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鹅绒藤

鹅绒藤 绒藤(拉丁:Cynanchum chinense R. Br.),羊奶角角、牛皮消、祖子等,是夹竹绒藤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绒藤全株被短柔毛,,灰黄色缠绕;对生,宽三角状心形,先端骤尖,基部心形,两面有短柔毛;伞状聚伞花序腋生,总花梗长3-5 厘米,具多萼裂状三角花冠白色,辐状或反折,花冠二型、杯状;花药菱形端附属物;鲜果实白色乳......
目录

形态特征

  鹅绒藤多年生草本,全株被短柔毛。,灰黄色缠绕,多分枝对生,宽三角状心形,长3 -7厘米,宽3—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具长2-5厘米的叶柄。伞状聚伞花序腋生,总花梗长3-5 厘米,具多花萼5深裂,裂披针花冠白色,辐状,具5深裂,裂为条状披针,长4-5毫米;花冠杯状,外轮5浅裂,裂三角,裂间具5条丝状体,轮具5条较短的丝状体;花粉块每室1个,下垂;柱头近五角蓇葖果,长8—12厘米;种子,长约5毫米,黄棕色端具白绢状种毛。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

  鹅绒藤生于沙地、河滩地、田梗、沟渠。

分布

  科尔沁、鄂尔多斯,阴南丘陵、东阿拉善、济纳。我国辽宁、华北、西北、华东。

产地产量

  产兴安盟、哲里木盟、伊克昭盟、乌海市、巴彦淖尔盟、阿拉善盟。伊克昭盟产量较多。

入药部分

  及乳汁入中药。   全草入蒙药。

采集加工

  鹅绒藤中药秋季采,除去残,洗净泥土,晒干,切备用;夏、秋季采乳汁,鲜用。 蒙药夏、秋季采收全草,除去杂质,洗净泥土,晒干,切段备用。

药材鉴别

  鹅绒藤性状 ,长约20厘米,直径5一8毫米。表面灰黄色,平滑或有细纵皱,栓皮易剥离,剥离处显灰白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色,有小空微,味淡。   全草卷或缠绕,全株被短柔毛。分枝,稍具纵棱;质脆,易折断。对生,灰绿色,皱缩破碎或落,展平后呈宽三角状心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纸质。小,白色蓇葖果,平滑;种子,黄棕色,压扁。微,味淡。

性味功能

  中药:味辛、甘、苦,性平。祛解毒,健止痛。乳汁:外用蚀赘。   蒙药味苦,性凉。清“协日”,止泻。

主治

  中药:治湿痛,痛,痛,小儿食积。乳汁:外用治赘。   蒙药治脏腑“协日”病,热泻,肠刺痛。

用法用量

  中药3-9克,水服;外用适量,涂搽患处。   蒙药入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鹅肉

下一篇 鹅管石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