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鹅肠菜

鹅肠菜 肠菜(拉丁:Stellaria aquatica (L.) Scop.),称“儿肠”“牛繁缕”“石灰菜”等,石竹科肠菜属植物肠菜具须根上升,多分枝,长可达80厘米,叶片卵形或宽卵形苞片状,花梗细,花瓣白色花柱短,线形蒴果种子,5~8月,6~9月结果。其分布于中国南北各省,北半球温带及亚热带以及北非也有分布,常生长在海拔350~2700米的河流两旁冲积......
目录

形态特征

鹅肠菜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具须根上升,多分枝,长50-80厘米,上部被腺毛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2.5-5.5厘米,宽1-3厘米,急尖,基部稍心形,有时边缘具毛;叶柄长5-15毫米,上部常无柄或具短柄,疏生柔毛。

二歧聚伞花序苞片状,边缘具腺毛花梗细,长1-2厘米,后伸长并向下弯,密被腺毛萼片卵状披针或长卵形,长4-5毫米,果期长达7毫米,端较钝,边缘狭膜质,外面被腺柔毛,纹不明显;花瓣白色,2深裂至基部,裂线形或披针状线形,长3-3.5毫米,宽约1毫米;雄蕊10,稍短于花瓣;子房长花柱短,线形蒴果,稍长于宿存萼种子,直径约1毫米,稍扁,褐色,具小期5-8月,果期6-9月。

生长习性

肠菜发温度为5-25℃,最适温度为15-20℃;发的土层深度为0-3厘米;最适的土壤含水量20-30%,但是含水量较高,甚至浸入水中也能发。在中国黄河流域以南地区多于冬前出苗,黄河以北地区多于春季出苗。有些个体由于受到刈割等影响,可延至夏秋季结果,但植株生长较差。由于肠菜耐阴湿,中国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小拱棚湿度、肥料它的生长,所以其春季在棚生长繁殖快,以黑夜生长速度最快。每年5月下旬温升高后,棚通大肠菜就停止生长,由于春播玉米播种前耙地较深,播种后不见肠菜生长,等到10月份收割玉米后,天地始有肠菜生长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南北各省。北半球温带及亚热带以及北非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350-2700米的河流两旁冲积沙地的低湿处或灌丛林缘和水沟旁。生于河湖岸边,湿润草丛、水沟旁以及山坡、路旁、田间、草地等较阴湿的地也有。

繁殖栽培

繁殖

肠菜靠种子繁殖,幼苗或种子越冬。播种前选择肥沃地块做畦,条播30厘米,播种后覆土1厘米,稍镇压,盖草帘,浇透水,保持畦土湿润。出苗30%时揭去草帘。

栽培技术

当苗高5厘米时间苗,间苗保持15厘米左右,每留壮苗1-2株,苗期进中耕除草。过1年生长,在第二年,当苗高20厘米左右即可采收。

主要价值

鹅肠菜

食用:养价值较高的一种野菜。每100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质1.47克、脂肪0.47克、粗纤维2.02克、磷0.10克、胡萝卜素3.09毫克、维生素B20.36毫克、维生素C98毫克、钙220毫克。每克干品中含:钾61.4毫克、钙9.9克、镁5.9克、钠0.37克、417微克、锰130微克、锌50微克。其嫩或嫩苗水焯后食、食做汤均可。

药用:全株入药,有清热解毒、舒筋活、祛瘀消肿之功效。对治疗妇科疾病有显著疗效,产妇食之,不但可下乳,而且可去恶,生新产后腹痛或小块者,可多食,还可治疗宫颈炎、子宫膜炎和附件炎以及月经不调等症。民间还以其食疗治白发,久久食之,能使头发转黑。

植物危害

肠菜由于种子多、繁殖快,地和棚有其周年生长的环境,造成对作物的危害。其危害的要特点为:作物生长前期与作物争水、争肥、争空间及阳光,在作物生长后期迅速蔓生,并有碍作物的收割。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鹅胆

下一篇 鹅肠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