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东北蛔蒿

东北蛔蒿 灌木状草本,高50-60cm,全株被丝状绵毛。菊科艾属植物东北蛔蒿.,以蕾入药。夏季放前采集,阴干。灌木状草本。主根粗,木质;粗短,黑色,直径1-2厘米,常有老叶柄残基,有多数或少数多年生、木质的长3-6厘米,丛生,上部密生多数少数,稀少单一,高50-60厘米,下部木质,上部半木质;中部以上有多数分枝斜向上,长4-10厘米;两面密被灰白色蛛丝......
目录

来源

菊科艾属植物东北蛔蒿.,以蕾入药。夏季放前采集,阴干。

形态特征

灌木状草本。主根粗,木质;粗短,黑色,直径1-2厘米,常有老叶柄残基,有多数或少数多年生、木质的长3-6厘米,丛生,上部密生多数少数,稀少单一,高50-60厘米,下部木质,上部半木质;中部以上有多数分枝斜向上,长4-10厘米;两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短柔毛。下部或长卵形,长2-3(-5)厘米,宽1.2-2厘米,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每侧具裂(3-)4-5枚,再次羽状全裂,小裂每侧2-3枚,狭线形,长3-1.3毫米,宽1-1.5毫米,先端钝尖,基部小裂有时再羽状全裂,中肋稍明显,叶柄长2-5厘米,期上述多凋谢;中部卵形或长卵形,(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小裂线形或狭线状披针叶柄短,基部具半抱、羽状全裂的假托叶;上部苞片3全裂或不分裂。头状花序状倒卵形或长,直径2-2.5毫米,无梗或近无梗,基部有线形的小苞,在分枝上排成略疏松的穗状花序,并在上组成狭窄或中等展的花序总苞4-5层,外层总苞小,卵形,中层总苞卵形,外、中层总苞面被灰白色蛛丝状短柔毛,有绿色中肋,边狭膜质或宽膜质,总苞卵形或长状倒卵形,半膜质,面疏被毛或近无毛;两性3-9(-13)朵,花冠管状,具腺点,花药线形,先端附属物线形,基部钝,花柱花冠近等长,先端稍叉,叉端钝,微有毛。瘦果长倒卵形果期8-10月。

功能主治

驱虫。用于 蛔虫病。

用法用量

3~4钱,研末加白1两,浸一夜,去渣取浸液,置水上,清晨空1次服下;2小时后再服芒硝6钱(小儿酌减)。

性味归经

辛、苦,。有毒。

相关信息

《全国草药汇编》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草有毒。中毒后出现头痛、视觉紊乱、流涎呕吐腹泻、体温下降、呼吸抑制震颤惊厥角弓反张精神错乱、幻觉谵妄损害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东北雷公藤

下一篇 东北羊角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