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党参

党参 党参(拉丁;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 Nannf.),黄参,桔梗党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基具多数痕,常肥大呈纺锤状或纺锤状缠绕,黄绿色或黄白色及侧上的互生;叶柄有疏短刺毛,叶片卵形或狭卵形单生于端,与叶柄互生或近于对生,花冠上位,花药种子,无翼;果期7-10月。其产于中国四川西部和山西生长在山地林边......
目录

植物学史

在清代的《本草从新》一书中,首次提到了党参这一称。

形态特征

党参党参多年生草本,有乳汁。基具多数痕,常肥大呈纺锤状或纺锤状,较少分枝或中部以下略有分枝,长15-30厘米,直径1-3厘米,表面灰黄色,上端5-10厘米部分有细密环纹。

缠绕长约1-2米,直径2-4毫米,有多数分枝,侧15-50厘米,小1-5厘米,具不育或先端着黄绿色或黄白色,无毛。及侧上的互生,在小上的近于对生,叶柄长0.5-2.5厘米,有疏短刺毛,叶片卵形或狭卵形,长1-6.5厘米,宽0.8-5厘米,端钝或微尖,基部近于心形,边缘具波状钝锯齿分枝叶片渐趋狭窄,叶基楔形,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疏或密地被贴伏的长硬毛或柔毛,少为无毛。

单生于端,与叶柄互生或近于对生,有梗。花萼贴生至子房中部,筒部半球状,裂披针或狭,长1-2厘米,宽约6-8毫米,端钝或微尖,微波状或近于全缘,其间湾缺尖狭;花冠上位,阔钟状,长约1.8-2.3厘米,直径1.8-2.5厘米,黄绿色,面有明显紫斑,浅裂,裂正三角,端尖,全缘丝基部微扩大,长约5毫米,花药,长5-6毫米;柱头白色刺毛。蒴果下部半球状,上部短锥状。种子多数,卵形,无翼,细小,棕黄色,光滑无毛。果期7-10月。

生长习性

中药党参党参喜温和凉爽候,耐部能在土壤地越冬。幼苗喜潮湿、荫、怕强光。播种后缺水不易出苗,出苗后缺水可大批死亡。高温易起烂。大苗至成株喜阳光充足。适宜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而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栽培。生于海拔1560-3100米的山地林边及灌丛中。

种类介绍

党参(原变种)Codonopsispilosula(Franch.)Nannf. var.pilosula叶片长1-6.5厘米,宽0.8-5厘米。萼裂长1.4-1.8厘米;花冠长2-2.3厘米。产中国西藏东南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甘肃东部、陕西南部、宁夏青海东部、河南山西河北蒙古及东北等地区。朝鲜、蒙古和苏联远东地区也有。生于海拔1560-3100米的山地林边及灌丛中。中国各地有大量栽培
缠绕党参(变种)Codonopsispilosula(Franch.) Nannf. var.volubilis(Nannf.) L. T. Shen与原变种区较小,长1-4.5厘米,宽0.8-2.5厘米。萼裂长1-1.2厘米;花冠长1.8-2.0厘米。其余性状几乎与原变种完全一致。产中国四川西部和山西。生于海拔1800-2900米的山地林边及灌丛中。模正标本采自山西
闪毛党参(变种)闪毛党参Codonopsispilosula(Franch.) Nannf. var.handeliana(Nannf.) L. T. Shen与原变种不同在于本变种叶片较小,长1-3厘米,宽0.8-2.5厘米。萼裂大,长1.5-2厘米,几乎与花冠等长。叶片上面常有闪亮的长硬毛。产中国云南西北部及四川西南部。生于海拔2300-3600米的山地草坡及灌丛中。模式标本采自云南中甸。
党参(变种)Codonopsispilosula(Franch.) Nannf.var.modesta(Nannf.) L. T. Shen产四川西北部、青海、甘肃及陕西南部至山西中部。生于海拔1500-3200米间的山地林下、林边及灌丛中。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北部。与原变种的要区仅仅在于该变种全体近于光滑无毛;萼裂较小,长约10毫米,因此该种必须降为变种,特叶片幼嫩时上面或先端常疏生柔毛及缘毛,不仅可说明此二者间的差异的细微,而且亦表明该种即是据此变种的植株上部具楔形基的带条不恰当地发表的。

