,以排水良好的 中性土壤生长为好,亦适应于多种土壤环 境。
2、种植: 种子繁殖:宜春播或秋播。 条播, 行距0、8-1尺。覆以2-3 分土,播后2-3天出苗,当苗高2-3尺时移栽。
采收
8~9月果热时采收,除去果柄,晒干。
炮制方法
1、净制:除去杂质,切碎片。
2、炮炙:炒制:取净凤眼草之药材,放入锅内,炒至黑色,研粉用。
园林用途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 凤眼草树干通直高大,春季嫩叶紫红色,秋季 红果满树,是良好的观赏树和行道树。可孤植、 丛植或与其它树种混栽,适宜于工厂、 矿区等绿化。 在 印度、 英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美国等常常作为行道树,颇受赞赏而成为 天堂树。
功能主治
中药选方
①治肠风泻血:椿荚,一半生用,一半烧存性,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温米饮调下,不拘时候。(《 圣济总录》椿荚散)
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 气管炎
取春铃子生药干燥压粉与等量 蜜制成丸剂,每丸重2钱。每次1钱,日服3次,10天为一疗程。治疗52 0例,经三个疗程的有效率为88.25%,显效率43.26%。单纯型的疗效高于喘息型,虚寒型高于痰热型。此药有一定的止咳祛痰作用,平喘较差。 副作用多在服药后3、7、10天出现,第二、三疗程出现较少,主要为口干、恶心、大便干燥,除个别停药外,均自行消失。
生药材鉴定
概述
干燥的 翅果矩圆形,扁平,两端稍卷曲,长3.5~4厘米,宽1~1.2厘米,黄褐色,微现光泽,表面 有细密的脉纹,膜质,中部具一条横向的凸纹,中央突起呈扁球形,内含种子一枚,少数翅果有残存的果柄。种子扁圆形,种皮黄褐色,内有两片黄绿色肥厚的富油的子叶。味苦,种子尤苦。
性状鉴别
根皮呈扁平块片或不规则卷片状,长宽不一,厚2-5(-10)mm, 外表面灰黄色或黄棕色,粗糙,皮孔明显,纵向延长,微突起,有时外面栓皮剥落,呈淡黄白色; 内表面淡黄色,较平坦,密布细小棱形小点或小孔。质坚脆,折断面强 纤维性,易与外皮分离。微有油腥臭气,折断后更甚,味苦。干皮多呈扁平块状,厚3-5mm或更厚; 外表面暗灰色至灰黑色,具不规则纵横裂,皮孔大,去栓皮后呈淡棕黄色;折断面颗粒性。以无粗皮、肉厚、内面黄白色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皮横切面:木栓细胞切向延长,排列整齐,厚达数十列,其内侧有环列的 石细胞群。 韧皮部有成来或偶有单个散在的 纤维和 石细胞群。 石细胞直径24-30μm,长可达150μm,壁甚厚,黄色,孔沟明显,有的含有 草酸钙方晶。 纤维较多,直径20-40μm,壁厚,木化。 射线宽2-4列细胞,外部扩大呈 喇叭状;有的 薄壁细胞含 草酸钙族晶和方晶。
粉末特征
① 石细胞黄色,类图形、类方形、类长方形或不规则状,直径24-30μm,长可达150μm,壁甚厚,孔沟明显,胞腔常含 草酸钙方晶。
② 纤维直径20-40μm,壁厚,木化,有的末端呈波状或有 锯齿状突起。
③ 草酸钙簇晶直径15-50μm,方晶呈多面形或双锥形,直径11-50μm。
④ 淀粉粒多而细小,直径2-14μm,多为单粒,也有2-3个分粒组成的复粒,脐点裂缝状,飞鸟状或星状,层纹不明显。干皮特征与根皮相似,但 石细胞、草酸钙方晶较根皮为多,而 草酸钙簇晶较少。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