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防已

防己,中药。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Moore的干。秋季采挖,洗净,除去粗皮,晒至半干,切段,个大者再纵切,干植物。味辛、苦,性。归膀胱。祛止痛,利水消肿。用于湿痹痛,水肿,小便不利,湿疹疮毒。1、用治湿痹。本品辛能,苦降泄,既能袪湿止痛,又能清热。对湿痹湿热偏盛,肢体酸重,关节红肿疼痛,及湿热身痛者,尤为要药,......
目录

入药部位

植物

性味

味辛、苦,性

归经

膀胱

功效

止痛,利水消肿

主治

用于湿痹痛,水肿,小便不利,湿疹疮毒

相关配伍

1、用治湿痹。本品辛能,苦降泄,既能袪湿止痛,又能清热。对湿痹湿热偏盛,肢体酸重,关节红肿疼痛,及湿热身痛者,尤为要药,常与滑石、薏苡仁、蚕沙栀子等配伍,如宣痹汤。(《温病条辨》)

2、用于治风寒湿痹,四肢挛急:与麻黄肉桂茯苓等同用,如防己饮。(《圣济总录》)

3、用于治水肿腹水,小便不利,脚:本品苦降利,能清热利水,善走下而泄下焦膀胱湿热,尤宜于下肢水肿,小便不利者。常与黄芪白术甘草等配伍,用于风水浮,身重汗出恶者,如防己黄芪汤。(《金匮要略》)。

4、用于治一身悉肿,小便短少:与茯苓黄芪桂枝等同用,如防己茯苓汤。(《金匮要略》)

5、用于治湿热腹胀水肿:与椒目葶苈子大黄用,即己椒苈黄。(《金匮要略》)

6、用于治脚足胫肿痛、重着、麻木:与吴茱萸槟榔木瓜等同用。《本草切要》

用法用量

服,5-10g。

禁忌

本品苦较甚,不宜大量使用,以免损伤胃气食欲不振阴虚湿热者忌用。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稍浸,洗净,润透,切厚,干

生理特性

多年生藤本。块根通常柱状,肉质,深入地下,长3-15cm,直径1-5cm;外皮淡棕色或棕褐色;具横纹。纤细,有直条纹,互生;叶柄长5-6cm,盾状着生;叶片三角状宽卵形或阔三角,长4-6cm,宽5-6cm,先端钝,具小突尖,基部平或略呈心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或粉白色,两面均被短毛,下面较密,掌状5条。小,单性,雌雄异株;雄株为头状聚伞花序,总状排列;雄花萼片4,排成1轮,绿色,匙,长1mm,宽约0.5mm,基部楔形花瓣4,绿色,倒卵形,长约0.9mm,宽约0.7mm,肉质,边缘略弯,有时具短爪;雄蕊4,合生成柱状,上部盘状,花药着生其上;雌株为缩短的聚伞花序,呈假头状,总状排列;雌花萼片4,排成1轮;花瓣4;子房,长约1mm,花柱3,乳头状。核果红色,直径5-6mm;果皮长、宽均为4-5mm,部有4雕纹,中间2呈鸡冠状隆起,每有15-17颗,胎座迹不穿孔。期5-6月,果期7-9月。

产地

广东、广西、湖南等地。

相关论述

1、《本草纲》:中湿,不语拘挛,斜,泻湿热

2、《本》:风寒温疟,热诸痫,除,利大小便。

3、《录》:伤寒邪气,中手脚挛急,通腠理,利九窍,止泄,肿恶结,诸疥癣虫疮。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防风

下一篇 釜脐墨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