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蜂蜡

蜂蜡 蜂蜡,又称黄蜡、蜜蜡蜂蜡是由蜂群适龄工蜂部的4对蜡腺分泌出来的一种脂肪性物质。在蜂群中,工蜂利用自己分泌的蜡来修筑巢、子房封盖和饲料房封盖。巢是供蜜蜂贮存食物、培育蜂儿和栖息结团的地,因此,蜂蜡既是蜂群的产品,又是其生存和繁殖所必需的物料。蜂蜡是工蜂部下面四对蜡腺分泌的物质。其要成分有:酸类、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醇和碳水化物。此外,还有类胡萝卜素、维生素A、芳香物质等。蜂蜡在工......
目录

基本简介

蜂蜡蜂蜡成分

蜂蜡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物。蜂蜡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和一元醇所成的酯类、脂肪酸和糖类,但因蜂种、蜜粉源植物、提炼法等不同,其成分也有一定的差异。

(1)酯类

脂肪酸酯类包括单酯类和羟基酯类,含量为70%~75%。单酯类中有棕榈酸蜂醇酯23%、棕榈

虫漆酯2%、蜡酸蜂醇酯12%、焦性没食子酸蜂醇酯12%。羟基酯类中有羟基棕榈酸蜡醇酯8%~9%、双酯9%~9.5%、酸酯4%~4.5%。

(2)脂肪酸

游离脂肪酸含量为10%~15%;饱和脂肪酸9%~11%,其中蜡酸3.3%~4.4%、木焦油酸1%~1.5%、蜂酸与褐煤酸2%、虱酸1.3%~1.5%、焦性没食子酸1.5%等。

(3)糖类

糖类含量为10%~16%,饱和烃以15~31碳原子链最为显著,其中25烷烃0.3%、27烷烃0.3%、29烷烃1%~2%、31烷烃8%~9%;不饱和烃要为30烷烃,占2.5%。

(4)蜂蜡中其他成分

蜂蜡中含有脂肪酸固醇酯、着色(要为1~3双氢氧化物黄酮)、W-肉豆蔻酯、游离脂肪醇等。此外,蜂蜡还含有少量的水和矿物质,蜂蜡灰分中碳、氢、氧元素分占80%、13%、7%。

种类区分

蜂蜡1.黄蜡(《金匮要略》)又:黄占(《种福堂公选良》)。多为不规则的块状,大 小不一,全体呈黄色或黄棕色,不透明或微透明。表面光滑,触之有油腻感。体轻,能浮于水面,冷时质软脆,碎断面颗粒性,用手搓捏,能软化。有蜂蜜样香,味淡,嚼之细腻而 粘。不溶于水,可溶于醚及氯仿中。以色黄、纯净、质较软而有油腻感、显蜂蜜样香者为 佳。

2.白蜡(《录》)又:蜂白蜡。为白色块状。质较纯。气味较微弱,其它均与黄蜡同。全国大部地区均有生产。

资源利用

化妆品制造业

利用其天然的良好黏着性、可透性、乳化性、光滑性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膏霜、红、胭脂、头油、眉笔、眼影、洗液、乳液等化妆产品的生产。调制成多种药用和护肤软膏、硬膏、霜等多以蜂蜡做原料。

化妆笔是将油、脂、蜡和料混好后,研磨后压条制成笔芯,封在木杆中,使用时用卷笔刀将笔尖削尖。其笔芯要求软硬度适中,描画容易,色泽自然、均匀,稳定性好,不“出汗”,不裂,不碎,对皮肤柔软,无刺激,安全性好。其中的蜡要是用蜂蜡

医药工业

在医药工业中广泛被用于某些药片的包衣和外壳,用于软膏、药膏的基料,中成药封装及医药缓释的制作等领域,也可用于制造科铸造蜡·、基托蜡、黏蜡等牙齿模型。当今人体移植电子仪器手术所用的橡皮被膜中也含有蜂蜡

国家药典一部中收录有蜂蜡,明细如下:

本品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Apiscerawa Fabricius或意大利蜂Apismellifera Linnaeus分泌的蜡。将蜂巢置水中加热,滤过,冷凝取蜡或再制而成。

本品为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呈黄色淡黄棕色或黄白色,不透明或微透明,表面光滑。体较轻,蜡质,断面砂粒状,用手搓捏能软化。有蜂蜜样香,味微甘。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

功能与治:解毒,敛疮,生,止痛。外用于溃疡不敛,臁疮糜烂,外伤破溃,烧烫伤

用法与用量:外用适量,熔化患处;常作成药赋型及油膏基质。

国家药典四部中收录有白蜂蜡,明细如下:

本品系由蜂蜡(蜜蜂分泌物的蜡)氧化制而得。因蜜蜂的种类不同,由中华蜜蜂分泌的蜂蜡俗称中蜂蜡(酸值为5.0-8.0),由西蜂种(要指意蜂)分泌的蜂蜡俗称西蜂蜡(酸值为16.0-23.0)。

:药用料,软膏基质和释放阻滞等。

食品工业

利用其良好的塑型性、离性、成膜和防水、防潮湿、防氧化变质等特性,被作为食品业的重要用料及离型使用,可用作食品的涂料、包装和外衣。

有研究指出,材料CMC、海藻酸钠、CM、蜂蜡甘油等均为可食用级食品添加豆腐渣为生产豆腐的下脚料,可65℃干,120粉碎机处理后也可用作为制造可食用薄膜的原料。纸包装中,可食性包装膜是一种完全无公害且又能给人提供养的新材料。在用上述原料制造薄膜时加入蜂蜡,是因为脂质具有极性和易于成致密的分子网状结构的特点,因此所成的膜在所测试的各种材料中是最好的。

农业

在农业面,要是将蜂蜡用于保存果蔬和用于饲料添加面。

果蔬保存

陈秀芳等认为,涂于新鲜果蔬表面的可食用膜通过控制新鲜果蔬的呼吸强度,阻止果蔬组织的水分损失,从而延长果蔬的货架寿命。可食用膜,顾思义,是一种由可食用的成分组成的膜。因为采后的果蔬仍进着旺盛的生命活动,最典型的是它的呼吸作用。呼吸过程是果蔬将贮存的有机成分降解为简单的最终产物,并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据所要保鲜的果实的采后生理及其呼吸类型,选择适的膜材料,制成稳定的乳状液,再通过浸涂和喷涂于果实表面,干后成一均匀、透明或半透明的三维网结构的薄膜。膜当中的微孔通道起着调果实微环境体成分的作用。膜具有的一定的憎水性,可阻止果实部水分的迁移。

