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花
形态特征
小灌木,高80厘米,枝平铺,小枝被星状绒毛。叶下部生的轮廓为掌状3-5深裂,裂口深达中部以下,圆形而狭,长1.5-6厘米,宽1-4厘米,裂片菱形或倒卵形,呈葫芦状,先端钝,基部圆形至近心形,具锯齿,两面均被星状短硬毛,叶柄长4-15毫米,被绒毛;托叶钻形,长约1.5毫米,早落。花单生或近簇生,花梗长2-3毫米;小苞片长约7毫米,基部1/3处合生,疏被星状毛;萼短于小苞片或近等长,卵形,尖头,被星状毛;花冠淡红色,花瓣长10-15毫米;雄蕊柱无毛,与花瓣等长。果球形,直径约6毫米,具刺和长硬毛,刺端有倒钩,种子平滑无毛。花期6-9月。
生长环境
分布范围
主要价值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花期较长,由夏季延至秋季,应选择第一批开花的成熟饱满果实留种。于春季3-4月播种育苗,将种子均匀撒播到苗床上,覆土2cm,播后盖草、浇水。幼苗出土后,于早、晚逐步揭去盖草,当苗高15cm,按行株距30cm×30cm开穴移植。幼苗适当带上,每穴栽2-3株。种后浇足定根水。
主治用法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