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方榄

方榄:Canarium bengalenseRoxb.)乔木,高15-25米,胸径75-120厘米。小皮孔,幼部被稀疏的灰色短柔毛。托叶着生于叶柄腋0.5毫米处,钻。小至倒卵状披针,坚纸质,面无毛。花序腋上生。雄花序为狭的聚伞花序,近无毛。近无毛;雄蕊无毛,合生一半以上。花盘雄花中为管状雌蕊雄花中小,密被绒毛。果序具果1-3。果萼碟,裂稍反卷。果......
目录

形态特征

方榄的果实与植株乔木,高15-25米,胸径75-120厘米。小粗1-1.5厘米,有皮孔,幼部被稀疏的灰色短柔毛;顶芽粗大,被黄色柔毛;部厚,周围有封的柱状木质部束。

托叶,着生于叶柄腋0.5毫米处,钻,被柔毛,早落,但托叶痕凸起可见。小5-6(-10)对,长至倒卵状披针,长10-20厘米,宽4.5-6厘米,坚纸质,面无毛,面被柔毛,上被平展的硬毛及柔毛,有时几无毛;端骤狭渐尖,尖头长1-1.5厘米;基部,偏斜,常一侧下延;边缘波状全缘侧脉18-20(-25)对,弯拱,在面凹起。

花序腋上生,雌花序不详。雄花序为狭的聚伞花序,长30-40厘米,近无毛,分枝长3-4厘米,稀疏的二歧分叉,具约7朵。长约7毫米,近无毛;萼长2毫米,雄蕊6,无毛,合生一半以上。花盘雄花中为管状,高1.5-1.8毫米,边缘和外侧密被直立的硬毛,在雌花中环状,3浅裂,流苏状。雌蕊雄花中小,密被绒毛。

果序腋上生(叶柄基部2-3厘米)或腋生,总状,长5-8厘米,具果1-3。果萼碟,3浅裂,直径约8毫米,裂稍反卷。果绿色,纺锤具3凸肋,或倒卵形具3-4凸肋,急尖平至下凹,遗有宿存柱头,长4.5-5厘米,粗1.8-2厘米,无毛;果核急尖至钝或下凹,切面锐三角,核肋常突出达0.5厘米,核盖厚1.5-3毫米,有中肋或无,种子1-2,不育室轻度或强度退化以至消失。果期7-10月。

产地生境

产中国广西(龙州)、云南(西畴、屏边);生于海拔400-1300米的杂木林中。分布于孟加拉、印度东北部(阿萨姆)、缅甸泰国老挝

生长习性

橄榄喜温暖,生长期需适当高温才能生长旺盛,结果良好,年平均温在20℃以上,冬季无严霜冻害地区最适其生长,冬天可忍受短时间的零下3℃的低温,但温度下降到4℃以下时就会发生严重冻害。降雨量在1200-1400毫米的地区可正常生长。对土壤适应性较广,江河沿岸,丘陵山地,红黄壤、石砾土均可栽培,只要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都可生长良好。

物种研究

该种状、大小、毛被和果的状均有较大变异。如小有长披针卵形以至倒卵形等,果为纺锤或倒卵形,具3个或4个凸肋,横切面为锐三角,核盖有明显的中肋或无,果急尖平或下凹,甚至在同一标本都可见到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据此,Leenhouts (1959)在种的描述之后所云南标本Henry 13171(滇南)仍应定为方榄

繁殖方法

种子

  1. 种子采集与处理:橄榄留作种子果实,须让其充分发育成熟,在种核外壳部分转淡为赤炭色时,约在10月下旬-11月份采收。将橄榄鲜果与食盐重量10:1混后倒入缸里,用脚踩至肉核分离,再放入清水中浸泡7-8小时,后用木锤轻敲取粒,使果肉和果核分离。
  2. 种子的层积沙藏:橄榄种子需通过层积处理来完成后熟阶段,选择避阴凉的室,用干净河沙层积,湿度以手握成团而无水滴出,放后又能成小块状为宜。种子与河沙比例为1:3,一层河沙一层种子,如此相间堆积4-5层。层积期间注意检查,控制好温、湿度,防止霉烂、过干。
  3. 播种:翌年2-3月份播种,播种前用温水浸泡种子5-6小时,有利于萌整齐,便于施肥、喷药、喷水等管理。准备在原园地苗床嫁接繁殖的,株约为12厘米×15厘米,过宽土壤利用率低,杂草生长旺盛;过窄嫁接时不便,同时苗木徒长厉害,不利壮苗。用于销售幼苗或移栽小苗的,播种时可以密集。均匀撒播种子300-400粒/m2后,用木种子压入土中,上盖2-3厘米细土,覆盖稻草,做好保温保湿工作。
  4. 种子幼苗培育和管理:园地直接播种育苗成活率高且管理便。播后40-50天幼苗出土,一般以勤施腐熟人畜粪为,保持苗床适宜温、湿度及注意病虫害防治;移入养袋培育管理要求十分严格,但是苗木出圃种植成活率达97%-100%,深为广大果农所认可,繁育应注意几个要环
  5. 种子养袋选择:养袋规格:长25厘米、宽15厘米,防止或减少苗期主根生长过快而穿出养袋。
  6. 种子移栽:施足袋底层培养土基肥,在小苗21时移入袋培育,主根长的可盘适当浅栽。8-10袋为一排,每两排一小,中间隔10-15厘米,放置成畦,最后中间空隙及四周培上碎泥土,防浇水流失和日晒塑料袋老化。
  7. 种子管理:袋苗土上撒一小层碎木屑、生壳末等,有保湿、保温、减少杂草生长等作用,对幼苗成活生长十分有利。夏季高温干旱,搭盖遮阴。拔除杂草或松土时注意防止伤