对于一些要求不高的场,也可以以蜂蜡、虫蜡、巴西蜡等作为涂膜涂抹,从而达到对果蔬的保存。尹晴红等人以蜂蜡为基料,加入适量的分配制成乳浊状涂膜,用于苹果、桔的保鲜储存,堵塞果实表面的气孔,抑制呼吸,防止水分发而起的皱缩失重,并抑制微生物入侵等。

饲料添加

、陈会良、夏西楼对于在肉粮中添加蜂蜡作了饲喂试验。结果指出,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对其平均增重有一定的作用。他们对此的解释是,蜂蜡具有对微生物的生长起抑制和杀灭的作用,故减少了养物质的消耗,从而约了各种养,使肉机体处于健康状态,充分发挥其生长及其他生产潜力,增加了对养物质的利用。蜂蜡具有免疫原性和促分裂作用,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有利于机体的生长发育,并能提高机体的抗病力。另外,蜂蜡中含有30%的三十烷醇,可能对肉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蜂蜡对动物体有益的微生物无不良影响,因为蜂蜡在肠道中发生作用后,其代谢产物不被组织吸收,不残留在肉、蛋、乳品中,是一种副其实的绿色添加。另外,蜂蜡无毒性,安全范围大,无致突、致畸、致癌等副作用,对饲料的适性也无不良影响。因此,蜂蜡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可以在养殖业上逐步推广应用。

其他领域

蜂蜡还广泛应用于蜡烛加工业、蜡画、蜡染、印刷油、失蜡法铸造青铜器、书画装裱等面。正因为蜂蜡具有相对较强的惰性,且在低温下易于保持状,防水、防虫蛀等,许多用蜂蜡制作的手工艺品才能够从古代保存至今。但前,蜂蜡资源短缺,价格昂贵,满足不了油业的要求。因此,找一种质优价蜂蜡替代品势在必蜂蜡可为皮革、家具木材、墙壁或大理石制品抛光,也可作为大提琴和小提琴等弦乐器的罩面漆。木雕师将凿子插进蜂蜡后使用,凿子与木材就会贴得更好。缝纫时将制帆和制鞋的线穿过蜡块可增加其韧度和防水性。现在蜂蜡依然应用在科、滑雪打蜡、动物裂蹄治疗、肥皂制作、剃须膏、蜡笔、干上蜡、家禽拔毛蜡、弹药帽、枪械滚珠蜡、药片的包衣、肛门栓、配制钥匙时使用的印模及钓饵、渔线等面。

蜂蜡要原料可以制造各种类型的蜡烛。蜂蜡还被广泛应用于制革工业、油工业、造纸工业、印刷工业、电力工业、电子工业和蜡烛工业等领域。

长久以来,在印刷油中用蜡来控制其工作性能、干性能,并改善其抗擦抹性能。大多数印刷油中都用天然蜂蜡蜂蜡可改善套色油的提升性能,防止蠕动。但前,蜂蜡资源短缺,价格昂贵,满足不了油业的要求。因此,找一种质优价蜂蜡替代品势在必

中国书画装裱艺术为东艺术之瑰宝,在我国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特色。正是由于有了书画装裱艺术,历代书画珍品才得以保藏久远,为世人珍爱、赏玩不已。由于蜂蜡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和高级一元醇所成的酯,所以对于防水和防虫蛀有一定的效果。古书中明代周嘉胄《装潢志》和唐代张彦远《历代画记》都有对以蜂蜡为材料装裱书画的记录。

其他成分的应用

由于蜂蜡中的一些特有的成分有其特殊的作用,不便归于上述几类,所以单独对这类成分进介绍。

1.三十烷醇(TA)

三十烷醇是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长链脂肪醇,化叫三十烷醇-1或正三十烷醇,简称三十醇或TA,或TRIA,又称蜂醇。其化式为CH3(CH2)28CH2OH。在自然界中,TA常与高级脂肪酸结成酯的式存在于各种蜡质中,但也有游离存在的。蜂蜡和米糠蜡中TA含量可高达10%-25%,所以常以蜂蜡和米糠蜡为原料制取TA,而前者最为常用。

在农业领域,我国TA乳粉在农业上的研究成果始在全国推广应用,并不断深化。同时,进一步发了TA乳粉应用的新领域。例如,TA乳粉可显著提高海带紫菜及裙带菜等济海藻的产量和品质。水稻幼苗施用TA后,可观察到迅速的反应,还原糖和自由氨基酸的含量增加很快。TA乳粉能促进茉莉植株生长发育,提高绿素含量、作用速度和干物质积累,增加新梢数蕾数,提早和延长采期;TA乳粉能使茉莉增产20%-30%。TA乳粉可促进瓠瓜植株生长,使增多,色浓绿,后期生长不早衰,采瓜期可比对照株延长10-15d。TA乳粉不但能提高的产量,而且还可提高氨基酸含量,并提高的香味和品质。

2.油菜甾醇物

油菜甾醇物酯及类似物在天然植物中含量极其稀少,仅仅在虫瘿中发现有较高含量。而油菜甾醇酯是七十年代末发现的类甾体植物生长激素,它广泛地存在于各种植物花粉、未成熟的种子等的组织中。它与植物生长发育有密切的系,被誉为第六大类植物生长激素

产品

现代加工技术对蜂蜡的特殊成分进一步分离提取后获得了附加值更高的产品。这就是三十烷醇(TA)、二十八烷醇和油菜甾醇物等。

三十烷醇(TA)是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长链脂肪醇,化叫三十烷醇-1或正三十烷醇,简称三十醇或TA,或TRIA,又称蜂醇。蜂蜡中TA含量可高达10%~25%,是TA很好的来源。蜂要应用在农业领域,如TA可显著提高海带紫菜及裙带菜等济海藻的产量和品质。水稻幼苗施用TA后,可观察到迅速的反应,还原糖和自由氨基酸的含量增加很快。TA不但能提高的产量,而且还可提高氨基酸含量,并提高的香味和品质。

