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飞龙掌血

飞龙掌血 龙掌(拉丁:Toddalia asiatica (L.) Lam.,),芸香科龙掌植物。它生于山坡、路旁、灌丛中或疏林中。其老干有较厚的木栓层及黄灰色,纵向细裂且凸起的皮孔,小无柄,或倒卵状叶缘有细裂齿花梗甚短,基部有极小的鳞片苞片淡黄白色萼片长不及1毫米,花瓣长2~3.5毫米,雄花序为伞房状花序雌花序呈聚伞花序;果橙红或朱红色,......
目录

形态特征

飞龙掌血

基本特征

干有较厚的木栓层及黄灰色、纵向细裂且凸起的皮孔,三、四年生上的皮孔而细小,叶轴有甚多向下弯钩的锐刺,当年生嫩部有褐或红锈色甚短的细毛,或密被灰白色短毛。小无柄,对光透视可见密生的透明油点,揉之有类似橘叶的香卵形,倒卵形或倒卵状。长5-9厘米,宽2-4厘米,部尾状长尖或急尖而钝头,有时微凹缺,叶缘有细裂齿侧脉甚多而纤细。花梗甚短,基部有极小的鳞片苞片淡黄白色萼片长不及1毫米,边缘被短毛;花瓣长2-3.5毫米;雄花序为伞房状花序雌花序呈聚伞花序。果橙红或朱红色,径8-10毫米或稍较大,有4-8条纵向浅沟纹,干后甚明显;种子长5-6毫米,厚约4毫米,种皮黑色,有极细小的窝点。期几乎全年,在五岭以南各地,多于春季,沿长江两岸各地,多于夏季。果期多在秋冬季。

本种提示

飞龙掌血形状生于土壤瘦瘠的干环境时,它的小甚细小,长1.5-3厘米,宽1-1.2厘米。

本种在我国不少于三个类型,最常见的一类是:嫩上部及花序轴均有红褐色短细毛,小较大,中脉无毛且微凸起,面干后常有光泽,果直径约1厘米。另一类型是:嫩上部及花序轴均密被灰白色短毛,小叶柄、小中脉也有同样的毛,面干后暗淡无光泽,果一般较小,直径约0.8厘米,这一类型在广西中部以北、贵州南部、湖南西南部最常见。第三个类型的小特大,长10-12厘米,宽4-5厘米,嫩上部及花序轴均有红褐色短毛,这一类型仅见于云南西部及西北部一带。

生长习性

从平地至海拔2000米山地,较常见于灌木、小乔木的次生林中,攀援于它树上,石灰山地也常见。

分布范围

产秦岭南坡以南各地,最北限见于陕西西乡县,南至海南,东南至台湾,西南至西藏东南部。

主要价值

植物用途

成熟的果味甜,但果皮含麻辣成分。皮淡硫黄色,剥皮后暴于空中不久变淡褐色的横断面黄至棕色。木质坚实,小,管孔中等大,木射线细而密。桂林一带用其制烟斗出售。

药用价值

飞龙掌血

全株用作草药,多用其。味苦,麻。性温,有小毒瘀,祛湿,消肿止痛。治感冒风寒痛、肋间神经痛、湿骨痛、跌打损伤、咯血等。

皮的液制成针注,或疼痛部位穴位注射,对慢性腿痛有良好疗效。

皮和皮含小檗碱及benzylisoquinolines类生物碱:chelerythrine (=toddaline)、dihydrochelerythrine、toddalinine;又含香豆素:toddalactone、isopimpinellin、pimpinellin、aculeatin、bergapten、toddaculine、luvangetin等;又含citronellal、linalool等油。

药理作用

飞龙掌血性味归经】辛、微苦,温。

【功能治】瘀止,祛湿,消肿解毒。

皮:跌打损伤,湿关节炎,肋间神经痛,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外用治骨折外伤

:外用治疖肿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皮3~5钱,水浸酒服;外用适量,捣烂或研末患处。鲜适量,捣烂外

【摘录】《全国草药汇编》

均含白屈菜红碱,为神经肉毒,对心脏也有抑制作用。对豚小量可流产,大量麻痹、死亡。可用于治疗停经

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腿疼痛

飞龙掌血采用1:1三百棒注射液(每支2毫升),每次1~2支,每日1次,肉注射或穴位注射。共观察40例,其中肉注射29人,穴位(俞、大肠俞、次、承山)注射11人,除1例椎结核无效外,其余39例均有显著止痛作用。治疗后6个月观察,疼痛未再复发者17例;虽有复发,但疼痛程度减轻,发作次数减少者22例。使用中未发现副作用和毒性反应。

