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风箱树根

箱树,出处是《常用草药手册》【中药箱树【出处】出自广州部队《常用草药手册》【拼音】Fēnɡ Xiānɡ Shù Gēn【英文】Root of Common Butterbush【水杨梅蔃(《本草求原》)、杨梅树(《福建中医》)、水杨梅(《岭南草药志》)、八卦、黄被棒 。【采集】全年可采。【宜忌】《岭南草药志》:"孕妇忌服。"药材基源:为子叶植物药茜......
目录

基本情况

【中药箱树

【出处】出自广州部队《常用草药手册》

【拼音】Fēnɡ Xiānɡ Shù Gēn

【英文】Root of Common Butterbush

水杨梅蔃(《本草求原》)、杨梅树(《福建中医》)、水杨梅(《岭南草药志》)、八卦、黄被棒 。

【采集】全年可采。

【宜忌】《岭南草药志》:"孕妇忌服。"

风箱树根图册

来源

药材基源:为子叶植物茜草植物箱树的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Cephalanthus occidentalis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挖出后洗净泥土、杂物、鲜用或切晒干。

原形态

灌木乔木,高1-4m。小幼时被柔毛,略扁,近四歌功颂德柱,成长褐色,无毛。对生或3轮生;叶柄长5-10mm;托叶三角,长约4mm,常具1黑色腺体;薄革质;叶片、长至椭披针,长10-15cm,宽2-5.5cm,先端急尖,渐尖或钝,基部,上面无毛或沿中脉被柔毛,下面上毛较密,侧脉10-12对,近边缘连结。头状花序,单生或总状花序生或生于上部腋,盛时直径3-3.5cm;总花梗长2.5-6cm;苞片刚毛状或线状匙;萼管长1-1.5mm,先端4深裂,理解处具1黑色腺体;冠白色,冠管长7-12mm,花冠处亦有1黑色腺体;雄蕊4;花柱线形,长12-15mm,外柱头棒锤,萌果倒,长4-6mm,先端具宿萼;种子具翅。期秋末冬初(海南省为春末夏初)。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略荫处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 长江以南各地和 台湾省。

性状

性状鉴 ,稍扭,我分枝,大小不等。表面灰黄色,有纵沟纹,栓皮易落。体轻,质韧,不易折断,断而纤维性,皮部棕色,木部棕黄色。微味微苦,凉。

显微鉴 横切面:木栓层为5-10列木栓细胞。皮层较窄。皮部发达,有单个纤维在,尤以近成层处为多纤维壁厚,微木化,层纹明显。成层明显。木质部导管单个在或2-4相聚,木射线多为1列细胞,偶有2列,具单纹孔部细胞类,壁厚,木化。

化学成份

含甙(glycoside)和生物碱(alkaloid)。

鉴别

理化鉴: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冷浸过夜滤过。取滤1ml,干,残渣加酸1ml溶解,再加 酐1ml,浓硫酸1滴,色由黄就红直至污绿色。(检查 甾类)

性味归经

性味:苦;凉

归经大肠

1、《本草求原》:"苦涩。"

2、《南宁市药物志》:"淡,平,无毒。"

3、广州部队《常用草药手册》:"苦,凉。"

功用主治

清热化湿瘀消肿。治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肠炎,菌痢,肿,跌打瘀痛。

1、《本草求原》:"水含,止牙痛,若连肿,为末调搽。"

2、《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治肺热咳嗽。"

3、广州部队《常用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收敛止泻,祛止咳。治感冒发烧,咽喉肿痛, 肠炎,菌痢, 咳嗽。"

用法用量

服:汤,30-60g;或浸酒

外用:适量,含漱、研末撒或调

用药忌宜

《岭南草药志》:“孕妇忌服。”

选方

1、治跌打积瘀作痛:水杨梅二两,浸酒一斤,外擦患处,并服。(《岭南草药志》)

1、治疮肿:杨梅树四两,浸酒半斤,以棉花浸贴,勿令干,未成即消,已成即溃。(《岭南草药志》)

1、治甲状腺肿:杨梅树二至四两,荔枝干五个。清水服。(《福建中医》)

各家论述

1、《本草求原》:水含,止牙痛,若连肿,为末调搽。

2、《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治肺热咳嗽

3、广州部队《常用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收敛止泻,祛止咳。治感冒发烧,咽喉肿痛, 肠炎,菌痢, 咳嗽

图集

图集:

风箱树根图册风箱树根图册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风箱树花

下一篇 风箱树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