二十八烷醇是天然存在的高级醇,要存在于蔗蜡、糠蜡、小麦胚芽油、蜂蜡及虫蜡等天然产物中。二十八烷醇是降钙素成促进,可用于治疗钙过多的质疏松,治疗高固醇和高脂蛋白型。刺激动物及人类的性为。含二十八烷醇的化妆品能促进皮肤液的环和活化细胞,并有消炎、防治皮肤病(如脚湿疹、瘙痒、粉刺等)之功效。

油菜甾醇酯是七十年代末发现的类甾体植物生长激素,它广泛地存在于各种植物花粉、未成熟的种子等的组织中。它与植物生长发育有密切的系,被誉为第六大类植物生长激素。该类植物激素在包括种子萌发的伸长、叶片的扩展、木质部分化、抗病和逆境的忍受等许多发育和生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美国科家通过调控这种植物激素正在研制一种永远无须割草的完美绿草地。因为“一旦植物中没有了油菜素甾醇,子会长期保持绿色,不会变黄,还不会落地。”

用作药材

蜂蜡蜂蜡的图片版本一

【英文】 CERA FLAVA

【处蜂蜡、川蜡、蜡、黄蜡、黄占、川占、川箭、白蜡、蜂白蜡、蜜蜡

【来源】该品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icius或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innaeus分泌的蜡。将蜂巢置水中加热,滤过,冷凝取蜡或再制而成。

【制法】用时熔化,澄清,除去杂质。其要成份有:酸类、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醇和碳水化物。此外,还有类胡萝卜素、维生素A、芳香物质等。

【性状】该品为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呈黄色淡黄棕色或黄白色,不透明或微透明,表面光滑。体较轻,蜡质,断面砂粒状,用手搓捏能软化。有蜂蜜样香,味微甘。

性味归经】甘,微温。

【功能治】收涩,敛疮,生,止痛,调理。外用于溃疡不敛,臁疮糜烂,创伤,烧、烫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熔化患处;常作成药赋型及油膏基质。

单方应用】:蜂蜡服治愈慢性荨麻疹。取黄色蜂蜡12克,温水溶化送服,每日2次,连服一周,都可痊愈。笔者得益于民间偏,验之于临床,确有良效,实具调和卫、益,祛润燥、和解毒之效能,无不良反应。

【贮藏】置阴暗干处,防热。

【摘录】《中国药典》

蜂蜡蜂蜡版本二

【出处】出自《农本草》;

1.《录》:白蜡,生武都山谷。生于密房木石间。

2.《本草集注》:此蜜蜡尔,生于蜜中,故谓蜜蜡。蜂皆先以此为蜜ZHU、蜜亦得之,初时极香软,人更炼,或加少便黄赤、以作烛色为好。今药家皆应用白蜡,但取削之、于夏月日暴百日许,自然白;卒用之,亦可烊纳水中十余过、亦白。3.《本草图》:蜡,蜜底也,欲啖,当大枣咀嚼即易烂也。

4.《纲》:蜡乃蜜

【拼音】Fēnɡ Là

【英文】honey-wax

蜜蜡、蜡、蜜、黄蜡、白蜡、黄占

【来源】

药材基源:为蜜蜂科动物中华蜜蜂等分泌的蜡质,人工制而成的块状物。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Apis cerana Fabr.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将取去蜂蜜后的蜂巢,入水锅中加热熔化,除去上层沫杂质,趁热过滤,放冷,蜂蜡即凝结成块,浮于水面,取出,即为黄蜡。黄蜡饼炼、色等加工过程,即成蜂蜡

性味】味甘;淡;性平

归经大肠

【功能治】解毒;生;止痢;止;定痛。发背溃疡为敛;急痛;下痢脓;久泻不止;胎动下遗精;带下

【用法用量】服:溶化和服,5-10g;或入。外用:适量,溶化调

【生境分布】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养殖。

药理作用

1.活性氨清除作用,中国产蜂蜡对来自芬顿体系的·OH和来自X/XO系的O2均有清除作用。2.5μg/ml以上浓度完全抑制脂质过氨化,还可浓义依赖性抑SOD诱导。

2.其他作用,蜂蜡及其乳浊液有抑菌和防腐作用。且将肝素100-150mg悬浮在蜂蜡0.5-1.5ml,静注射给予,可使肝素抗凝作用时间延长。

历史沿革

蜂蜡来源

蜂蜡,是由蜂群约两周龄工蜂部蜡腺分泌出来的一种脂肪性物质。在蜂群中,工蜂利用自己分泌的蜡来修筑巢、子房封盖和饲料房封盖。巢是供蜜蜂贮存食物、培育蜂儿和栖息的地,因此,蜂蜡既是蜂群的产品,又是其生存和繁殖所必需的物料。

蜂群中只有工蜂长有4对蜡腺,蜂王和雄蜂无蜡腺。蜡腺是由体壁的上皮细胞特化而成的,位于工蜂部最后4上,外面有透明的几丁质镜膜。蜡腺泌蜡时,分泌出来的液态蜡质,通过细胞孔渗出到镜膜上,与空接触后,便凝结成为白色透明的蜡鳞。工蜂用后足戳取蜡鳞,前足转送到自己的上颚,通过咀嚼混入上颚腺的分泌液,在巢温的条件下,成为可塑性的蜂蜡,用以筑造巢房。

工蜂泌蜡量与季候、日龄、饲料有。当蜂群繁殖旺盛,外界蜜粉不断被蜜蜂采入巢时,泌蜡造极性高。泌蜡时,工蜂蜜囊中要先吸满蜜汁,蜜汁在蜜囊中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变化,成为复杂的液态蜡质分泌出来。据测定,工蜂分泌1kg蜂蜡,需要消耗蜜汁3.5kg以上。幼龄工蜂蜡发育不全,没有泌蜡造能力;外出采集蜂及老龄蜂蜡腺退化,一般不再泌蜡;只有13-18日龄的蜂蜡腺发达,泌蜡最多;天冷泌蜡量减少;越冬结团的蜜蜂不泌蜡。

