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蜂斗菜

蜂斗菜是菊科植物,又称掌菜、老山芹、蛇头草,是一种中药材。蜂斗菜具有清热解毒瘀消肿之功效,用于咽喉肿痛,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多分布于中国浙江江西安徽等地。蜂斗菜,又称掌菜、 老山芹、 蛇头草,生长在向阳山坡林下,溪谷旁潮湿草丛中,多分布于我国浙江江西安徽福建四川、湖北、陕西等地。蜂斗菜叶柄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膳食纤维维生素、钙、磷、镁等成分。此外,......
目录

简介

蜂斗菜,又称掌菜、 老山芹、 蛇头草,生长在向阳山坡林下,溪谷旁潮湿草丛中,多分布于我国浙江江西安徽福建四川、湖北、陕西等地。

蜂斗菜叶柄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膳食纤维维生素、钙、磷、镁等成分。此外,还含有蜂斗菜素、百里香酚甲醚、山柰酚、咖啡酸等成分。

蜂斗菜性凉,味苦、辛,具有解毒祛淤、消肿止痛等功效,适用于扁体炎、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蜂斗菜中所含的蜂斗菜素有解痉作用。所含的百里香酚甲醚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且毒性低,对口腔、咽喉的消毒杀菌效果好,还能促进气管纤毛的运动,有利于气管黏液的分泌,易起祛作用,可用于治疗气管炎、百日咳等。

蜂斗菜含有丰富的 咖啡酸,具有广泛的抑菌作用,还有抗病毒活性,对牛痘和腺病毒掏作用较强,其次为脊髓灰质炎1型和副流感B型病毒。咖啡酸还有抗蛇毒作用,可用于治疗毒蛇咬伤等症。蜂斗菜所含山柰酚对金黄葡萄球菌、 绿脓杆菌、 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此外,还可用于糖尿病性内障的治疗。

每年5-7月采集嫩,去掉叶片,焯水后可拌、炝、、做汤等。

胃虚、脘部冷痛、大便稀溏者忌用。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平卧,有地下匍,具膜质,卵形鳞片,颈部有多数纤维雌雄异株。雄株后高10-30厘米,不分枝,被密或疏褐色短柔,基部径达7-10毫米。基生具长柄,叶片,长宽15-30厘米,不分裂,边缘有细齿,基部深心形,上面绿色幼时被卷柔毛,下面被蛛丝状毛,后毛,纸质。苞或卵状长,长3-8厘米,钝而具,薄质,紧贴花葶头状花序多数,(25-30)在上端密集成密伞房状,有同小花总苞筒状,长6毫米,宽7-8(10)毫米,基部有披针苞片总苞2层近等长,狭长钝,无毛;全部小花管状,两性,不结实花冠白色,长7-7.5毫米,管部长4.5毫米,花药基部钝,有宽长的附花柱棒状增粗近上端具小环,端锥状二浅裂。雌性花葶高15-20厘米,有密苞片,在后常伸长,高近70厘米;密伞房状花序后排成总状,稀下部有分枝头状花序具异小花雌花多数,花冠丝状,长6.5毫米,端斜截形花柱明显伸出花冠端头状,二浅裂,被乳头状毛。瘦果,长3.5毫 米,无毛;冠毛白色,长约12毫米,细糙毛状。期4-5月,果期6月。

产地生境

江西安徽、江苏、山东福建、湖北、四川陕西。常生于溪流边、草地或灌丛中,常有栽培。朝鲜、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药用价值

供药用,能解毒祛瘀,外治跌打损伤、骨折及蛇伤。在日本广泛栽培作为蔬菜,叶柄和嫩花芽供食用,味美可

植物园创新引种植物名录

门中文被子植物
门拉丁Angiosperms
纲中文子叶植物
纲拉丁Dicotyledons
科中文菊科
科拉丁Compositae
科号232
种拉丁Petasites japonicus (Sieb et Zucc ) Maxim.
种中文蜂斗菜
种地点甘肃舟
种时间20050514
种号59867
种材料
鉴定人赵子恩
Id3132
栽培地点种过渡圃