分布范围

党参-原植物性状

党参产中国西藏东南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甘肃东部、陕西南部、宁夏青海东部、河南山西河北蒙古及东北等地区。朝鲜、蒙古和苏联远东地区也有。中国各地有大量栽培

繁殖栽培

繁殖

党参党参种子直播、育苗移栽,但以前者好。

种子处理播种前将种子用40-45℃的温水浸泡,边搅、边拌、边放种子,待水温降至不烫手为止。再浸泡5分钟。然后,将种子装入纱布袋,再水洗数次,置于砂堆上,每隔3-4小时用15℃温水淋一次,过5-6天,种子时即可播种。也可将布袋种子置于40℃水洗定次,保持湿润,4-5天种子萌动时,即可播种。

直播法在"霜降"至"立冬”之间播种,种子不需处理。保温和防止日晒,苗高薪-10厘米时逐渐拆除覆盖物,并注意及时除草松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栽培技术

定植

党参

参苗生长一年后,春季或秋季定植,春季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秋季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移栽时将参苗挖起,剔除损伤、病弱苗,20-30厘米沟深16-18厘米,株7-10米,将参斜放于沟,使头抬起,稍伸直,然后盖土填实,盖土以超过芦头7厘米为宜。

中耕除草

出苗后始松土除草,清除杂草是保产量的要措施之一。

追肥

定植成活后,苗高15厘米左右,可追肥人粪尿每亩1000-1500公斤,以后因、蔓长也不便追肥

排灌

定植后应灌水,苗活后少灌水或不灌水,雨季及时排水,防止烂

搭架

平地种植的参苗高30厘米,设立支架,以便顺架生长,可提高抗病力,少染病害。有利参生长结实

病虫防治

病害

中药材 党参

锈病:始于5月中、上旬,6-7月份为发病盛期。均可被害。防治法,发病期喷50%二硝200倍液或敌锈钠200倍液,7-10天1次,连续2-3次。

腐病:一般多在土壤湿温过高时。该病较易发生,发病初期,近地面须根变成黑褐色,轻度腐烂严重时,整个褐色状腐烂,地上部分枯死。防治法:⑴与禾本科作物轮作;⑵雨季排水⑶整地时每亩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浇病区。

虫害

地下虫害:4-5月要有地老虎,蛴螬为害嫩部。防治法:用敌百虫800倍液和一六0五乳1000倍液浇部诱杀。

呀虫:可用于40%乐果乳油2000倍液喷雾。红蜘蛛要病害幼苗及成植叶片可用50%虫螟松1000--2000倍液喷雾。

药用价值

党参

党参):甘,平。补中益,和生津,祛止咳。用于脾虚食少便溏,四肢无力心悸气短口干自汗肛,阴挺

【傈僳药】党起:用于胃虚弱,两亏,体倦无力,食少,渴,久泻,肛《怒江药》。

【藏药】全株治疗癔病,脚病,水肿《滇省志》。勒都多结:湿,麻神经麻痹等《青藏药鉴》。芦堆多吉:湿痹症,病,皮肤病,脚湿疹,疮疖肿《中国藏药》。鲁堆多吉:全草治湿关节炎,病,湿疹神经麻痹,癔病,机亢进,“黄水”病,《藏本草》。

【阿昌药】潞党:治脾虚,食少便清,四肢无力心悸口干自汗《德宏药录》。

【德昂药】格绕格冷:功用同阿昌族《德宏药录》。

【景颇药】Koktele bvun:功用同阿昌族《德宏药录》。

【蒙药】希拉-敖日浩岱:气短心悸口干自汗,体倦乏力,胃虚弱,肺虚燥咳,产后血虚,食少,便溏,便血崩漏肛,子宫垂《蒙药》。荪一敖日浩代:治红肿,“希日乌素”病,牛皮癣,关节炎,痛风症,游痛症,“青腿”病,病《蒙植药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兜兰

下一篇 倒钩刺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