发展历史

蜂蜡使用历史

中国使用蜂蜡的历史十分悠久,几乎是和蜂蜜同时发展起来的。蜡烛始于《周礼,秋官·司恒氏》有“共坟烛燎”。《农本草》将蜜蜡列为医药“上品”。西汉时期岭南即制作蜡烛。晋人葛洪在《西京杂记》(340年左右)中讲:“南越王献汉高帝石蜜石斛,蜜烛二百枚,帝大悦。”。蜜蜡用于民间印染可从汉代始,古称“蜡缬”现称“蜡染”。西晋已能将混蜜蜡开提炼,分利用。用蜂蜡制作蜜印(蜜章)、蜜空、蜜展和工艺品蜡。所谓“蜜玺”,《宋书·礼志二》记载,武帝泰始四年(468年),文明王后崩,将葬,祟阳陵,使太尉司马望奉祭,进皇帝蜜玺绶于便房坐。“蜜玺”为已死帝王而刻的蜡玺,用以殉葬。所谓“蜡屐”(木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阮遥集(孚)好屐。……或有诣阮、见自吹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箸几量屐。”见自吹蜡展,就是在木屐上涂蜡。

唐朝蜂产品的加工技术突破了历代窠臼,特是拓宽了蜂蜡利用范围,官苑豪门也常利用蜂蜡陕西永泰公及章怀太子墓的基道上,都有侍女秉烛而的壁画。唐诗中也有大量描写蜡烛的诗句。

贾公彦还记载了“以苇为中,以布缠之;饴蜜灌之”的制烛法。此外,还利用蜂蜡藏书,印染和作衣。蜡诏、蜡书、蜡丸亦为唐代始用。蜡缬布亦颇盛

顾况《采蜡一章》描写采蜜人攀登危崖割取蜜蜡的情景。以蜂蜡为原料的蜡烛、蜡丸始于唐代,蜂蜡跻身于蜡染、印染工业拓了蜂蜡利用的前景。至少有1300年历史的蜡织布,始于汉、盛唐,20世纪90年代又靡于世。用蜂蜡封藏沼书(《资治通鉴》)272卷,

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梁登建国楼,面择亲信厚赐之,使之野服,资蜡诏,促段凝军”。女真族向宋朝进贡蜜蜡

《契国志》(卷22):“自意相率以金、帛布、黄蜡、天南星人参、白附子、松子、蜜等诸物入贡”。蜂蜡可作为燃料用,《晋书·石祟传》:“(王)以粕澳釜,祟以蜡代薪”。

在宫中有“蜜印”之说,《晋书·本传》晋山涛以太康四年(283年)亡,策赠新沓伯,蜜印紫绶。“蜜印”即是死后追赠官职所赠的蜡印。《旧唐书》(973年)、《新唐书·李澄传》(1060年)中记载用蜂蜡衣制蜡丸(或称蜜)。蜡缬布在唐代亦颇为盛

宋代长白山区的女真国常以黄蜡、蜂蜜物入贡辽国,还以蜜蜡等为商品与北番展贸易活动。宋代契统治东北时期,少数民族只要每年缴送蜜蜡等贡品就可以免征兵马税赋。自辽金以后称蜂蜡为黄蜡,史志记载:“蜡,白出于金复州,黄多贸夷市。”由此而知,此时蜜蜡分离技术已达到历史上的传统水平。

国外使用历史

Mélanie Roffet-Salque等人利用来自陶器中保存的脂质残留物蜂蜡相色谱特征来描绘新石器时代欧洲、中东和北非的蜂蜡使用情况。研究显示,蜂蜡在一些地被广泛地使用,并且可能连续使用了8000年,甚至更长时间。因此,蜜蜂和人类之间的系可以追溯到农业活动始的时候,甚至还可能更早。

人类至少从9000年前始就在使用包括蜂蜜的蜂产品了。发表于《自然》的一则研究指出。一直以来,人类与蜜蜂之间的系是通过古埃及的图画、画和蜂蜡推测的,但科家并不清楚早期农民和蜜蜂之间的系是从何时始的。

蜂蜡由复杂的脂质组成,成分高度稳定,可以用作包括陶器在的考古文物的化指纹,并作为蜜蜂存在的指标。英国布里斯托尔大Mélanie Roffet-Salque和研究团队通过从6400个陶罐上收集的脂质残留物,建立了史前蜜蜂与欧洲、中东和北非地区农民之间系的图谱。

研究人员表示,最古老的蜂蜡据来自小亚细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同时研究团队还找到了人类在北非利用蜜蜂的最早据。

穿越丹麦北纬57度线以北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缺乏蜂蜡据,这可能意味着当时蜜蜂的自然出现存在生态界限,此界限可能和苛刻的高纬度环境有。这项研究首次提供了对蜜蜂这种兼具济和文化重要性昆虫的基于生物大分子的古生态地图,表明人类和蜜蜂之间的系可以追溯到农业的起源时期。

采制贮藏

蜂蜡的采制

蜂蜡的采集多在春、秋二季来完成。养蜂者通过加强蜂群饲养管理,促进蜜蜂多泌蜡、多筑,然后将使用多年的老巢、筑造的赘、割掉蜂房的蜡盖、台基以及摇蜜时割下来的蜜盖等收集起来,过人工提取,一般是将取去蜂蜜后的蜂巢,放入水锅中加热熔化,除去上层茧衣、蜂尸、沫等杂质,趁热过滤,放冷,蜂蜡即凝结成块,浮于水面,取出,即为黄蜡。黄蜡再炼、色等加工过程,即成白蜡。

蜂蜡的贮藏

蜂蜡对贮藏条件没有特殊的要求,但受蜂蜡物理性质的影响,在贮藏过程中还须注意许多事项,以免造成损失。

蜂蜡是脂肪性物质,常温下为固体,因此,蜂蜡贮藏常温下即可达到长期永久性贮藏的的。一般应放在干、通、阴凉的地,不能放在太阳直射到的地,更严暴晒。太阳长期照射不仅会使蜂蜡色减退,还会使蜂蜡慢慢地熔化、分解,直至完全分解挥发。蜂蜡是易燃物质,贮藏必须远离源、电源,严防失

