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鹅掌金星草

掌金星草为水龙骨植物金鸡脚的全草或带全草。疏生,叶柄长4~17厘米,稻秆色,无毛;叶片长6~10厘米,常为3裂,极少有2裂或单叶,基部或稍下延;叶片或裂线状披针,先端渐尖,边缘软质,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每裂1条,侧脉近对生。 约20~30对,直达叶缘菱形网眼,每对侧脉间有1缺刻。 孢子囊群,单生于网眼中部,稍近。 生于阴湿山沟旁或树林下。 分布我国西南、中......
目录

植物形态

鹅掌金星草植株高10-35cm。细长,横生,与叶柄基部密被红棕色、狭披针鳞片,先端长渐尖,基部近,盾状着生,边缘略有齿疏生;叶柄长5-20cm,禾秆色,基部有关节,向上光滑;叶片厚纸质,通常3裂,偶有5裂或2裂,长5-15cm,宽4-10cm,基部楔形;裂披针,长5-10cm,宽1-2cm,中间1最长,先端渐尖,全缘或略呈波状,有软质狭边,两面光滑;中脉侧脉两面均明显,小网状,有藏小孢子囊群,沿中脉两侧各成1,位于中脉边之间。

本品之有二、三歧似禽掌者,黄褐孢子囊群,状若星点,故有掌金星草、脚金星草、金鸡脚、独脚金鸡诸。辟瘟草者,《纲拾遗》云:佩带之可辟疫。由其效用得。【摘录】《中华本草》。

分布范围

【产地】产江苏、四川福建江西陕西等地。

主要价值

中文掌金星草 (《植物实图考》)

【异】辟瘟草、脚金星草(《百草镜》),独脚金鸡(《纲拾遗》),猪蹄叉、鸡脚叉、乌毛丁(《贵州民间方药集》),脚珠、脚掌、三叉剑(《江西民间草药》),三角风、双凤尾草(《四川中药志》),七星箭(《陕西植药调查》),脚伸筋、三叉、盐挑草(《湖南药物志》),掌香、掌星、掌、草(《闽东本草》),二叉、三叉虎、三滴(《广西药植录》),脚草(《江苏植药志》)。

【相药材】金星草。

【采集】秋季采收。 晒干。

【药材】干全草,上面密生黄棕色鳞片,有光泽,下面有细长的棕褐色须根

生,叶柄细长;叶片皱缩灰黄绿色,展叶片为3裂或2裂,也有不裂的,裂披针,薄纸质,柔软,沿中脉左右各具1列赤褐色孢子囊群。

微臭,味淡。

叶片大、孢子囊群多者为佳。

【化成分】含香豆0.2%。

性味】苦,凉。

①《纲拾遗》:性平,味苦,香。

②《四川中药志》:味淡辛,性平,无毒

【功效】清热。 凉血利尿,解毒。

【功用】治伤寒热病,烦渴,惊,扁体炎,细菌性痢疾慢性炎,血淋便血疔疮

【用法与用量】服:汤,2~5钱(鲜者1~2两);研末或浸酒。 外用:捣

文献论述

①《纲拾遗》:治伤寒疟痢,肿毒,时恶气乳痈热疮,小儿痘眼生蛾,同金锁匙汁,漱。

②《福州草药》:治伤风。 解毒,治鼠疫

③《峨嵋药植》:治跌打伤。

④《四川中药志》:除湿利尿,治小儿急慢惊咳嗽,吐乳,流注,刀伤,冷疼痛。

⑤《泉州本草》:清热,解毒,凉血,通淋。

⑥《陕西植药调查》:消炎,消食。

⑦《闽东本草》:治热病心烦肺热咳嗽渴音哑,泄泻痢疾,小便不通。

① 治风热感冒:鲜掌金星三两。 水服。 (《福建草药》)

② 治小儿惊掌金星草、耳草各五钱。 水服,一日三次。 (《贵州草药》)

③ 治小儿呕吐或吐乳:掌金星草五钱。 水,和砂仁粉三分,吞服。 (《贵州草药》)

④ 治扁体炎,白喉咽喉肿痛,吐血痢疾中暑腹痛:鲜掌金星一两,水服。 (江西草药手册》)

⑤ 治慢性炎:掌金星一两,荞麦一两,阴草一两,车前草五钱(均鲜品)。 水服。 (江西草药手册》)

⑥ 治小便淋痛:鲜掌金星草二两(干的减半),冰糖一两。 酌加水,饭前服,日两次。 (《福建民间草药》)

⑦ 治热毒掌金星草、陈干姜各二两。 为末,每服一钱,新汲水下。 (《闽东本草》)

⑧ 治大便出(粪后):鲜掌金星草二至三两。 水红糖服。 一日二次。 (《泉州本草》)

⑨ 治热痢:鲜掌金星草二至三两,车前草一两。 酌加水成半碗,饭前服,日两次。 (《福建民间草药》)

⑩ 治细菌性痢疾:金鸡脚一两。 水服,或加红糖、鸡蛋同服。 (《单方调查资料选编》)

⑾ 治痧胀脚金星草,晒干为末,取少许。 搐中,或服亦可。 (《百草镜》)

⑿ 治肿毒疮疡:鲜掌金星草一至二两。 酌加水成半碗,温服,日服两次。 (《福建民间草药》)

⒀ 治肿:脚金星草,服。 (《纲拾遗》)

⒁ 治蛇咬伤掌金星草五钱至一两。 甜米酒服,以渣杵烂涂患处。 (《江西民间草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鹅毛

下一篇 鹅掌楸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