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分心木

分心木 木,胡科胡被子植物果核的木质隔膜。其高20~25m,树皮白色;小被短腺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椭卵形至长单性,雌雄同株,雄葇荑花序腋生,雌花序穗状;子房下位,果实近球核果状,期5-6月,果期9-10月。它生于山地及丘陵地带,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果核的木质隔膜。苦、涩,平。归。涩缩尿,止止带,止泻痢。用于遗精滑泄,尿频遗尿崩漏,带下,泄泻痢疾。......
目录

入药部位

果核的木质隔膜。

性味介绍

苦、涩,平。

归经介绍

功效作用

缩尿,止止带,止泻痢。

主治功能

用于遗精滑泄,尿频遗尿崩漏,带下,泄泻痢疾

相关配伍

肾炎木30g,黄2500g。浸泡10min后,沸,去渣。每服5-10ml。每日3次。(《全国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

用法用量

服:汤,3-9g。

炮制方法

采集加工

分心木秋、冬季采收成熟核果,击核壳,采取核仁时,收集果核的木质隔膜,晒干。

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

形态特征

分心木:羌、播罗斯、核、播师罗。落乔木,高20-25m。树皮白色,幼时平滑,老时浅纵裂。小被短腺毛,具明显的叶痕皮孔;冬芽鳞白色,薄状。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40-50cm,小5-9枚,有时13枚,先端1常较大,椭卵形至长,长6-15cm,宽3-6cm,先端钝或锐尖,基部偏斜,近于全缘,表面深绿色,有光泽,淡绿色,有侧脉11-19对,有一簇短柔毛。单性,雌雄同株,与同时放,雄葇荑花序腋生,下垂,长5-10cm,小而密集,雄花苞片1,长苞片2,长卵形花被1-4,均被腺毛雄蕊6-30;雌花序穗状,直立,生于幼端,通常有雌花1-3朵,总苞3枚,长卵形,贴生于子房,后随子房增大;花被4裂,裂线形,高出总苞;子房下位,2枚心皮组成,花柱短,柱头2裂,呈羽毛状,鲜红色。果实近球核果状,直径4-6cm,外果皮绿色,由总苞花被发育而成,表面有斑点,果皮肉质,不规则裂,果皮质,表面凹凸不平,有2条纵棱,先端具短尖头,果皮具空隙而有皱折,隔膜较薄,里无空隙。期5-6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地及丘陵地带。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药材性状

木质隔膜呈薄状,多弯,破碎而不整齐。表面淡棕色至棕褐色,或棕黑色,略有光泽。质脆,易折断。微,味微苦。以块大、质薄、色黄为佳。

相关论述

1、《本草再新》:“健脾。”

2、《全国草药汇编》:“补肾虚遗精、滑遗尿。”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分枝火绒草

下一篇 凫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