药用

【基诺药】toddalia asiatica卖丘卖勒:杆治跌打损伤,骨折肋间神经痛,湿肿痛《基诺药》。吕秋吕腊:骨折,跌扑损伤;外治湿关节炎[3]。

【瑶药】过山:用于湿骨痛,跌打损伤[4]。走:用于湿骨痛,鹤膝神经痛,偏瘫[6]。治湿关节炎,湿偏瘫《桂药编》。走治跌打损伤,湿关节炎,肋间神经痛,痛及湿偏痛《民族药志二》。

【彝药】出列,称木鲁帕:肠出湿关节痛,外伤,跌打伤,崩,伤风咳嗽疥疮《彝植药续》。藤:跌扑打伤,痛,瘀血肿痛,寒湿痹痛《哀牢》。龙掌皮治跌打损伤,湿关节炎,肋间神经痛;外用治疖肿痛《大理资志》。

【傣药】吗压藤(西傣):、皮治刀伤出骨折扭伤湿关节炎,跌打损伤,痛,腿痛《滇药录》。用于骨折,刀伤出痛,腿痛《滇省志》。吗压藤:、皮治刀伤出骨折扭伤湿关节炎,跌打损伤,痛,腿痛《民族药志二》。

【景颇药】自嗟垒:湿《民族药志二》、《滇药录》。

【景颇药】治疗跌打损伤,湿疼痛,痛《滇省志》。

【哈尼药】拉披歌:治跌打,外伤《滇药录》。治湿骨痛,跌打损伤《滇省志》。拉披歌:治跌打湿外伤《民族药志二》。

【拉祜药】治跌打损伤,菌痢,疮疖肿外伤《滇药录》。出拐:皮治肾炎湿骨痛,跌打损伤,痛,吐血不止,鼻衄,刀伤出闭经崩漏,接《拉祜药》。皮用于肾炎湿骨痛,跌打损伤《滇省志》。拐:皮治肾炎湿骨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疖肿毒《哀劳医药》。柱玛却治跌打损伤,湿麻木《民族药志二》。

【苗药】Ghab jionx bul saob xaof gax bas(嘎龚布梭嘎八):,跌打损伤《苗药集》。郎昌:湿疼痛,跌打损伤,菌痢,疮疖肿毒,外伤《滇药录》。白苦木:治阿米巴痢疾痛,牙痛《桂药编》。治湿骨痛,跌打损伤,细菌性痢疾疔疮肿毒《滇省志》。

【佤药】歹垫农:湿跌打,湿《滇药录》。刺三加湿关节疼痛,痛,跌打损伤,刀伤出闭经痛经《中佤药》。

【壮药】骂酸秀:湿骨痛,跌打损伤,止《滇药录》。【仫佬药】卡麻:治阿米巴痢疾痛,牙痛,跌打损伤,与猪肉煲服治湿痹痛《桂药编》。皮治疗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痛,腿痛,闭经;外用于骨折,疮疖,外伤外用于毒蛇咬伤疖肿毒《滇省志》。卡麻,通天岗牙痛痛,跌打损伤,湿痹痛《民族药志二》。

【德昂药】皮治跌打损伤,湿关节炎,痛;外用骨折《德宏药录》。

【侗药】罪蛮( Sinl mant),奴盘灵(Nuv padt bens):治宾独(老痧),湿骨痛《侗医》。

【布依药】树皮治刀伤出《民族药志二》。

【土家药】三百棒(san bai peng):皮或全株治湿气关节痛,跌打损伤,骨折肿痛《土家药》。三百棒,山椒:用于瘀止痛,祛湿,消肿解毒《民族药志二》。

植物研究

成分

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二红白屈菜红碱(dihydrochelerythrine),茵芋碱(skimmianine),小檗碱(berberine)以及龙掌默碱(toddalidimerine),8-羟基二氢白屈菜红碱(8-hydroxhydrochelerythrine),阿尔洛花椒酰胺(arnottianamide),8-丙酮基-二氧白屈菜红碱(8-acetonyldihydroche-lerythrine)等生物碱。另含香豆类去二羟基龙掌酯(toddaculin),挥发油中含丁香油酚(eugenol),香茅醇(citronellol),龙掌双香豆(toddasin)。此外,本品还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和树脂等。皮含苯并菲啶类生物碱去-N-甲基白屈菜红碱(des-N-methylchelerythrine),氧化白屈菜红碱(oxychelerythrine),阿尔洛花椒酸胺(arnottianmide),勒(木党)碱(avicine),氧化勒(木党)碱(oxyavi-cine),白屈某红碱,白屈菜红碱-φ-氰化物(chelerythrine-φ-cyanide);含喹啉类生物碱茵芋碱(skimmianine),全缘喹诺酮(integriquinolone),N-甲基芸香碱(N-methylflindersine),4-甲氧基-1-甲基-2-喹诺酮(4-methoxy-1-methyl-2-quinolone);含香豆类化物与生物碱二聚物龙掌香豆喹啉酮(todda-coumalone);还含香豆与萘醌的二聚物龙掌香豆醌(toddacoumaquinone);龙掌皮含香豆龙掌酯烯酮(toddalenone),去二羟基龙掌酯(toddaculine),九里香酯(coumurrayin),龙掌酯酮(toddanone),8-(3,3-二甲基烯丙基)-6,7-二甲氧基香豆[8-(3,3-dimethylal-lyl)-6,7-dimethoxycoumarin],异茴芹香豆(isopimpinellin),6-(3-氯-2-羟基-3-甲丁基)-5,7-二甲氧基香豆[6-(3-chloro-2-hy-droxy-3-methylbutyl)5,7-dimethoxycoumarin],6-甲酰基柠檬油素(6-formyllimettin),5,7,8-甲氧基香豆(5,7,8-trimethoxycoumarin),龙掌双香豆(toddasin),龙掌酯烯醇(toddalenol),龙拳新双香豆(toddalosin),右旋龙掌酯醉[tiddabik],6-(2-羟基-3-甲氧基-3-甲丁基)-5,7-二甲氧基香豆[6-(2-hydroxy-3-methoxy-3-methylbutyl)5,7-dimethoxycoumarin],5-甲氧基苏北任酮(5-methoxysuberenon)。另外皮中还含香叶木甙(diosmin),橙皮甙(hesperidin)及三萜化物β-香树脂醉(β-amyrin)。

