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蝮蛇骨

蝮蛇【拉丁植物动物矿物:Agkistrodon halys (Pallas)】,土公蛇、草上,是中国各地均有分布的数量最多的一种小型毒蛇,除食用外,有很高的医药价值。 蝮蛇,为蝰科动物蝮蛇骼,用于解毒。赤痢。出处:《本草纲拾遗》。【拼音:Fù Shé Gǔ】【英文:Pallas pit viper bone】蝮蛇体长60~70厘米,头略呈长三角面灰褐色褐色,头有一......
目录

特征

蝮蛇体长60~70厘米,头略呈长三角面灰褐色褐色,头有一深色“∧”斑,杂有黑斑。头具对称的大鳞片,眼前有颊窝,体有两纵斑。

体色变化大,头体部由灰褐色而至土红色,头部在眼后到角有黑色带,其上缘有一黄白色细纹;体交互排列有黑褐斑;面灰白到灰黑褐色,有不规则黑点;尾尖黑色

生存环境

蝮蛇多生活在平原、 丘陵及山区,栖息在石堆、草丛、水沟、坟堆、灌木丛及田野中。短尾蝮的洞多在向阳的斜坡上,洞直径为1.5~4.5厘米,洞深可达1米左右,大多利用蛙、等挖钻的旧洞。

蛇岛的 中介蝮多栖息在石缝、草丛及树上,静止不动,头部仰起向着天空。当小鸟停落在它附近时,即迅速向小鸟袭击。常见一棵小树上有几条蝮蛇。在一株高约两米的栾树上曾见有21条,一棵樱树上见有25条。小鸟稀少时,多潜伏于草丛及石缝中。

地理分布

蝮蛇多分布各个美洲地区:于 北美洲,包括美国中部及东北部,南至 佛罗里达州半岛及 德州西南部。在 中美洲,其分布范围则由塔毛利帕斯州和新莱昂州,南至尤卡坦半岛、伯利兹及危地马拉。沿着太平洋海岸的索诺拉州、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及哥斯达黎加西北部,亦能找到蝮蛇的踪影。部分分布于朝鲜、日本

中国国分布于辽宁省、河北省、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贵州省、湖北省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

来源采收

药材基源:为蝰科动物蝮蛇骼。

采收和储藏:宰杀蝮蛇后,取其干。

分类主治

性味】味甘;性温;有毒

归经大肠

【功能治】解毒。赤痢

【用法用量】服:烧为末,1-3g.

《本草拾遗》:"赤痢,取烧为黑末,饮下三钱匕。"

【各家论述】《本草拾遗》:赤痢,取侥为黑末,饮下三钱匕。

【摘录】《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番茄

下一篇 蝮蛇脂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