蜂蜡要妥善保存,虽然蜂蜡成分相当复杂,但是由于不含有生物活性物质而易于保存。蜂蜡因带有花粉蜜的甜、香气味,极易遭虫蛀和咬;有些巢虫喜食蜂蜡,故要杀菌,袋装密封、阴凉处保存。蜂蜡不要和带挥发性物品放在同一个地,因为蜂蜡很容易吸收多种有挥发性的化品,造成污染,中毒。蜡液要避免与、铜、锌等金属器皿接触,因为这类金属能使蜂蜡变色,造成重金属污染。

鉴别方法

蜂蜡的鉴在日常鉴蜂蜡质量优劣、真伪时,多数是凭着验直观或简易检测法来鉴蜂蜡质量。最好法是蜂蜡业标准进实验室化验,检测其理化指标及其他有指标。

1.感官鉴

(1)眼观

通过眼睛来观察蜂蜡的色泽、状态、杂质等判断蜂蜡的质量。蜂蜡的色泽因蜜源种、巢新旧程度、提炼法、贮存时间等差异较大。纯蜂蜡色鲜艳,无光泽,通常蜂蜡多是淡黄色、中黄色或暗棕色等。隔年或放置多年的蜂蜡色暗;优等蜂蜡色上下一致。含异物蜂蜡有光泽、透明,一般掺地蜡色暗淡,掺石蜡色光亮,掺淀粉不透明。

蜂蜡块表面一般凸起、有波纹、断面结构紧密、晶体颗粒细腻、无光泽。含异物诸如地蜡、石蜡等蜂蜡块,表面凹陷、平滑、无波纹,断面结构,结晶颗粒粗,有光泽、斜纹或白色颗粒状。掺漆蜡的蜂蜡块,断面比蜂蜡细,色灰暗。

纯净蜂蜡无明显死蜂、木屑草秆、碎石土尘等物理性可见杂质。

(2)

用锤棒敲打或将蜂蜡从空中往硬地面上丢,纯蜂蜡声音发闷(哑),如同土地上扔砖头;含有石蜡等的掺假蜡则发出清脆的声音,如同瓦打在水泥地上。

(3)

蜂蜡块敲断,用蜂蜡断面,纯蜂蜡具有花粉蜜香蜂蜡。含有石蜡等蜂蜡有异味或无味,如含松香蜡有较浓的松香味、含硬脂酸或动植物泊脂有强烈的恶臭或腥臭油味、含肥皂蜡有肥皂味等。

(4)

取小块蜡放入中用嚼咬,纯蜂蜡不易咬断、不、不黏,并可咬成不穿孔的透明薄;含石蜡、松香等的蜂蜡,咬时易断、越嚼越发、易黏、咬薄易穿孔。

(5)推掐

用拇指肚推蜡表面,纯蜂蜡发涩;含异物蜂蜡表面光滑或发黏、发腻、发软。用指甲向前轻轻推刮蜡表面,纯蜂蜡刮不动、不起蜡;含石蜡的蜂蜡易推刮出蜡。用指甲撸进蜡块中,纯蜂蜡黏指甲,指甲往回退时,有蜂蜡叼指甲的感觉,并且蜡面不显白印;含石蜡的蜂蜡不黏指甲、滑溜,指甲退出后蜡面出现一条白印。

(6)拉捻

将小块蜂蜡用指温或温软化,纯蜂蜡捻成细条,拉时易断,断头整齐,将两段蜡重,易捻在一起,融性好;含石蜡的蜂蜡拉时伸长,断头带尖,两段重捻不到一起,重皮分层,融性不好。

2.简易检验

凡是通过感官鉴发现蜂蜡异常,一时难以确定蜂蜡质量的真伪优劣,还可以进一步作下列简易检验来判断。

(1)掺异物检验

直接烧蜡块,纯蜂蜡熔化的蜡珠滴在草纸上,珠匀薄、不浸草纸、无杂质;蜡珠滴入水中呈均匀的薄,透明,手捻不易碎。掺有石蜡的蜂蜡块,用直接烧,熔化的蜡珠滴在草纸上呈堆状;掺动植物油脂的浸纸;掺淀粉的蜡珠成堆状,有杂渣;蜡珠滴入水中凝固成块,边薄中间厚,手捻易碎。

(2)掺硬脂酸检验

将1克蜡块熔化几分钟后,加80%的,冷却后过滤,滤液与等量的水混,溶液清澈透明为纯蜂蜡;溶液微呈乳白色,不透明,并可见蜡面凝结硬脂酸,蜂蜡中掺有硬脂酸。

(3)纯度检验

取1小块蜡黏在温度计的玻璃球上,放入盛有水的烧杯里慢慢加热,温度计黏有蜡的部分与杯底部保持离。当加热至蜡球离温度计球部,温度始上升时,记下温度计上所显示的温度,这个温度就是所检蜡样的熔点。纯蜂蜡熔点在62-67℃之间,蜡样熔化时的温度,若与纯蜂蜡熔点不符,不到62%或超过67℃,明蜡质不纯,其中必含有石蜡、地蜡等异物。

(4)掺石蜡检验

将1克蜡样放入试管,加饱和氢氧化钾溶液沸3-5分钟,再在水中保温30分钟左右,温度控制在75℃,不使蜡液凝固。若蜡液清澈透明为纯蜂蜡;若有脂肪球浮在蜡液上面,明蜡样中含有石蜡,脂肪球越大,含石蜡量越多。断头是尖的。

蜂蜡检查:

地蜡、石蜡与其他蜡类物质:取本品3.0g,置100ml具塞烧瓶中,加4%氢氧化钾乙醇溶液30ml,加热回流2小时取出,插入温度计,立即将烧瓶置于80℃热水中。在水温下降过程中不断旋转烧瓶,观察烧瓶中溶液的状态,当溶液温度降至65℃时,不得出现大量浑浊或液滴。

脂肪、脂肪油、日本蜡与松香:取本品1.0g,置100ml烧瓶中,加3.5mol/L氢氧化钠溶液35ml,加热回流30分钟取出,放冷至蜡分层,溶液应澄清或为半透明状;取上述溶液滤过,滤液用盐酸酸化,溶液应澄清,不得出现大量浑浊或沉淀。

