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东方荚果蕨

荚果,球子科、荚果植物植株高达1米。短而直立,木质,坚硬,先端及叶柄基部密被鳞片鳞片披针,长达2厘米,先端纤维状,全缘,膜质,棕色,有光泽。生于山坡阴湿灌木丛中或山谷路旁。植株高达100cm。直立,连同叶柄基部密被披针鳞片簇生,二型;叶柄长30-80cm,禾秆色;叶片,长50-80cm,宽25-40cm,端渐尖,深羽裂,基部不变狭,叶轴羽轴疏......
目录

形态特征

植株高达100cm。直立,连同叶柄基部密被披针鳞片簇生,二型;叶柄长30-80cm,禾秆色;叶片,长50-80cm,宽25-40cm,端渐尖,深羽裂,基部不变狭,叶轴羽轴疏被狭披针鳞片,二回羽状半裂;羽片长12-22cm,宽2.5-3cm,裂边缘略具钝齿侧脉单一;孢子一回羽状;羽片褐色,有光泽,向下面反卷包被囊群成荚果状。孢子囊群,生于侧脉分枝端,成熟时汇成条囊群盖白膜质,近心形,基部着生,向外卷盖囊群,成熟时压在囊群下面,最后失。

生长环境

生林下溪边,海拔1000-2700米。

地理分布

河南(老君山)、陕西(南五台山、太白山、宁陕、略阳、平利)、甘肃(文县)、西藏(察隅)、贵州(梵净山、清镇、印江)、四川(峨眉山、雷波、南川、城、宝兴、雅安、筠连、天全、乐山、灌县)、重庆、湖北(丰、兴山、巴东、宜昌)、湖南(桑植、武岗、宜章、道县、芷江、黔阳、新宁)、江西(井冈山、庐山、幕阜山、遂川、山、宜春)、安徽(黄山、九华山)、浙江(庆元、昌化)、福建(建阳)、台湾(宜兰)、广东(乳源)、广西(大苗山、龙胜)。也分布于日本、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金及印度北部。模式标本 产地:日本(北海道)。

主要价值

【药材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功效】祛;止

治】湿痹痛;外伤

性味】性凉,味苦。

【用法用量】服:汤,15-30g。外用:适量,捣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东方蝾螈

下一篇 东方狗脊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