药材采集

夏、秋季采挖基,鲜用或晒干。

化学成分

蜂斗菜素5 0~55%,还含蒈烯-3、雅槛兰树油烯、α-檀香萜烯、百里香酚甲醚、呋喃雅槛兰树油烷、橐吾烯酮、白蜂斗菜素和它的当归酸酯、6-羟基雅槛兰烯酯、白蜂斗菜素甲醚、呋喃蜂斗菜醇、6-乙酰基呋喃蜂斗菜醇、6-当归酰基呋喃蜂斗菜醇、硫-呋喃蜂斗菜二酯、呋喃蜂斗菜单酯,以及碱、原儿茶酸、当归酸、己酸、辛酸、β-谷甾醇、黄酮类化物等。

含挥发油,其中含壬烯-1、当归酸、十一碳烯-1、十三碳烯-1、3-乙酰氧基壬烯-1、β-榄香烯、β-甜没药烯,以及异戊醇、已烯-3-酵-1、壬烯-1-醇-3,ι-芳醇、藜芦醚、蜂斗菜酮、β-石竹烯、百里香酚甲醚、蜂斗菜醇酮、十三碳三烯-1,4,7、对-聚伞素等。还含蜂斗菜酯、二氢蜂斗菜酯、蜂斗菜酯、硫-蜂斗菜酯、蜂斗菜酯、蜂斗菜醇酯、异蜂斗菜素、蜂斗菜酸。又含山柰酚、槲皮素、咖啡酸、绿原酸、延胡索酸和17种 氨基酸

中挥发油的成分是十三碳烯-1、β-石竹烯。还含蜂斗菜酸、异蜂斗菜素、蜂斗菜酯。

此外,还分离出雅槛兰蜂斗菜酮、9-乙酰氧基蜂斗菜酯、硫-蜂斗菜单酯。

蜂斗菜图册蜂斗菜图册

性味特点

江西草药》:"苦辛,凉。"

功用主治

①《江西草药》:"解毒祛瘀。治扁体炎,毒,毒蛇咬伤。"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消肿止痛,解毒祛瘀。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外用:捣;或捣汁含漱服:汤,3~5钱;或捣汁服。

选方

①治扁体炎:蜂斗菜五钱。水,频频含漱。(《江西草药》)

②治跌打损伤:鲜蜂斗菜三至五钱。捣烂取汁服或水服,渣外伤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临床应用

治疗毒蛇咬伤

先用针刺局部,然后取鲜蜂斗菜适量捣烂,周围。严重者再用蜂斗菜5钱捣汁生吃,或服。每日1次,连服2~3天。一般病例用药两天即消肿,体温、视力恢复正常,3~5天痊愈。

药理作用

蜂斗菜水提取物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较弱的抗菌少性。从蜂斗菜中分离的蜂斗菜烯碱有强毒和致癌作用。从蜂斗菜中亦分离出一种新的生物抗变蜂斗菜酚,对紫外线起的突变大肠村菌WP2B/rTrP-AD50为95mg/ml。蜂斗菜酚的生物活性在 大豆油中存在。而蜂斗菜酚的一种异构体在量达300mg/ml时未出现任何药理效应。

烹调

蜂斗菜400g﹐的米1大勺﹐ 荏子1/4杯﹐日本 对虾100g﹐水1杯﹐荏子油2大勺﹐红辣椒1个。

料﹕油1大勺﹐葱50g﹐捣好的蒜2小勺﹐香油1小勺

(1) 在蜂斗菜上撒盐揉一揉。放在水里后用凉水﹐并剪尖端去皮﹐切成6~7cm长﹐用荏子油与 日本对虾一起

(2) 把米和荏子在水里一会儿放葱﹑蒜﹑香油后以油或盐调味。切红辣椒放进去更好看。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蜂毒

下一篇 蜂巢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