丙三醇与其他多元醇:取本品0.20g,加氢氧化钾乙醇溶液(取氢氧化钾3g,加水5ml使溶解,加乙醇至100ml,摇匀,即得)10ml,加热回流30分钟,取出,加稀硫酸50ml,放冷,滤过,用稀硫酸洗涤容器和残渣,并洗液和滤液,置同一100ml量瓶中,加稀硫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取10ml纳氏比色管两支,甲管中密加入供试品溶液1ml,加0.05mol/L高碘酸钠溶液0.5ml,混匀,放置5分钟,再加品红亚硫酸试液1.0ml,混匀,不得出现沉淀;然后将试管置40℃温水中,在水温下降过程中不断旋转试管,观察10-15分钟;乙管中密加入0.001%丙三醇的稀硫酸溶液1ml,与甲管同时依法操作,甲管中所显的色与乙管比较,不得更深(以丙三醇计,不得过0.5%)。

重金属: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通则0821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砷盐:取本品1.0g,置凯氏烧瓶中,加硫酸5ml,小加热至完全炭化后(必要时可添加硫酸,总量不超过10ml),小心逐滴加入浓过氧化氢溶液,待反应停止,继续加热,并滴加浓过氧化氢溶液至溶液无色,放冷,加水10ml,发至浓烟发生以除尽过氧化氢,加盐酸5ml与水适量,依法检查(通则0822第一法),应符规定(不得过0.0002%)。

蜂蜡污染

蜂蜡是亲脂性物质,容易吸收脂溶性农药。当蜂蜡用于食物、化妆品及巢础后,残留的农药会向消费者或蜜蜂释放出来。为了杀螨而在蜂巢使用的许多杀螨也能被蜂蜡吸收,且不能通过提取而去除。被污染的巢又会污染与其接触的蜂蜜,毒害幼虫和成虫。蜜蜂接触到农业杀虫和兽医产品的程度随着蜂箱及其产品的污染而增加。蜂蜡吸收有害残留物的量是蜂蜜的好几倍,在花粉蜂蜡中杀虫的检出率高于蜜蜂虫体及蜂蜜。旧巢因使用多年,可能会携带各种病菌、寄生虫,加热融化成原蜂蜡蜂蜡的熔点仅为62℃-67℃,若加工温度过低,时间过短,可能不会有效消灭寄生虫卵或微生物。蜂蜡蜂巢产量最少的可再生资源,蜂蜡一旦被污染,污染物仍会残留在新生产的巢础中。

主要成分

蜂蜡要成分可分为四大类,即酯类、游离酸类、游离醇类和烃类。还含微量的挥发油及色素。酯类有蜡酸蜂酯,落花生油酸蜂酯;游离酸类有蜡酸(cerotic acid,约占15%),二十四酸,褐煤酸,蜂酸,虱酸,落花生油酸,新蜡酸即二十五酸;游离醇类中有正二十八醇,蜂醇;烃类中有二十五烷,二十七烷,二十九烷,三十一烷及不饱和的蜂烯。黄、白两种蜂蜡的成分基本相同。蜂蜡据称尚含一种芳香性有色物质,为虫蜡素。

蜂蜡烷烃的化成分:十六烷,十七烷,十八烷,十九烷,棕榈酸,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十九碳二烯酸,十九碳烯酸,二十烷,二十一烷,二十二烷,二十三烷,二十四烷,二十六烷,二十八烷,三十烷,三十二烷醇,三十烷醇。

蜂蜡提纯

蜂蜡的提纯需要先融化再纯化。封盖蜡一般很干净,但融化时上面总有许多黑色的废渣。旧巢比新巢废渣更多,色更黑。因此,最好将两种蜂蜡蜂蜡的融化法有许多种,常用融蜡器有:日光蜂蜡提纯器、用汽或热水的各种蜂蜡提纯器、双层锅。蜂群少时,采用日光蜂蜡提取器较好,但这种法只有在夏天晴天时才起作用。日光蜂蜡提取器的基本要求是:隔热好的木制箱子;一个金属插槽或框用于盛蜡,通常用不锈钢,但不用,因为污染蜂蜡;过滤废渣的过滤网,过滤网下面有收集蜂蜡的容器;双层透光滑门或窗。框用黑色有利于吸热,前面装上车轮,便于移动。通常日光融蜡器每年可以处理平均六群蜂。为了扩大容量,可在原有基础上进改装,基本框架不变,外层5mm厚,并用聚亚安酯油漆。采用木制边框,在金属盘上装一个缓冲器,用环氧树脂将各部分粘起来。常用的绝缘材料是黑。直接使用热源,蜂蜡不易融化,必须用水蜂蜡是易燃物质,因此避免在有源的地操作。一旦蜂蜡都融化了,在64℃下应持续一段时间,然后用细棉布、干净的旧手帕、医用纱布等过滤。

理化性质

蜂蜡蜂蜡白色,通常所见蜂蜡多是淡黄色、中黄色或暗棕色等,这是由于花粉蜂胶中存在的脂溶性类胡萝卜素或

其他色素所致。常温下蜂蜡呈固体状态,具有类似蜂蜜和蜂花粉味的蜂蜡气味。在20℃时的比重

为0.954~0.964。熔点随来源及加工提取法的不同,一般在62~67℃之间。300℃时蜂蜡成烟,分解成二氧化碳、乙酸等挥发性物质。

外界温低,原蜡中含有诸多的杂物,显现出特殊的气味。将原蜡以特殊的工艺予以去杂、色、去臭等处理,便得到了高品质的蜂蜡

药用的黄蜡,多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全体呈黄色或黄棕色,不透明或微透明。表面光滑,触之有油腻感。体轻,能浮于水面,冷时质软脆,碎断面颗粒性,用手搓捏,能软化。有蜂蜜样香,味甘性平,嚼之细腻而黏。不溶于水,可溶于醚及氯仿中。以色黄、纯净、质较软而有油腻感、显蜂蜜样香者为佳。蜂白蜡,为白色块状。质较纯。气味较为弱,其他均与黄蜡同。