嫁接

  1. 嫁接技术要点:橄榄实生种植进入结果期需要6-8年,而且植株高大,管理不便,变异系数较大。通过嫁接可提前3-4年结果,并有矮化植株、加快改良更新优良品种的作用。
  2. 嫁接时间:小苗以2月-3月底,温稳定在15-16℃以上的晴天,即树体液汁始流动时最佳;成年大树根系深、土温回升相对较慢,高接时间可相应推后,可延长到4-5月份嫁接
  3. 接穗的采集与处理:接穗在春梢萌动时剪取,在优良高产稳产的壮年树上,选择节间短、眼充实、粗细与砧木相当,生在树冠外部的秋穗条。剪下后立即剪除叶片,用湿布包捆,外面套上塑料袋,防止穗条失水分。需要保存时间较长,应注意袋内湿度和养分供应以防止霉烂,运输过程中注意保护好眼和皮层不受损。
  4. 嫁接法:接穗选择有2-5个眼的穗,采用接、切接为。为了减少伤单宁的氧化和伤流问题,嫁接速度要快。砧木和接穗成层对准插紧,密封包扎,眼处单层拉紧。成年树采取嵌接和切接为,同时留好部分树冠作抽水,保护树体正常生长
  5. 解膜和抹橄榄树伤能力相对其他果树慢,采用降解薄膜正常不需解膜,个扎得紧需要解除,应视接分生组织完全愈并牢固后,才可解膜,以保顺利生长。砧木易萌发定芽,要及时给予抹除,以减少与穗条争夺养分和占据空间等负作用。

栽培技术

择园

橄榄具有喜温暖且抗旱能力强的特点,年均温度在18-20℃,年降雨量1200-1600毫米的地都适橄榄生长。园地以土层深厚疏松,含有丰富有机质土壤或砂壤土最佳。走向不宜有强烈西照或冷空和易成霜的山坳。结园地实际情况,选择交通便,水源丰富无污染,地较为平坦的山坡地或梯田地种植。

种植

橄榄主根发达,侧根须根少,特是其木质部质地比龙眼荔枝等果树木质部疏松且表层组织乳汁多的特性。种植后难以及时从土壤吸收水分,加上移植时部损伤树体水分发及汁液伤流较多,导致树体地上部和地下部的水分平衡破坏而影响成活。选择雨水充足的季(小满、种期间),取苗时尽量减少根系损伤,并及时去掉2/3-3/4的叶片,不带土幼树苗有条件干用降解膜密封包扎,减少水分发。坑要挖深,种时也要埋深或培土要高,待确定成活后再适当挖部分培土。水源充足园地在进水拌成泥浆,或放入水稻田泥浆更好,把部放在泥浆种植后盖土。种时不能施无机肥或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防止伤影响成活。

养护

插竹竿防牲畜危害和采取遮阴措施,树盘可采用地膜覆盖或铺盖稻草等措施来保持湿度以顺利渡过夏天。

修剪

橄榄生长势强劲,容易造成生长过旺,影响生殖生长。一般采取削弱端优势,以轻剪、疏剪为或适当短,促使各级分枝成均匀紧凑的树冠。橄榄结果具有外端优势特性和每年的结果大都是上年的夏秋梢发育而来的特点。采果后修剪时,注意培养树冠外围的夏秋梢,促使立春后至惊蛰前抽发的结果,其坐果率最好。生产上还结控水、断、环扎、化调控等促措施,环割处理应慎重操作,不宜提倡。

肥水

栽培树龄、树势、结果量、土壤肥力等决定施肥时期和施肥量。一般在3月份施前肥,以中速效肥结农家肥;8-9月份施壮果肥,偏速效肥及植物生长追肥;采果后,应重施农家有机肥和N、P、K、Ga等大量元素补充,并尽量做到翻土、深施、覆盖。雨天旱晴应及时排灌,保树体的正常生长,特在每次抽梢期和果实膨大期要保有适当的水分供给。

采收

据用途及市场需求,适时采收。橄榄果实单宁较多,采后极易失去水分皱缩,采摘时销售、加工量或订单采收。同时注意保护果顶芽以抽生次年的结果,尽量做到轻采、轻装、运输不伤果实。保持适当稳定的温、湿度是橄榄保鲜键环。然后再据用途不同程序加工,以取得最佳的济效益。

病虫防治

橄榄相对桔、青枣等其他果树病害较轻,要有病、流病、树病等。病虫害近年来发展日益猖獗,疏于管理易造成害虫大量繁殖危害,导致橄榄变黄、落、条干枯,有部分植株整株死亡,并逐渐影响到周围橄榄树的生长要害虫有星室木虱、小黄卷蛾、黑刺粉虱、蚧类,天牛类等。应采取“预防为、综防治”措施。

抓好清园工作,消灭病虫传染源;加强管理,增强树势,减少病虫害发生。针对病虫危害严重株树,进回缩更新或矮化嫁接新品种及套种其他果树、农作物等。

掌握各种害虫生活习性和危害程度,进药物防治。病害在新梢展或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喷雾防治;虫害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10%蚜虱净2000倍液+40%乐斯本1500倍液,或5%锐劲特1500倍液+5%阿克泰12500倍液喷雾防治。天牛类结人工捕杀,将蘸取药液的棉花塞入虫道薰杀。

主要价值

方榄木材可造船,作枕木。制家具、农具及建筑用材等。核供雕刻,果可食,亦可榨油,油用于制肥皂或作润滑油。

药用

果实:酸、涩,平。清生津止渴,解毒。用于咽喉痛,咳嗽,烦渴,蟹毒。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方蟹

下一篇 方叶五月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