性状鉴

飞龙掌血,略弯,长约30cm,直径0.5-4.0cm,有的头部直径可达8cm。表面灰棕色深黄棕色,粗糙,有细纵纹及稍凸起的白色或长皮孔。栓皮易落,出棕褐色或浅红棕色的皮部。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皮部与木部界线明显,木部淡黄色,年轮显著。微,味辛、苦,有辛凉感。皮呈不规则长块状,厚5-()外10mm,质坚硬,不易折断,横断面及纵切面均显颗粒状,黄棕色或棕褐色表面淡褐色,有纵向纹理。

显微鉴

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十列木栓细胞。皮层宽外侧有晶鞘纤维石细胞群,石细胞或不规则长,壁厚,胞腔明显。皮部有较小的油室和晶鞘纤维束。木质部导管呈类,直径18-95μm,多单列断续放射状排列;木纤维发达围绕于导管;木射线宽1-4细胞。本品薄壁钙校晶或晶,直径8-20μm

理化鉴

(1)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醇20ml,回流20min,滤过,滤液供以下试验

飞龙掌血① 取滤液2ml,加7%盐酸羟胺溶液3滴和10%氢氧化钠乙醇溶液8滴,置水上加热至微沸,放冷,加稀盐酸调至pH3-4,加三氯化乙醇溶液2滴,溶液显红色。(检查酯类)

② 取滤液5ml,置瓷发皿中,干,加酐1ml,摇匀,加硫酸2滴,溶液显红色并转为绿色。(检查酯类)

(2)取本品粗粉1g,用浓氨溶液湿润后,加氯仿20ml,回流20min,放冷,滤过,滤液干,残渣用稀盐酸3ml温热溶解,滤过,各取滤液1ml,置于试管中,分加入碘化铋钾试液和硅酸试液1-2滴,前者产生橙红色沉淀,后者产生黄白色沉淀。(检查生物碱)

(3)薄层色谱取本品粗粉0.5g,加乙醇适量回流30min冷却,滤过,浓缩滤液作供试液。取白屈菜红碱制成对照品溶液。吸取二溶液点于同一加有磷酸二氢钾-CMC硅薄层上,以四氯化碳一甲醇(40:2)展16cm,置于紫外灯(365nm)下观察,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亮黄色斑点。

植物文化

来源

飞龙掌血,止痛,瘀,止。治湿疼痛,痛,跌打损伤,吐血,衄,子官出,刀伤出痛经肋间神经痛,疮疖肿毒。

①《分类草药性》:"破气,治湿疼痛,吐血不止。"

②《贵州民间药物》:"瘀,解表。治伤风咳嗽绞痛。"

③《广西药植录》:"治眼红肿、膜。"

④《四川常用草药》:"治痛经块,劳伤吐血湿麻木,筋疼痛。"

飞龙掌血① 治吐血、衄三钱(《陕西草药》)

② 治湿肿痛,外伤疼痛,肋间神经痛:龙掌皮四至六钱,水服,亦可浸酒服。(广州部队《常用草药手册》)

③ 治崩漏、陈艾各三钱,陈棕炭、百草霜各四钱。水服,白糖为。(《陕西草药》)

④ 治痛:龙掌三至五钱,水服。(《云南草药》)

⑤ 治跌打损伤:三钱,月月红二钱,牛膝三钱。共研末用。如头部损伤,加羌活二钱,藁本二钱。(《贵阳民间药草》)

⑥ 接大黄螃蟹。共捣烂包。(陕西)

⑦ 治刀伤出,伤疼痛:二钱,冰片五分。研成细末,混。(《贵阳民间药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飞龙掌血叶

下一篇 飞蛾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