物理性质

温下蜂蜡呈固态、质较软,呈淡黄色、黄色或深棕色,具有蜂蜜和蜂花粉样香,嚼之细腻而黏、无油脂味、用手搓捏有油腻感且能软化,蜂蜡的折射率为1.45左右,相对密度约0.95,碘值6-13g/100g,皂化值75-110mg/g,中蜂蜡的酸值为4-9mg/g,西蜂蜡的酸值为15-23mg/g。蜂蜡的熔点不是一个固定值,温度范围为62℃-67℃,当温度为32℃-35℃时,蜂蜡具有可塑性,当蜂蜡受到挤压时,其分子结构遭到破坏,其可塑性较强。40℃时,尽管蜂蜡看起来还是固体,其实已始熔化,当加热至85℃以上时,蜂蜡会褪色。蜂蜡不溶于水,可与脂类、油类及其他蜡质混溶,可溶于乙醚、氯仿等多种有机溶,加热后还可溶于。此外,天然蜂蜡可塑性强、润滑性好,并有绝缘、防潮、避免表面诱蚀等优点,这些优良特性都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性质

不管蜂蜡如何分类,在化组分上大致相同,但是每种化组分的含量不相同。研究发现,西蜂蜂蜡由300多种化物组成,要化成分包括:烷醇和烷酸成的酯类(70%-72%)、游离脂肪酸(14%-15%)、以饱和烃为的烃类(12%),还包括部分游离脂肪醇类、水和矿物质以及少量的黄酮类、维生素、色素等。徐景耀等发现,中蜂蜂蜡中单脂类成分含量达到54.0%,比西蜂蜡含量低;软脂酸和三十烷醇成的酯含量为21%;中蜂蜡的烃类比西蜂蜡含量高;中蜂蜡的游离酸也比西蜂蜡低。液相色谱法的出现使得我们能确、定量地检测蜂蜡的化成分。

蜂蜡理化性质

性状:本品为白色淡黄色固体,无光泽,无结晶;无味,具特异性气味

溶解性:本品在三氯甲烷中易溶,在乙醚中微溶,在水或无水乙醇中几乎不溶。

相对密度:取本品,制成长、宽、高各为1cm的块状物,置500ml量杯中,加乙醇溶液(1→3)约400ml(20℃),如果蜡块下沉,可加入馏水;如蜡块上浮,则可加入乙醇,至蜡块可停在溶液中任意一点,即得相对密度测试液。取测试液,照相对密度测定法(通则0601)测定,即得。本品的相对密度为0.954-0.964。

熔点:本品的熔点(通则0612第二法)为62-67℃。

折光率:本品的折光率(通则0622)在75℃时为1.4410-1.4430。

酸值:本品的酸值(通则0713)为5.0-8.0(中蜂蜡)或16.0-23.0(西蜂蜡)。

皂化值:本品的皂化值(通则0713)为85-100。

碘值:本品的碘值(通则0713)为8.0-13.0。

形态介绍

蜜蜂1.中华蜜蜂,蜂群由工蜂、蜂王及雄蜂组成。工蜂全体被黄褐色毛。头略呈三角。胸部3。翅2对,膜质透明。足3对,有采集花粉的构造。锥状,有毒腺和螫针。下有蜡4 对,有蜡腺,分泌蜡质。蜂王体最大,翅短小,部特长,生殖器发达,专生殖产卵。雄蜂较工蜂稍大,头呈球,尾无毒腺和螫针,足上无采贮花粉构造,无蜡及蜡腺。

2.意大利蜜蜂,体似中华蜜蜂,但较之为大。

蜂蜡附: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icius或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1. 中华蜜蜂适应性强,善于采集山区零星蜜源,抗螨力强;缺点是分蜂性强,产卵少,性躁易螫。意大利蜂有良好的生产性能,产卵多,不易分蜂,群势强大,采集力强,产蜜量高,性情温顺;缺点是耐性和抗逆性较差,容易产生盗蜂及迷巢。高加索蜂,体格健壮,采集力和抗力很强;缺点是分蜂性强,产卵量不及意大利蜂。新疆地区多选择后者。蜜蜂的生活习性:蜜蜂是群体牛活的昆虫。蜜蜂的大家中通常由一只蜂王、几十至几百只雄蜂及几千至几万只工蜂组成。3种蜜蜂各有专职,分工作,相互依存,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蜂群。蜂王:蜂王又称蜂皇,是个体大,翅短,部长,生殖器官发育完全,且特发达,专管产卵的雌蜂。蜂王能够产两种卵,一种是未卵,发育成雄蜂;一种是卵,可发育成工蜂或雌蜂。蜂王具有惊人的繁殖力,但每日产卵多少和群势、品种、候、蜜源等因素有。早春温度低,一日只产几十到几百粒卵;在繁殖盛期,一昼夜可产1500~3000粒,总重量远超出蜂王本身的体重。一年中,一个蜂王能产卵20万粒。对于蜂王,采集花粉的构造、蜡腺、养腺都已退化,因此,蜂王不能外出觅食,要靠工蜂吐出的乳浆(蜂王浆)而生活。其部末端有螫刺,但不螫人。蜂王一般活3~5年,最长的寿命可达8~9年。雄蜂:雄蜂身体较粗壮,复眼大而突出,翅强大,部较短,生殖器官发达,不具螫刺。它不会采食,吃蜂房里的花粉和蜜。雄蜂不参加蜂巢外任何工作,专司和处女蜂王交配。雄蜂一与蜂王交配,它的生殖器官往往撕断,落在蜂王体,不久便死亡。工蜂:工蜂的身体最小,是发育不全的雌蜂,没有交配能力,通常不产卵。工蜂一般寿命1~6个月。工蜂的足有采集花粉的构造,养腺特发达,能分泌蜂乳,部有蜡腺,能分泌蜡液,螫针隐藏在部末端,具有倒钩,并与毒囊相连。蜂群的采食、哺育幼虫、喂养蜂王、建筑蜂房、调巢温和防御敌害等都由工蜂担当。工蜂修造的巢房是蜡质结构

野生蜂群在树洞或其他的洞中筑巢;人工养的蜂群用活动柜蜂箱工蜂分泌蜡鳞,在人工巢基础上加高筑成巢房,几千个巢房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巢。巢上的巢房用途不同,大小不同,雌蜂房最大,称王台,雄蜂房次之,工蜂房最小。巢上的巢房部分贮存着蜂蜜,这种巢称为蜜;贮存花粉的叫花粉;贮存卵、幼虫和蛹的叫子。蜜蜂是完全变态的昆虫,三种蜜蜂的发育都要过卵、幼虫、蛹及成虫四阶段。蜜蜂发育最适温度是34~35℃,温度过高或过低,会提前或延迟出房,这样的蜜蜂多不健康。蜜蜂的发育日数表蜂 卵期 幼虫期 蛹期 总日数蜂王 3 5.5 7.5 16 雄雄 3 6.5 14.5 24 工蜂 3 6 12 21 一个处女蜂王可以和几个雄蜂先后交配,交配在巢外空间进,通常在午后2~4时,温高于20℃以上的时候。蜂王输卵管旁边有一个贮精囊,每次交配,都把液暂时存于贮精囊中,供终生使用。交配成功后36~48h即始产卵,当蜂王在工蜂房或王台产卵时,贮精囊输卵管相通的管,受操纵放,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产下的卵是卵;反之,蜂王在雄蜂房产卵时,不使贮精囊的管放,产下的卵就是未卵。蜂王产卵后,就不再和雄蜂交配了,液可以保存和使用到蜂王死亡为止。中华蜜蜂的工蜂体小,长约12mm,体暗褐色,头、胸、面密生及黄色的细毛。头略呈三角,有复眼1对,单眼3只;触角1对,膝状弯器发达,适于咀嚼及吸吮。胸部3,中胸最大;翅2对,膜质透明,后翅中脉分叉。足3对,分、胫等处,均有采集花粉的构造。锥状,黄褐色,1~4黑色环带,末端尖,有毒腺和螫针;下有蜡4对,有蜡腺,分泌蜡质。国外大部分地区均产。

附方介绍

蜂蜡①治赤白痢,少腹痛不可忍,后重,或面青手足俱变者:黄蜡三钱,阿胶三钱。同溶 化,入黄连末五钱,搅匀,分三次热服。(《金匮要略》调气饮)

②治产后三日,下诸杂五色痢:阿胶一两,蜡如博棋三枚,当归一两半,黄连二两,黄柏 一两,陈廪米一升。以水八升,米蟹沸,去米纳药,取二升,去滓,纳、蜡令烊, 分四服,一日令尽。(《千金蜡汤)

③治老少下痢,食入即吐:白蜡匕,鸡子黄一个,石蜜、苦、发灰、黄连末各半鸡子 壳。先煎蜜、蜡、苦鸡子四味,令匀,乃纳连、发,至可乃止,二日服尽。(华佗)

④治急疼痛:黄蜡,灯上烧化,芡子大,百年霜为衣,井水下三。(《纲》)

⑤治妊娠胎动,腹痛:蜡一钱。以清二盏,三、五沸,投蜡令销,顿服。(《圣济 总录》蜡

⑥治发背已成未脓之际,恐毒不能外出,必致攻,预服此,护膜护,且亦 解毒:白矾一两二钱,黄蜡一两,雄黄一钱二分,琥珀一钱(另研极细),朱砂一钱二分,蜂 蜜二钱(临入)。先将白矾雄黄琥珀朱砂四味碾研极细,另将蜜、蜡铜勺熔化,离 时,候蜡四边稍凝时,入上药,搅匀,共成一块,以一人将药上微,众手急,小 豆大,用朱砂为衣,磁罐收贮。每服二、三十,白汤食后送下,病甚者,早晚日进二次。(《外科正宗》琥珀蜡矾

⑦治代指:蜡、松。相和,,笼代指。(《千金翼》)

⑧治小儿脚冻,如有疮:浓蜡涂之。(姚和众)

⑨治臁疮金疮、汤等疮:黄蜡一两,香油二两,黄半两。同化,顿冷,瓶收,摊贴。(《王仲勉》)

⑩治诸般疮毒,不拘生在何宫,初起即消,已成即溃:黄蜡一两,白矾六钱。将蜡化稍冷 ,入矾末,为豆大。疮在上,服一两,在下服七钱,小儿减半,水下。忌葱三日。(《医集成》)蜡矾

(11)治汤伤疮,赤疼痛,毒腐成脓,用此拔热毒,止疼痛,敛疮麻油四两,当归一两,焦去滓,入黄蜡一两,搅化放冷,摊帛贴之。(《医林集要》)

(12)治被伤风湿如疟者:黄蜡一块,热服。与对用尤妙。(《瑞竹堂》)

(13)治肺虚隔热,咳嗽气急,胸中烦满,肢体倦疼,口苦渴欲饮冷,发热,减食嗜卧,音声不出:黄蜡(滤去滓,用浆水,秤)八两,蛤粉四两(研末)。上件,每两作十五,用前蛤粉为农养药,每服一,胡瓤半个,细爵温水下,临卧不语。(《普济立效

(14)治呃逆不止:黄蜡烧烟熏二、三次。(《医摘要》)

(15)治:黄蜡不以多少,器熔成汁,取出入蛤粉,相和得所成球。每用以刀子切下二钱,以猪肝二两,批掺药,麻扎定,水一碗,同入铫子熟取出,乘热熏眼,至温冷并食之,日二,以平安为度。(《姚僧坦集验》)

各家论述

1.《纲》:蜜之气味俱厚,故养。蜡之气味俱薄,故养。厚者味甘而性缓质柔,故润脏腑。薄者味淡而性啬质坚,故止泄痢。张仲景治痢有调气饮,《千金》治痢有蜡汤,其效甚捷,盖有见于此欤。

2.《本草求真》:凡荡除下焦之药,以此(蜡)裹,亦免伤上焦之意。

3.《本》:下痢脓,补中,续绝伤,金疮,益

4.《录》:疗久泄辟后重见白脓,补绝伤,利小儿。

5.《本草通玄》:贴疮生止痛。

【摘录】《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蜂蝇

下一篇 蜂蜜树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